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房间里没有书,就感觉像房子少了灵魂一样。

阅读给我的十种温度

作者/周宏翔

 

在世界读书日,作者周宏翔分享了阅读为自己带来的十种温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生活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由阅读所塑造的。你的人生又与阅读产生过哪些交集?


陪伴 

五岁的时候,爷爷把厂区的老年活动中心租了下来,六七百平的空间,改造成了棋牌室,我是在这样的空间里长大的。当时为了拉动爷爷的生意,下班过后,爸爸会把厂里的同事叫过去,有时候是麻将,有时候是长牌,也有围棋和象棋,因为父母离异,我被放置在那样的环境里,每天看着请来的小妹端茶倒水,跑东跑西,完全看不懂麻将的我,只能在小院子里发呆,奶奶最开始会塞一本连环画给我,《山海经》,被我翻烂了,我可以倒背如流盘古、女娲、精卫、刑天等一系列故事。有时候也有跟着父母来打牌的小孩,会和我在院子里玩一会儿,我会给他们讲我看过的东西,但他们多半没有兴趣,宁愿跑来跑去疯叫,或者玩泥巴。后来实在无聊,那本书彻底坏了,爷爷就把我带到了旁边的新华书店里,告诉我在那里可以随便看书,然后就不管我了。

这是书籍与我最初的相遇,就像是一场命中注定的相逢,因为工作日书店里多半没人,我就格外显眼,书店的阿姨有时候会呵斥我,说,如果不买的话,就不要翻了。我年纪太小,很多时候只能躲起来看,或者等爷爷有空的时候,让他帮我买一本,我就坐在角落里,但是大人是不大爱给我买书的,好像“书”和“输”同音,会影响他们的财运。直到正式上小学前,我都在那家书店里长大,后来工作人员完全认识我了,就说:“小朋友又来了啊,爱学习哦。”后来阿姨也不催我了,觉得我很乖,毕竟她女儿从来不看书,她还难免有些嫉妒,她问我能不能带着她女儿看看书,后来她女儿成了我的小学同班同学。

陪伴必然是书籍对于阅读者来说,极为重要的存在,如果没有书,多少人的童年都是在无聊中度过的,毕竟我相信,还是会有像我这样,不爱打球不爱冒险不爱玩骑马打仗的游戏的小孩,会完全无法融入到那些极爱运动的孩群里。

后来妈妈带我去了外婆外公家里,那是距离我上小学前最后的时光,我在那里住了一年半,但在记忆中,却好像整个童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那里度过了,外婆是个很爱认字的人,每次在电视上看到演职员表,不认识的名字,都会问我,翔儿,这个字念什么?我会把外公的那本字典拿下来查,对,还没上学前,外公就教我查字典了,为的就是他不在家的时候,能有人替外婆解答那些“字谜”,所以很多时候,遇到有叔叔阿姨来外婆家玩,看见不认识的字,我都能快速念出来,让他们极为震惊。

比起在爷爷棋牌室旁边的书店,我在外婆家能读到的书很少很少,但那本字典却又比我看过的任何书带给我的愉悦多得多。那应该是非常老的字典,如果我没记错,应该是1990年印制的第七版,绿色软皮的,放现在已经是老古董了。每次我在阳台上翻字典的时候,细碎的阳光落在那薄薄的纸上,我就听见外婆在里屋问,翔儿,快来看,这个字念啥子?


习惯

上学的时候,我一直有个习惯,那时候我还在厂区大院念小学,每次进城区第一件事,就是撺掇我爸带我去新华书店,因为中巴车站往上走一段路,必定会经过一家新华书店,那是当时县城最大的新华书店,装修豪华,还有扶手电梯,在九十年代,这是非常难得的,所以每次到了县城去见外婆外公,不用我说,爸妈都会问我,是不是又要去书店?

那时候我爸妈为了我的学习,短暂地复婚了一段时间,所以经常会一家三口出现在书店里,爸妈其实已经不看书了,但因为我的原因,他们也会时不时翻看一些我看不懂的小说。记忆中书店的空调冬暖夏凉,比外面总是要舒适几度,即使他们俩不看书,也可以坐在里面吹吹空调。我一逛就忘记时间,很多时候拿着一本书会翻很久,翻不完的时候就问爸妈能不能买给我,大概我真的没有别的要买的玩具或者游戏机,他们还是会非常认同地帮我带几本书回家。

逛书店的习惯几乎持续到现在,不管是出差还是旅行,每次去到一个新的城市,我的第一站往往都是当地的书店。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和过去相比,书店已经门可罗雀,几乎没有太多年轻人青睐了,除非有咖啡有社交,书店也不是曾经的那个书店了。

初中的时候,我和同学常常换书看,我们会盯上几本书,然后分别说服父母给自己买,然后把买到的书交换,可是这样的情况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有时候看完才发现对方买的书更好看,就想占为己有,但是爸妈不可能时时刻刻给我买书,就只能忍着,尽量看慢点,尽量晚一点还给对方,好像那本书就属于自己一样。

