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导演是什么体验?
沧浪大狗子问:我是现在在普通院校的电影专业念大三,因为学校一般,资源较少,如何才能在遍地的北电中戏中杀出重围当上导演呢?当导演究竟是什么样的体验?
@非著名导演凌凌薛 答沧浪大狗子: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从父母的衣柜里翻出一张碟。那张碟的封面上青山绿水、碧海蓝天,令人心旷神怡。我把碟子放进DVD,闪烁着的动感的画面令我毕生难忘,仿佛整个大自然都在我有限的身体内蓬勃发展起来。火车进洞,泉水叮咚,石油井喷,瞬间在我脑海中有了意义。这是我第一次被一种神秘的力量击中,就像窥见米兰脱衣服的马小军,偷窥黛博拉跳舞的“面条”。很多年后,我才知道这种冲动叫做荷尔蒙。
然后,我的父亲推门而入。
于是,我再也没有看到过那张碟。
但我凭着记忆,绘制了一张草图,这应该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张分镜手稿。现在回忆起来,它既不像姜文那样抽象,又不像徐克那样具体,关键部位还因为没有完全理解而画得非常搞笑。天赋异禀的我当即发誓,长大后,我一定要成为制作碟片的那个人。总有一天,我会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从中拿出一块拼图,把那个关键部位严丝合缝地填上,还原出那幅我日思夜想的画面。
接下来的日子,我像卧薪尝胆的勾践一样,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每天从床底拿出这张分镜手稿,举起来让阳光穿透刺向我的双眼,叩问自己:“你还记得自己的梦想吗?”
十几年后,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躺在北京8平米的地下室里,行人从地面上走来走去,我举起手中的馒头,却找不到阳光,馒头渣子刺向我的双眼。我叩问自己:“你还记得……上一次吃肯德基的时候吗?”
就像烂俗的励志电影一样,这时,因为我过分装逼而离开我的前女友给我发了一个QQ消息,“现在有一档求职节目,你去参加一下吧,你现在这么惨,也许评委会可怜你。”我顺势点开前女友的QQ空间,看到她和现任男友的合影。我并未曾在她身上寻找拼图,而她却已经找到了她的钥匙。方向盘告诉我,是宝马5系。
我躺在床上,看向斑驳的墙面上的库斯图里卡,他对我摇摇头,“如果你甘愿待在地下,永远会有人走在你的头上。”我又看向旁边的苍老师,她对我摇摇头,“除非你能在床上赚钱,否则就不要赖床。”
于是我走上了求职节目的舞台,带着自己给自己拍摄的自我介绍短片。节目上,职场达人们说,“这个短片高中生也能拍得出来,你还是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吧!”但是我没有,我被刘同老师选进了光线传媒。我把自己大学时获奖的作品刻成了一张碟,配上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的封面,送给了当时的领导,光盘的背面刻着一排字:“我要让全世界知道我很低调。”
诸多努力之后,我开始有资格导演一些短片。曾经伴随我成长的那些人,都站在了我的镜头对面。我和老狼一起在厦大的体育场聊高晓松泡过的姑娘,和陈珊妮争吵最后把她气走,和曹方、田原、卢凯彤在后台聊天,和逃跑计划一起用软件刷附近的人……
在公司,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想法,我自己担任编剧、摄影、剪辑,垫钱拍摄,就好像拍摄并不是工作,而是我买来的机会。我破坏着公司各个部门不成文的规矩,威胁着某些资历很深的老员工,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前辈为难。我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主人公,在挖一个洞,微小但又惊心动魄。泥土被我一点点的挖松动,仿佛后面就是曙光。
光线传媒电视事业部重组的时候,我离开了它,成为了一个自由的广告导演。
随着我逐渐成长,拍摄也从目的变成了过程,在工作中遇到的有趣的人,和新的朋友建立默契和信任感,成为了做导演很重要的一部分。我身边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梦想成真的朋友,他们都告诉我:即使曾经找遍所有的街都没有,时间也会给你答案。其中两个作者和我合伙了公司,他们一个让我像狗一样奔跑,一个告诉我不必逞强。
一年后,我坐在去洛杉矶拍摄广告的飞机上。
旁边的美女问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说:“导演。”
美女说:“哇,当导演是什么体验?”
