它像一幅数字版清明上河图,卷首已然人山人海。

贱兮兮地给所有人点赞

作者/黄集伟

2017(42周)2017-10-9~2017-10-15

 本周单字“寒”。10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之寒露降临。现代人对二十四节气多不敏感,提及节气,说到节气,令人感慨良多的常常不是自然之变,而是搅拌其中的其他因由。“寒露鹿晗曝女友,寒露寒,鹿晗粉寒露更寒”(无痕轩)——这喟叹廉价却真切;“寒露,隔着玻璃听这秋雨下的小小声的,窸窸窣窣,像以前多在后排偷吃东西的心情一样不仗义……可是冷得却十分不客气”(金金要加油)——这细节浮夸却逼真。它让人联想的是,也许更多的不客气已在路上?

 各路大师持证上岗,纷纷出笼,就节气指手画脚。养生专家叮嘱“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文学专家重温“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白居易);美食专家力荐重阳花糕,祈愿步步高升;心理专家语气凝重——因为日照减少,秋风萧瑟,寒露这一天是一年中最容易抑郁的一天……屁股决定脑袋的老话固然不谬,可是脑袋也会指挥屁股——大家总以为自己最擅长的就是受众最需要的,可这类自以为是或许不过虚妄。

为了力避成为耳旁风,专家们甚至满嘴大词,危言耸听:“‘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有些狂妄,但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轨道的位置,是万年不变的天道,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是按照客观规律去运行,人必须顺应自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重视节气、按照节气去保养养生的原因”……啧啧啧,不就寒露嘛,再过十天半个月就是霜降,看你们那时再说啥?

 汉字寒为会意字,《说文-宀部》的解释说,寒,冻也,本义为冷,感到冷,引申义有寒冷的季节、贫困、卑微、恐惧等。

▍我们产品很差但是会给封口费

 来自作者王朝靖近期文章,文章讨论那类花样翻新无比精致的“诳”,其中的“淘宝篇”大家尤其耳熟能详:“手作=三无饰品;好评返现=我们的产品很差但是会给封口费;正品=随机可能是赠品;限量=你永远能买到最后一件;创意=很丑,是故意的;高定=网红主播同款”……看来,把中文翻成中文已是刚需,中国人听不懂中国话的日子已近在咫尺。

 

▍正室口吻

 来自作者贾大方文章。作者用库伯勒-罗丝模型分析鹿晗恋情地震。最终发现“周围的大家满脸都写着高兴”……该模型由库伯勒-罗丝始创于1969年,它将哀伤情绪分为“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5个阶段:“我本来以为自己想多,担心迷妹们现在还没有走到‘接受’这一步。结果在微博上就刷到了这篇《致关晓彤的一封信》。实话讲,我从中非常生动地领悟到了什么叫‘正室口吻’,什么叫‘请你替我照顾好我老公’……像极了一位不舍的妈妈正在嫁女儿。”

 ● 有些怀念从前车马慢的人,外卖晚到两分钟都要骂娘。(豆瓣.嵐曦)

 ● 水瓶的金钱观是这样的:先有金钱,再视金钱如粪土。(巫昂)

 

 ▍爱她,就带她吃老麻抄手

 来自作者贾大方本周文章,讨论所谓“年轻人话语体系”的内在套路,作者认为,“‘年轻人’‘青春’‘轻奢’这些词儿在广告文案中的真实含义,大概就是‘穷人专属’”“在重庆的时候,我跟姐夫随便走进了一家老麻抄手店(相当于重庆人民的‘沙县小吃’),墙上赫然挂着一张巨型横幅——‘爱她,就带她吃老麻抄手’,我跟姐夫两个人面面相觑:嘻嘻,这12块钱一碗的爱,我还是不要了”……坦率说,这文案其实还是照顾了年轻人那薄脆的脸皮儿的,当然,非要把“12块钱的老麻抄手”定义为“轻奢”也过于草率了……我们脸皮儿薄不错,可我们有那么蠢?