上了中学之后,就不再需要依靠父母带领去书店了,我们常常自己坐车去市区,在书店呆一下午,有一天同学和我说,她想偷偷躲在书店的角落里,这样等员工下班之后,她就可以跑出来,拥有一整间书店了。当时我们怎么那么天真,觉得每本书都像是宝藏一样的存在,怎么会有那么多好看的书,看也看不完,封面也好看,内容也好看,甚至连里面的纸张都让人觉得舒服。现在想想,没见过世面的时候,幸福感来得如此纯洁而稚趣,那是长大后再也体会不到的快乐。

除了书店,每个城市角落的报刊亭也是我们常常流连忘返的地方,盯上一本杂志,就像是获得了某些社交密码,每个月15号都是出刊的日子,放学之后一起跑到报刊亭,把最新的杂志买下来,一般就那么一两本,谁去晚了谁就没了。后来搬家的时候,看到那些已经发黄的杂志,会忍不住坐在地上翻读起来,明明都过去那么久了,怎么会还是觉得很好看呢?


共鸣

现在的学生大概已经没有这样的回忆了吧,我猜。其实明明也没有过去多久的时间,可我依旧觉得那是很值得怀念的日子。同学会在无聊的课上,偷偷低下头在抽屉里看小说,感动到浑身抽泣,被老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眼泪流到课本上,找借口说想起去世的奶奶。虽然很好笑,但却莫名觉得这样的课间玩笑是带着阅读的温度的。

随着年龄的变化,现在还能读到落泪的书籍确实越来越少,很多书翻开读到一半的时候,就忍不住想弃到一边。如果一本书能够给人带来共鸣,至少这本书存在的意义就会多增加200%吧。


收藏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有收藏书的习惯,我身边也有那种读完书就送人或者卖掉的朋友,他们似乎觉得书不一定要留在身边,只要认真读过就好。但我不行。现在我的家里已经堆满了书,不管是客厅,书房,还是卧室,几乎随处可以看见书本的存在。每次搬家,几乎都要废掉我半条命。但是如果一个房间里没有书,就感觉房子少了灵魂一样。

并不是每本书都真的读完了,至今书架上还有很多没有撕开包装纸的书,但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在那里,只要哪天闲来无事,打开其中一本,可以浪费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在一本书上,时间就不算浪费似的。

可是,书只有被读过,才能算有真正存在的意义,否则,这本书也就像废纸一样,只是占地方而已。我对自己的要求,慢慢变成,如果你确定要收藏这本书,那就要把它读完,而不是单单买回来放着,如果一本书不够好,也不要把这本书放在家里占空间,因为大概率你不会再翻开读第二次。

有段时间,我有收藏旧书的癖好,很多书我不喜欢买新版,更喜欢买封面好看甚至可能绝版的那本,在多抓鱼或者孔夫子上排队,有合适的就立马抢到手,很多书溢价已经超过了原本的书价十倍都不止,但是真的喜欢还是会忍不住收起来。

我很喜欢我朋友江陵在重庆开的刀锋书店,他的广告语是,你现在购买的每一本书,都可能是最后一本。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好,这也是我还持续购买实体书最重要的动力所在吧。


旅行

说起来可能很多人不相信,我的旅行有一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阅读。学生时期没有去过什么地方,对世界的认知也非常狭隘,所以只能靠阅读来感受那些我根本没有前往过的城市。后来开始写作,有了稿费,第一件事就是去往我在书中读到的那些向往的城市。

阅读对我来说,是我打开对世界地图最初的认知,风土人情,城市面貌,在作家笔下总能增添几分温度,不管是国内的大小胜地,还是国外的热门城市,有时候真的去往那个地方,就会想要带一本描写那个地方的书籍,然后对比着看看。

第一次读到川端康成的时候,就特别想去伊豆看看他笔下描写的一切,虽然时间已经完全不同,年代也已经远去,可还是会想说,在他笔下那么别致的地方,真想亲眼看一下啊。


交流

坂元裕二的《花束般的恋爱》告诉我们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文艺是一种交流的开始。其实追溯更早,理查德·林克莱特就在《爱在黎明破晓前》说了同样的事儿。

学生时期最让人期待的就是放学回家的那条路,和三三两两和同学走在一起,讨论最近看的小说,或许那时候的阅读都很浅薄,但也无关紧要,确实因为阅读让我们存在在一个和外界隔绝的安全空间里,甚至洋洋得意,好像只有我们读过那几本书一样。有时候遇到彼此都没读懂的地方,可以完全按自己的理解来一番说辞,这大概就是最早的文学争论。

