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过分热情反而让人不舒服?
YOYO最能喝:冷漠让人不舒服,可是过分热情也会让人不舒服,某些餐厅的服务员像打了鸡血一样的,为顾客服务的时候也会让人有些不适,这是为什么?怎样的行为举止能让人觉得有教养有内涵热情nice但又不会让人觉得不适?
超级雄辩律师肥肥猫答YOYO最能喝:
有教养和内涵还比较容易做到,但是让人舒服可不容易,需要克服一个常见的心理习惯。
我的建议是,不要刻意强调或者通过旁敲侧击地告诉对方你做了什么“暖心”或者“对你好”的事情,不要总想着让对方欠下感情的负债,这就是最大的贴心。
这其实挺难,大部分人早已习惯了“陷人于负债”的思维,时时刻刻都盘算着要怎么让别人欠自己多一些,自己欠别人少一些。这样在未来的某天,自己作为债主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找这些欠债者兑现自己的情感存款。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们都太没有安全感了。
每个人都这么想,于是人际交往成了非常沉重的一件事情。
就好比我们去逛商场的时候,如果遇到亦步亦趋、过分热情的店员,往往会感觉到特别大的压力,要是人家还为你翻箱倒柜爬上爬下,那就更不得了,都这样了你最后还好意思空手离店,简直觉得自己要被谴责。
于是到下一家店,如果有好几个店员迎上来,你第一反应就只有落荒而逃。并不是热情本身不好,而是你心里很清楚,这种热情是有所图的,热情建立在你掏钱的可能性之上。这种压力让人很不舒服。
有时候女生半夜打车走,你如果真的担心,默默背下车牌号就好,万一她就此失踪,你报案的时候自然能用上。不用拐弯抹角让她本人知道你在“担心”她,在为她“做这些事”。
这些我都管它叫“邀功”行为,既然你邀了功,那对方就有行赏的义务。这种情感上的投资行为,还由不得对方拒绝,简直是强买强卖,何以能让人舒服?
从心底里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真正无条件为对方着想,才能真正让人舒服。
我的建议是,不要刻意强调或者通过旁敲侧击地告诉对方你做了什么“暖心”或者“对你好”的事情,不要总想着让对方欠下感情的负债,这就是最大的贴心。
这其实挺难,大部分人早已习惯了“陷人于负债”的思维,时时刻刻都盘算着要怎么让别人欠自己多一些,自己欠别人少一些。这样在未来的某天,自己作为债主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找这些欠债者兑现自己的情感存款。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们都太没有安全感了。
每个人都这么想,于是人际交往成了非常沉重的一件事情。
就好比我们去逛商场的时候,如果遇到亦步亦趋、过分热情的店员,往往会感觉到特别大的压力,要是人家还为你翻箱倒柜爬上爬下,那就更不得了,都这样了你最后还好意思空手离店,简直觉得自己要被谴责。
于是到下一家店,如果有好几个店员迎上来,你第一反应就只有落荒而逃。并不是热情本身不好,而是你心里很清楚,这种热情是有所图的,热情建立在你掏钱的可能性之上。这种压力让人很不舒服。
有时候女生半夜打车走,你如果真的担心,默默背下车牌号就好,万一她就此失踪,你报案的时候自然能用上。不用拐弯抹角让她本人知道你在“担心”她,在为她“做这些事”。
这些我都管它叫“邀功”行为,既然你邀了功,那对方就有行赏的义务。这种情感上的投资行为,还由不得对方拒绝,简直是强买强卖,何以能让人舒服?
从心底里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真正无条件为对方着想,才能真正让人舒服。
(责任编辑: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