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看上去很有原则的人会让人觉得讨厌?
榴莲榴莲问:没有原则的人是令人厌恶的,但现在很多人喜欢谈原则谈底线,听多了也会让人觉得讨厌,这是为什么呢?
@王文艇Eteen 答榴莲榴莲:
的确,把原则两个字清清楚楚写在脸上的人是令人讨厌的。
我个人很不喜欢听别人谈原则,因为不自然,不随和。
我们说没有底线没有节操的人会胡作非为,但一个人如果底线太高,节操太硬,就会让人觉得他是在标榜,是固执,不好相处。
大是大非上有所不为是令人佩服的,但我们一般人的生活多数都是小事小节,在这些事情上原则太多,其实是不通人情的表现,不懂变通,不知体谅,甚至还会有造作的感觉。
原则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身行而不自知,万变而不离其宗,是孔子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我很喜欢那种嘴上说不出自己有什么原则但你知道他绝对不会随时节操碎一地的人。我们之所以正直不是因为我们坚守正直,而是因为那些歪门邪道的事,我们做不到,仅此而已。
其实谈恋爱也是一样的,当你遇到一个原则超多的伴侣,你不会觉得自己特别有福气碰上了一个正直坚挺的汉子,他的不妥协不越界,只会让你对这段感情充满疑虑,因为你知道的,他不会照顾你的感受。
从人性的角度讲,一个人莫名其妙的原则超多,只能说明他心病比较多。
玻璃心的人往往都很有原则,这些原则里头隐含了对他人的过高要求,以及对过往所受到的伤害的反抗,从而用一种坚决的正直感以求得对自我心灵保护及安抚。
很多人大声地表达自己这样那样的原则,也就是俗称的“秀三观”,从中得到一种自我认同的快感,其实在外人眼里,他们这样做显得非常幼稚,看不破自己。
用简单的是非观对应复杂的世界,是一种长不大的表现。
老子说“与光同尘”,里面就有一种柔软大气。看到自己身上的限制,谦虚地对待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和而不同,又不断更新充实,有原则而不谈原则。
人世间的智慧,无非理解别人、看懂自己。少苛责,多自省,看得清自己,才知道怎么对待他人。
世界这么大,穿一身铠甲怎么玩耍?
不要让所谓的原则,隔开了你与他人、你与自己之间的距离。
我个人很不喜欢听别人谈原则,因为不自然,不随和。
我们说没有底线没有节操的人会胡作非为,但一个人如果底线太高,节操太硬,就会让人觉得他是在标榜,是固执,不好相处。
大是大非上有所不为是令人佩服的,但我们一般人的生活多数都是小事小节,在这些事情上原则太多,其实是不通人情的表现,不懂变通,不知体谅,甚至还会有造作的感觉。
原则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身行而不自知,万变而不离其宗,是孔子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我很喜欢那种嘴上说不出自己有什么原则但你知道他绝对不会随时节操碎一地的人。我们之所以正直不是因为我们坚守正直,而是因为那些歪门邪道的事,我们做不到,仅此而已。
其实谈恋爱也是一样的,当你遇到一个原则超多的伴侣,你不会觉得自己特别有福气碰上了一个正直坚挺的汉子,他的不妥协不越界,只会让你对这段感情充满疑虑,因为你知道的,他不会照顾你的感受。
从人性的角度讲,一个人莫名其妙的原则超多,只能说明他心病比较多。
玻璃心的人往往都很有原则,这些原则里头隐含了对他人的过高要求,以及对过往所受到的伤害的反抗,从而用一种坚决的正直感以求得对自我心灵保护及安抚。
很多人大声地表达自己这样那样的原则,也就是俗称的“秀三观”,从中得到一种自我认同的快感,其实在外人眼里,他们这样做显得非常幼稚,看不破自己。
用简单的是非观对应复杂的世界,是一种长不大的表现。
老子说“与光同尘”,里面就有一种柔软大气。看到自己身上的限制,谦虚地对待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和而不同,又不断更新充实,有原则而不谈原则。
人世间的智慧,无非理解别人、看懂自己。少苛责,多自省,看得清自己,才知道怎么对待他人。
世界这么大,穿一身铠甲怎么玩耍?
不要让所谓的原则,隔开了你与他人、你与自己之间的距离。
(责任编辑:好谢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