记得有一次,同学读完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一头雾水,当时不知道为什么,我就突然很想用我的理解去讲述这个故事,时隔多年之后,在一些评论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幼稚,甚至完全是误读,在同学一次又一次提出“是这样的吗”的疑问时,我还非常笃定地说,就是这样的。我想很多年后,可能同学已经不记得那次对于这本书的讨论,但他或多或少会记得某个下午我们讨论过某本书,那种回忆还是会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因为共同喜欢某个作家而拉近距离,也同样会因为某个作家而产生分歧,我记得第一次读到卡夫卡的时候,朋友并不认为卡夫卡是个天才,当然不是,但他写出了某种不一样的东西,朋友说那也不是小说,或者说不符合他心中的小说。但他无比喜欢马尔克斯,因为马尔克斯总能在故事中给他带来惊喜。关于阅读的交流,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慢慢变得无效了,还是因为大家已经对世界有了不同的看法,谁也不会信服谁,与那个遥远的下午相比,我们都好像变得更聪明了,其实是不是又变得更固执了?

但因为阅读而产生的交流依旧是不同于普通的谈话的,那种完全与生活隔开的,在讨论我们意识中的想象的东西,能碰出的火花堪比漫天烟火。

 

领悟

第一次真实感受到生活与文本接轨是在高三那年,暑期快要开始的那个夏天,因为一场失败的感情,而难受到不行。从来没有想过原来书本里看到过的那些场景会和现实真实地重叠在一起。而后是第一次去日本出差,因为买错了地铁票而不知道怎么换乘,最后竟然莫名其妙地走到了正确的地方,还没有迟到,冥冥之中有双手在牵引,很像是村上春树的某篇短篇小说。再然后,总是在一些时刻读到某篇文章,发现,诶,这不就是我最近发生的事情,怎么这么凑巧?简直会吓一跳,感觉有一只无形的摄像头在看着自己。

因为阅读的书本越多,就慢慢发现,生活与小说呈现的是统一宇宙的平行世界,很多时候,小说中的情节先在现实发生了,有的时候,现实又变成了小说中的一次总结。在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叉的花园》里就能最好地解释这个原理。

所以在后来出现类似的情况时,就会说,啊,果然是平行世界比我先行了一步,但此刻却又重合了啊。

 

回望

第一次读到余华的《活着》的时候,我想说,这个故事和我有什么关系,关于那个已经远去的年代,我既没有亲身经历过,也没有过多感受过,但是为什么我就会哭得一塌糊涂,好像自己游离在那个动荡的年间,跟着福贵经历了这一生。不管过去多久,我都记得在大学宿舍的某个下午,大家出去了,宿舍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坐在阳台上泪流满面,几乎那本书都给弄湿了。

现在说起来,也一点不夸张,好多故事,我都知道,描写的时代已经和现在完全不同了,很多过去的样子现在早已经找不到对应的模样,但是在阅读中,你可以看到那些让你触目惊心,让你流连忘返,让你深陷其中的过往。

阅读能感受到的回望,和看照片看纪录片都不太一样,因为字里行间展露的过往,往往都会落在“人”身上,而不是“时间”上,当时的人穿什么衣服,什么样的生活习惯,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反应,什么样的人物命运,这种回望,更带有一种真切的感受,当我们站在阅读的这一头,看到时间的那一头,有时候也会庆幸,好歹有人把它们写下来了。


重塑

因为阅读,我慢慢变成了另一个我,这是件很重要的事。


治愈

如果不开心,我会选择打开一本书,不管这本书是喜剧还是悲剧,我都会被文字暂时地治愈。这是真事。读书是一个让人静下来的过程,会慢慢抛弃你原本的情绪,进入到书本里去,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这句话一点没错。因为现实层面的各种烦琐,会让你陷入到一种焦虑当中,但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短视频上,其实反而会增加焦虑,因为短平快,而无法静下来心来。

一个人心态不稳,读书是能稳定心态最好的方法。

2015年年底我从公司辞职出来,一时间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那个春天我关在房间里看书,很多时候从早上看到下午黄昏,一本书读完,整个人感觉异常轻松。有时候不知道文字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功效,但是阅读让我意识到一种自我价值,就是我还能从文字的世界里寻找某条出路,这条出路或许可以和自己未来重合。

没有谁不迷茫,特别是二十来岁的时候,我几乎每天站在下班的十字路口,想接下来的五年十年,自己到底会在哪里。很长时间没有阅读,我都觉得心慌,因为日子重复得太乏味,你几乎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这种意义,最终却是在书本里找回来的。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拯救我的是哪本书呢?大概率是毛姆的那本《刀锋》,读完之后我窝在沙发上望着天花板想了很久,有些事情一下子就想通了。

从上海到北京,人生的轨迹一下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时就想,为什么会有拉里那样的人存在呢?为什么,因为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人,而自己很可能就是这样的人,因为不想要和世界的其他人一样,而要活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关于阅读的温度,至今依旧持续着,每天夜里睡觉前,还是会翻开一本,读上半小时,或许并不能读多少,但那片刻的只言片语,也能让我意识到,我在前行,还在路上,没有停下来过。

责任编辑:李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