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走出舒适圈?
作者/梁莹
农历新年快到,按照惯例,作家蔡澜前几天打开了微博评论跟网友聊天,回答问题。其中有一个人问他,先生您好!请问如何走出舒适圈?蔡澜答,为何?对啊,听起来很有道理,为何要走出舒适圈?这个话题引发了编辑部的讨论,于是就变成了我们这一周专栏的主题——到底要不要走出舒适圈呢?
错把无聊当舒适
文|梁莹
在间歇性努力的青年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据我观察,大概是减肥,脱单,暴富,以及走出舒适圈。
我一度感到非常诧异,不开心的人想要变得开心,没钱的人想要变得有钱,而舒适的人,却千方百计地想要变得不舒适。如果褒义形容词有鄙视链,那舒适二字恐怕只能无辜地待在最底端。
其实,让你迫切地想要走出并最终能够成功的,从来不是舒适圈,而是“不舒适圈”。没有人在照镜子的时候意识到自己容貌姣好,然后开始减肥;没有人在查看余额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生活富裕,于是起早贪黑。激起自我改变潜能的,不是舒适,而是对现状的极度不满。人没有退路的时候,恰恰是他选择改变的最佳时期。这只是缘由和开始,并不代表每个人的最终成果都可以达到预期,毕竟,不适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那些你所想要走出的误以为是舒适圈的状态,充其量只能管它叫无聊——生活毫无波澜,日子过得不上不下,让你有点想要改变,但维持原状也无可厚非的无聊。你早起半个小时就可以为自己做一顿丰盛的早餐,早起四十分钟可以去晨跑,早起一个小时就可以每天保持阅读习惯。但以上所有事件你都不做,选择多睡一会儿,踩点打卡之后再到楼下便利店买一个三明治也可以,胖个两三斤也可以,书就任由它在架子上积灰,也可以。你知道任意一件事都能给你周而复始的无聊生活激起一点水花,但每天闹钟一响,你还是习惯性地摁下了“稍后提醒”。是的,毕竟现在天气冷嘛。换季的时候天气不稳定,睡眠不足容易感冒嘛。春天雨水比较多嘛。夏天太热嘛。秋天太干燥嘛。冬天,天气冷嘛。想多睡会儿,可以理解。
真正的舒适圈,恐怕是所有人的最终奋斗目标之一。正如大多数人上班,是为了能够不上班一样。准确说来,是为了能够自由选择要不要上班。错把无聊当舒适,在真正的不舒适来临时,又错误地估计了现状的严重程度,为自己的无所作为开脱,这才是我们的生活状态。
都还年轻,不舒适的日子还长着呢。别说走出舒适圈了,能走进去,甚至是在舒适圈的边缘试探,对大多数人来说,也并非易事。
那是为何?
文|卫天成
非常凑巧,也必须羞愧地承认自己无法免俗:可能有一个冬天的时间,我的桌面是白底居中写着一句“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那几个月备考,除去上课吃饭洗澡睡觉,剩余的时间几乎就泡在了图书馆。
如今回首这段多年前的往事,会有一些不同的观感。
首先是,我发现只有当人已经处于奋斗的状态的时候,才会被这样的励志金句所鼓舞,注入似是而非的动力。但不应该指望任何标语和金句(尤其当它是祈使句)成为你奋斗的原动力。
其次,图书馆里确实舒服多了,有空调,一个人可以占一整张书桌,对面还常坐着一个好看的学姐,在这样的环境里,背单词、看参考资料使我快乐无比——如今回首这段多年前的往事,我发现这才是我的原动力,而不是那句“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恰恰相反,这才是我的comfort zone吧,而不是回到阴冷的寝室和室友们开黑打dota,他们冷得都戴起了半指毛线手套,令人心疼。
我原本以为我的人生里,说起来总还有这么一段比较励志的经历——“几乎每天泡在图书馆七八个小时”,其实根本没什么难的,完全只是一个特定时期的习惯而已,而习惯令人舒适。就像有一次我和一个老朋友聊天,我们聊起工作,她说我“很能坚持,就真的一直在与文字打交道了”——她用了“坚持”这个词,仿佛我做了多了不起的诸如“Step out of comfort zone”之类的努力一样。
确实没有,因为也根本没有遇到什么大不了的障碍,我必须羞愧地承认。一切都是习惯使然,都是舒适使然,顺其自然得甚至都不觉得有所选择,仅仅是在comfort zone里,掷骰子,然后对应着走上几步。因此着实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
唐诺说,“适应即限制”。在comfort zone里呆久了,免不了感受到“限制”,感受到从所有熟悉的微小事物带来的巨大消耗感。然后你会告诉自己,要摆脱这样的限制,要“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
如何走出舒适区,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好回答的问题——走咯,哪儿不让你舒服哪儿呆着去——这有什么好问的?
为何走出舒适区,显然是一个更为深刻的话题。尽管在实用主义被过分推崇的今天,在焦虑被无良贩卖的今天,问why的人已经远远少于问how的人。
但既然已经用“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来勉励自己,就要搞清楚产生这个念头的真正原因。人云亦云地用标语和金句来作为自己的内在驱动力,会显得愚蠢。
更何况,非常讽刺的是,你在困境里已经选择了更容易得到某个回答的提问。
换了是现在的我,我大概会问,为何感受到了限制和消耗感,又为何不坦然接受它?
