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波节日来袭,倍感焦虑怎么办?

小屎问:年关将至,一大波节日几乎都赶在一起,都说单身狗很怕过节,有女票的人更怕好不好?已从女票脸上读出她对礼物和惊喜的期待,心好累。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过节?

@锦衣游顾颖 答小屎:

平安夜你打算怎么过?
圣诞节你打算怎么过?
元旦你打算怎么过?
情人节你打算怎么过?
是和恋人去吃昂贵的圣诞大餐,送上礼物,晚上开间房还是和朋友开个party,唱唱歌,喝喝酒。

我是个特别没有节日感的人,印象中我从来没有过过情人节、白色情人节、七夕情人节、万圣节、感恩节。中秋、端午照着惯例吃个月饼或粽子,过年也不过吃顿饭结束。

圣诞节对我而言比较特殊,因为我是个教徒。在信教之前,我同样没过圣诞节的习惯,受洗后,圣诞节我只在教堂度过。

从以上描述来看,我应当是个乏味的、不讲究的、对生活没有激情的人。然而,我却有个怪癖,去什么地方要换什么衣服。举例说明,如果今天去的是古罗马竞技场,我要穿一身最接近古罗马风格的衣裙;去的是中古要塞,我要戴头巾;去丛林,要穿中性猎装。正式晚餐必须穿裙子,哪怕人在外面,也要先回去换上。用最近的新名词来说,我特别有“仪式感”。但又不是很准确,因为看一片树林,一幢建筑,其实并不需要仪式。我认为这种癖好是为了建立一种关联,就像所有女生去海滩都必须及踝长裙加大草帽而不是T恤和短裤,因为草帽、明快的色彩能和大海建立关联,而T恤却不能。任何场景,只有建立了关联它才是你的。

我的习惯逐渐影响了我的朋友,照她们的话说:“一样是在等你,不如自己也打扮一下吧。”
有一次我们四个好友约好听歌剧。其实那是一场不怎么正式的歌剧,是为了纪念普契尼诞生的咏叹调专场,相当于歌剧串烧。可是因为我的怪癖,我们四人约好穿礼服去听这场歌剧。
那天,在音乐厅门口,我们穿着小礼服裙一一到达,看到对方就忍不住笑出声。持票的那个却迟迟没到,一直到开场前五分钟,她穿着夹趾拖拎着个马夹袋飞奔而至。气喘吁吁道:“我知道要来不及,马上在地摊上买了双拖鞋奔过来。”我们连声夸她机智,一起在夜空里大笑,看着她从马夹袋里拿出高跟鞋换上,一秒幻化成优雅。我们穿着裙子走过长长的台阶,如果人生也是电视剧的话,这一刻我们四个是主演。

我已经忘了那场歌剧的细节,但穿着礼服相视而笑的情节却像电影经典画面一样被大脑保存了。

我不是对生活没有激情,而是太热爱才想与它处处关联。我不爱过节是因为在节日里我找不到关联。我无法把送一束玫瑰、吃一顿晚餐和爱情关联起来;无法把送一份礼物,吃一顿晚饭和中国的爱情关联起来;无法把吃一顿晚餐,搞一个party和感恩关联起来,也无法把吃一顿晚餐,送一份礼物和耶稣降生关联起来。这一顿又一顿的晚餐就像穿着T恤和冲锋衣看世界,景色再美,也与你毫无关联。你的肉身在那里,精神却没有。眼前的景色或许和一千年前完全一样,只需一点想象力就能和历史相联,你却没法穿一身冲锋衣的自己代入进去。你无法成为克丽奥佩脱拉或印第安纳·琼斯,照片是最诚实的写照,你是你,美景是美景,再好的摄影技术也无法把你们融合到一起,再豪华的大餐也不代表你真的欢度了这个节日。

我们总期待着生活中的大惊喜,升职、恋爱、中彩,过一个节就好像完成一个仪式,仿佛平淡的生活推到了高潮的浪尖。但其实人生没那么多大事,生活中就是从小处满足自己。如果外面太热闹,而你又进入不了,不妨给自己买一块小蛋糕,一杯热可可,挑一部圣诞节主题的片子,放心,吃大餐的未必是繁花似锦,小蛋糕的也未必是寒庭冷月。因为久远以后,或许你的这个圣诞节更值得回忆。

(责任编辑: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