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处理语言时,同时考虑视觉和听觉,但是如果二者有细微差别,视觉优先。

被眼睛欺骗的耳朵

作者/李倩


在网上看了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视频。

画面里美国加州大学的劳伦斯教授连续发出BA—BA—BA的音,后来他的口型变了,上牙放在了下唇上,我明显感觉他发了VA—VA—VA,但是画外音说,其实变了的只是画面而已,后来的音频根本就是重复了前一个。

别逗了,好歹我受过专业的国际音标听音训练,这么明显的差别,还能听不出来么?

视频进行到下一段,画面被分割成了左右两边,左边的口型双唇闭合张开,右边的口型唇齿相触再分开,声音当然是同一个。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我盯着左边的画面看时,感觉自己听到的是BA,当聚焦右边画面时,真真切切听到的声音变成了VA。天哪!这太毁三观了。后来我索性闭上眼睛,没有了画面的干扰,反倒安生了,从头到尾,我听到的都是同一个BA。第一次,我真切地体验了麦格克效应——大脑处理语言时,同时考虑视觉和听觉,但是如果二者有细微差别,视觉优先。

美国犹他大学的生物工程学家艾略特·史密斯和他的同伴们有更进一步的研究,他发现,人理解语言时对视觉的依赖程度超过了之前的想象。在合适的条件下,眼睛看到的会覆盖耳朵听到的。他说,“历史上第一次,我们能把大脑中的声音信号和人们误听的声音联系起来。我们证明了视觉能够影响大脑的听觉部分,从而改变你对现实的感知——而且这种幻觉还关不掉。”

他们的实验找来一些严重的癫痫患者,自愿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接受实验。科学家在受试者的大脑表面放置了电极,记录分析颞叶皮层(这是大脑用来处理声音的区域)的脑信号。然后给受试者播放视频,科学家发现如果声音和视频里的口型完美吻合或者相去甚远,脑活动的增加和声音有相关性。然而,当声音和口型只有细微差异,口型是BA,声音却是VA时,受试就会被蒙骗而以为自己听到了BA,此刻脑波活动的模式和视觉信号相似了。统计分析在所有受试身上都验证了这一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大脑实际上完全忽视了耳朵里的物理声音,而选择听从视觉看到的东西。中国古人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是一种生活哲学,原来这根本就是大脑的一种选择策略啊!

这大概也能解释,为什么看美剧比听英文广播觉得更容易明白。如果不是实验里的刻意干扰,视觉是能够给予听觉帮助的。说实话,人的眼睛是挺累的,负责处理大部分的信息,原本把语言的功能主要挪给了耳朵,谁知道耳朵兄弟有点弱,动不动还得依靠眼睛大哥。所以,强势的大哥偶尔糊弄一下小弟,也就在所难免了。

责任编辑:梅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