▍后性别

 全称是“后性别式取名法”来自好友黄自庚近日专。“网站 Nameberry 通过对美国社会保障局发布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拥有中性名字的新生儿在过去 10年增加了60%,而在过去30年中增加比例则是 88%,研究者将这种选择男女通用的去性别化取名法称为‘后性别式取名法’”……中性风到尊姓大名场域,虽可理解,可其暗示效应谁去测评?Ni叫“钟国风”,Ta叫“强国梦”,这中性风花名册还怎么看?一点yy空间不给,人生何趣之有?

 

▍猫就成了死宅们的专属背锅侠

 来自作者贾大方近日有关猫奴心态的文章:“在这个被外向者掌握着话语权的社会,人们往往崇尚交际,崇尚外部世界,认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才是主流价值观。于是,猫就成了死宅们的专属背锅侠”……这个角度反观常被譬拟为高冷的猫。其实也有窝心暖心的一瞬——死宅的锅甩给它,离未育过劳肥深井冰锅也都甩给它吧。

● 我试图给怀旧取个更好听的名字。(石黑一雄)

 ● 今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四个扶贫日,请用实际行动关爱穷人,给我打钱。(夜骇)


 ▍drama型敬业

 语出作者李哲近日文章,探讨“敬业”一词的日渐空洞化——对新一代职场人而言,“敬业”这个词已然老态龙钟,它笼统含混的意义指向像一顶硕大华丽的帽子,冠冕堂皇不实用。相比而言,对更多职场新人而言,“多谈职责”才具体,才实在……“社交网络中‘完成分内的事情但善于宣传自己就能得到赞许’的 drama 型敬业”仅仅是一种秀,那些花样秀忠诚你还当真啊?那些心机演敬业你也潸然啊?那你还真是智商弱鸡啊。

 

▍我们成年人都是默契地相互疏远

 来自微信公号姚之彼方本周文章,原题“微信聊天基本礼仪须知”。讨论微信社交中习焉不察的多种细节,作者提示说,正是那些点点滴滴的人际范式,正在重塑乃至改写人际关系的既有模型,令人莞尔外,也让人对网络社交年代的人际生态频生喟叹:“小朋友才会问‘为什么我们不是好朋友了’,我们成年人都是默契地相互疏远”……这越亲密越陌生的生态凉薄之外,也是诡异。

 

▍他挺正常的

 来自微信公号宿写作中心文章,文章介绍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称他是一位“国际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去日留痕》89年甫一出版,“荣获当年的英国布克奖……他不像奈保尔,性生活靠妓女,也不像鲁西迪,被穆斯林世界通缉,他挺正常的”……这评价听起来很中国啊。标准“挺正常”确实“挺正常”,可在那些每天必去青楼买醉的骚客看来,从来不逛八大胡同的怕才不正常?

 ● 他的小说带有强大的情感力量,揭开了我们与世界连接的虚幻的深渊。

(who, in novels of great emotional force, has uncovered the abyss beneath 

our illusory sense of connection with the world.石黑一雄获奖理由)

 ● 读者的期待只是邮票,而命运才是邮戳。(鹦鹉史航)

 

▍跟我一起贱兮兮地给所有人点赞问安

 语出辩手马薇薇中秋小长假微博:“这两天朋友圈的节奏是这样的:白天亚洲游摄影大赛,夜里欧美游摄影大赛,餐点儿是回乡游朋友的美食摄影大赛,中间穿插几个哪儿也不去的丧逼跟我一起贱兮兮地给所有人点赞问安”……这段当下社交情境复原图让新成语“点赞人生”忽就图像化,它像一幅数字版清明上河图,卷首已然人山人海。

 

▍整理者

来自学者彭庆禹文章。作者以“明日互联网的枢纽角色”定义“整理者”,对他们而言,责任与挑战并重之外,还同时兼具接受者、阐释者、传播者诸责,他们是整理者,同时又随时被整理,“碎片化的信息将永恒沉积在后现代社会的上空,‘整理者’终将也会成为被批量整理的对象,陷入无穷无尽的整理的循环。”

责任编辑: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