如何跳进舒适圈
文|金子棋
不满意,我们对一切都不满意。
我们喜欢抓紧一切空余时间,抱怨自己的生活,抱怨无可选择的部分和选了又后悔的那些,我们抱怨工作,抱怨领导,抱怨新买的包有了一道折痕,抱怨精心挑选的餐厅也不过如此,抱怨另一半总是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更好笑的是,我们抱怨自己。
我们总是抱怨爸妈夸奖“别人家的小孩”,但事实上最想当“别人家的小孩”的正是我们自己。我们想考年级第一,想上名牌大学,想进入世界五百强工作,想月薪五万,资产自由,想被相亲对象哄抢,想变得“优秀”,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
却从来不想成为自己。
真正在困境里挣扎的人,没有一个会想我要怎么走出舒适圈,而想弄明白怎么走出舒适圈的人只是一群生活得好好的,却要把自己跟金字塔顶端的人比较,愈发对自己不满意的人。
不满意自己的长相,我要走出舒适圈,在脸上划两刀,变成欧式宽双眼皮。
不满意自己的学历,我要走出舒适圈,不去工作,躲避进入社会的责任,强行考个研。
不满意自己的对象,我要走出舒适圈,去物色新对象,找到条件更好的人就回过头来甩掉他。
所谓跳出舒适圈,这个论调的思维逻辑本身就很难让我认同。我们应该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而不是,“不行,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然后拷贝别人的生活,做一些为难自己的事。因为如果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没有“跳出”舒适圈可言了,而是“跳进”一个全新的舒适圈。被喜欢的事物包围的时候,总觉得很舒适。
我搜索了下大部分对打破舒适圈的指导性论调,比如说三十多岁的女人打破舒适圈去学英语,我不明白,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英语,也没有语言天赋,她为什么要强行学英语。本来就在一个舒适圈里的人,也不存在为了家庭,强迫自己去努力的情况。无论多大,无论男女,想变得更出色,都应该从自己喜欢的事物出发。
要变得勇敢,不需要成为另外一个人。
在衣柜里躺一会儿
文|阿芙拉
如果要把我的心理舒适区具像化,脑海中最先出现的是童年住过的旧房子。
父母的卧室里,床尾、衣柜和墙壁之间有一块空隙,放着一把没人坐的藤椅,我经常把另一把藤椅搬到里面,紧凑地拼出一张刚好够我蜷缩的床,铺上垫子,拿一床毛巾被,躺下来假装睡觉。
那时我还没有自己的卧室,那个年纪的我自己也几乎等同于父母的某件物品,更谈不上拥有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躲在那个角落里,有一种在自己领地里的快乐。
到了青春期,世界以一种追不上的速度变得复杂,我常常觉得周围的一切很吵,每天放学后都不想直接回家。时间充裕的时候,我会去爬离学校十五公里的古城墙,如果只能提前逃跑一小会儿,那就去学校后面山上的寺庙景区,那里有一片裸露的石壁,一截短小的瀑布从石壁上砸下来。关系好的男同学有时会带我翻墙进去,可以逃掉两块钱的门票。
念高中之后我搬去住宿了,往外跑的时候比较少,整个高三,我解压的方式是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晚自修时间里抽十几分钟出来,去下午就已人去楼空的高一教学楼那边撒泡尿,然后站在洗手间入口处用滑盖手机打一会儿俄罗斯方块。洗手间的声控灯很快就灭了,我不会再把它唤起,手机屏幕上泛黄的那一点光就刚刚好。
回想起中学时不断要从学习里走神的需求,我会觉得,可能维持正常生活本身已经是一件在舒适区之外的事情,更何况我们被要求做到的,不只是普通和正常。
几年前我的一个摄影师朋友给我拍照,她让我爬到窗台上,在镜头前有点不自然的我爬上窗台之后曲起腿,用开衫把自己尽量包住,再把被垂下来的头发盖住的脸埋进腿里。她说我把自己包成了一个小小的茧。这让我感到舒服。
上个月在经历一些事情,情绪的亢奋和低落持续交错,我又约那个摄影师朋友来帮我拍照。她和我在住了两年的房子里找了一些场景,都不甚满意。最后她问我,你要不要去衣柜里?我在温暖的衣柜里呆了一会儿,忍不住哭起来,太委屈了,成年的我,离三十岁已经不远的我,直到钻进衣柜里,才允许自己把委屈释放出来。
这些年很流行说要做一个体面的大人,我也总是会尽可能地以成熟、克制的方式去处理那些明明会让人非常崩溃的事情,甚至从青春期那会儿就用躲到某个地方的方式,去避免产生冲突,以确保一切正常。所以有时候我迫切地需要去到自己的小角落,哪怕只是短暂地钻进衣柜躺下。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这个小角落经历了数次变形,担当的都是用一个角色,它给我一个回到心理舒适区的理想环境,让我有机会短暂地离开冲锋陷阵的生活,与自己相处一会儿。
责任编辑:一个App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