我说:“就像你喜欢一个人,你也不知道最后你们会不会在一起,但你仍然愿意付出一切的追求她。你为她失眠过、痛苦过、被别人误解过,但每次你想起她,你身体里都会有一种大自然蓬勃发展的冲动。就像窥见米兰脱衣服的马小军,看到黛博拉跳舞的’面条’,你心里那么笃定,她就是你心里一直空缺的那块拼图。”
美女说:“好深奥哦,但是听起来蛮浪漫的。”
我说:“总之呢,就是我看到你第一眼时候的那种感觉。你愿意做我的那一块拼图吗?这是我的微信,来你扫一下……”
然后,我的父亲推门而入。
于是,我再也没有看到过那张碟。
但我凭着记忆,绘制了一张草图,这应该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张分镜手稿。现在回忆起来,它既不像姜文那样抽象,又不像徐克那样具体,关键部位还因为没有完全理解而画得非常搞笑。天赋异禀的我当即发誓,长大后,我一定要成为制作碟片的那个人。总有一天,我会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从中拿出一块拼图,把那个关键部位严丝合缝地填上,还原出那幅我日思夜想的画面。
接下来的日子,我像卧薪尝胆的勾践一样,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每天从床底拿出这张分镜手稿,举起来让阳光穿透刺向我的双眼,叩问自己:“你还记得自己的梦想吗?”
十几年后,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躺在北京8平米的地下室里,行人从地面上走来走去,我举起手中的馒头,却找不到阳光,馒头渣子刺向我的双眼。我叩问自己:“你还记得……上一次吃肯德基的时候吗?”
就像烂俗的励志电影一样,这时,因为我过分装逼而离开我的前女友给我发了一个QQ消息,“现在有一档求职节目,你去参加一下吧,你现在这么惨,也许评委会可怜你。”我顺势点开前女友的QQ空间,看到她和现任男友的合影。我并未曾在她身上寻找拼图,而她却已经找到了她的钥匙。方向盘告诉我,是宝马5系。
我躺在床上,看向斑驳的墙面上的库斯图里卡,他对我摇摇头,“如果你甘愿待在地下,永远会有人走在你的头上。”我又看向旁边的苍老师,她对我摇摇头,“除非你能在床上赚钱,否则就不要赖床。”
于是我走上了求职节目的舞台,带着自己给自己拍摄的自我介绍短片。节目上,职场达人们说,“这个短片高中生也能拍得出来,你还是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吧!”但是我没有,我被刘同老师选进了光线传媒。我把自己大学时获奖的作品刻成了一张碟,配上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的封面,送给了当时的领导,光盘的背面刻着一排字:“我要让全世界知道我很低调。”
诸多努力之后,我开始有资格导演一些短片。曾经伴随我成长的那些人,都站在了我的镜头对面。我和老狼一起在厦大的体育场聊高晓松泡过的姑娘,和陈珊妮争吵最后把她气走,和曹方、田原、卢凯彤在后台聊天,和逃跑计划一起用软件刷附近的人……
在公司,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想法,我自己担任编剧、摄影、剪辑,垫钱拍摄,就好像拍摄并不是工作,而是我买来的机会。我破坏着公司各个部门不成文的规矩,威胁着某些资历很深的老员工,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前辈为难。我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主人公,在挖一个洞,微小但又惊心动魄。泥土被我一点点的挖松动,仿佛后面就是曙光。
光线传媒电视事业部重组的时候,我离开了它,成为了一个自由的广告导演。
随着我逐渐成长,拍摄也从目的变成了过程,在工作中遇到的有趣的人,和新的朋友建立默契和信任感,成为了做导演很重要的一部分。我身边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梦想成真的朋友,他们都告诉我:即使曾经找遍所有的街都没有,时间也会给你答案。其中两个作者和我合伙了公司,他们一个让我像狗一样奔跑,一个告诉我不必逞强。
一年后,我坐在去洛杉矶拍摄广告的飞机上。
旁边的美女问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说:“导演。”
美女说:“哇,当导演是什么体验?”
我说:“就像你喜欢一个人,你也不知道最后你们会不会在一起,但你仍然愿意付出一切的追求她。你为她失眠过、痛苦过、被别人误解过,但每次你想起她,你身体里都会有一种大自然蓬勃发展的冲动。就像窥见米兰脱衣服的马小军,看到黛博拉跳舞的’面条’,你心里那么笃定,她就是你心里一直空缺的那块拼图。”
美女说:“好深奥哦,但是听起来蛮浪漫的。”
我说:“总之呢,就是我看到你第一眼时候的那种感觉。你愿意做我的那一块拼图吗?这是我的微信,来你扫一下……”
(责任编辑:金子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