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帮助别人了?
猪肚鸡问:现代人际关系好像越来越冷漠,我们对身边事物的态度总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意向别人伸出援手,为什么?
@老妖要fighting 答猪肚鸡:
在我还是个乖乖好学生的时候,接受到的教育都是要做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可是事实上,我也同样发现,面对一些莫名其妙的求助者,我感觉很不耐烦。
有些陌生人,因为知道我是编辑,会在加了我的QQ之后,直接给我丢个文档:能帮我改改文章吗?——为啥要给你改?你以为我每天上班很闲吗?
作为码字狗,最经常接到的消息就是,能帮我写个文案吗?能帮我写个招聘信息吗?能帮我写个软文吗?——当然,人家是绝对不会提给钱的事儿的。
还有一次,有个小朋友联系我,说他们学校有写作社团QQ群,要拉我进群给他们讲课,我拒绝了,说我没资格给人讲写作课,自己都是十八流的写手好么?她继续请求。我只好同意,问她什么时候,她说晚上八点,我说不行,八点我可能还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呢。她说,可是我们只有这时候有时间啊。我说不行,我那会儿没空。她回我,可是我只认识你一个比较有名的作者,你不帮我我怎么跟人家交待?——我终于忍不住把她拉黑了。
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很难说话的人。但渐渐的,我发现,我越来越不愿意给人帮忙了,开始忽略这些消息,或者直接告诉别人:不好意思,最近很忙。
有时候我也会想,为什么,会越来越不愿意帮别人忙呢?
其实,帮人看几眼,也不会很费事,为别人花个把小时的时间,也不是不可以。
可是转念又想,每天工作都累得要死要活的,好不容易可以喘口气的时候,为什么不休息一下,要去帮那些跟我没有任何交情的人呢?
我又不想做个圣母。于是我果断地选择不搭理,屁颠颠收拾东西回家看剧睡觉玩猫去了。
可是我之前也不是这样的。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小山村。
村里的人是很愿意互相帮忙的。
我经常在家炒着菜,发现没有生姜了,可以直接去隔壁阿姨家要一块,或者家里韭菜没有了,可以再去另一位隔壁大妈菜园里割一把。谁家包了饺子,会给左邻右舍都送上一碗。
谁家需要帮忙,叫一声,就会有人来。
到了秋收的季节,往往是邻里之间互相帮忙,今天你给我家收割稻子,几家几户凑在一起,割稻子,打稻子,晒稻子……各种程序一气呵成,一次性搞定,省时省力,大家在一起干活儿兴致还高。到了第二天,再去给第二家帮忙。
这种帮忙,自然让人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世间的善意。
可是如果说得实际一点,这未尝不是乡村里具有智慧的生存法则,因为大家一起干活儿,比独自一人效率要高,所以你帮我忙,我帮你忙,我们能够做得更好。
而那些家里没有种田的村民们,一般是不会参与进这些互帮互助小组里的。他们更愿意在农忙的季节手捧着一杯浓茶晒太阳。
在群居的社会环境下,邻里之间经常互相走动,给彼此提供帮助,除了让大家感情更好,体会到别人的善意之外,更多的还是在彼此都不富裕的情况下,给彼此提供帮助,能够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
在群居的社会环境里,彼此之间都有交情,所以互相帮个忙没什么,因为大家是在一种互相扶持的状态里生活着。
我们在学校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你替你同学打个水,买个饭,甚至帮同学写个论文,做个作业,只要大家交情好,都好说,而且,都是同学,他欠了你人情,总有还给你的时候。
可是,当你走出校园,来到社会上,这一切,都不一样了。
我们总是在抱怨,这个社会越来越冷漠。
可是事实上,不是因为社会太冷漠,而是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早已过了需要群居才能生存下去的时候,都市里的绝大部分人,都能够独立生存下去,我们只愿意把善意这种东西,分给身边熟悉的那一小群人。
我愿意相信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善意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能够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帮助一位并不是很熟甚至是完全陌生的人。
可是在世间行走,哪有不向人求助的时候呢?谁又敢保证,自己这一辈子,从未开口求过人?
其实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会感觉现代人越来越不愿意帮助别人,很可能是因为求助人的求助方式根本就不对头。
首先,在向人求助之前,先仔细思考一下,你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到了你可以向他求助的程度。
其次,再考虑一下自己,你愿意为了得到他的帮助而付出多少报酬(并不仅仅指金钱)?你能够给他什么好处?你能够拿什么东西跟他交换?
然后,从他的角度去考虑一下,他为什么要帮助你呢?是他人好,谁的要求都不拒绝吗?还是他帮了你的忙,你能够满足他的某些需求?如果你什么都给不了的话,那你打算用什么来打动他呢?
我们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觉得当我有需要的时候,应该有一群天使出现,替自己解决所有的问题。
如果自己的要求被拒绝的时候,就会愤然地认为这个世界太冷漠,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太功利,整个人生都不美好了。
可是拜托,大家都很忙啊。
在求助之间,多想想,自己能给别人什么,然后试图去提出一个合理的交换条件。哪怕你暂时没有能力给予报酬,也需要明确地表达你的谢意,然后仔细想想,你能为对方做什么。
并不是所有人帮人忙都是图人家的报酬,但是很多时候,你如果愿意表达谢意,对方并不一定会要你什么,但一定会觉得,没有白白帮你。
还可以很现实地说,成年人的友情,大都是出于等价交换。很多时候与其在那里抱怨对方人品太差连举手之劳都不肯给你,不如好好想想,为什么他不愿意帮你忙呢?
只有你自己拥有的筹码越多,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帮助。也只有你有足够帮助别人的能力,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帮助你。
别觉得别人应该帮你忙,永远记住,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有些陌生人,因为知道我是编辑,会在加了我的QQ之后,直接给我丢个文档:能帮我改改文章吗?——为啥要给你改?你以为我每天上班很闲吗?
作为码字狗,最经常接到的消息就是,能帮我写个文案吗?能帮我写个招聘信息吗?能帮我写个软文吗?——当然,人家是绝对不会提给钱的事儿的。
还有一次,有个小朋友联系我,说他们学校有写作社团QQ群,要拉我进群给他们讲课,我拒绝了,说我没资格给人讲写作课,自己都是十八流的写手好么?她继续请求。我只好同意,问她什么时候,她说晚上八点,我说不行,八点我可能还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呢。她说,可是我们只有这时候有时间啊。我说不行,我那会儿没空。她回我,可是我只认识你一个比较有名的作者,你不帮我我怎么跟人家交待?——我终于忍不住把她拉黑了。
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很难说话的人。但渐渐的,我发现,我越来越不愿意给人帮忙了,开始忽略这些消息,或者直接告诉别人:不好意思,最近很忙。
有时候我也会想,为什么,会越来越不愿意帮别人忙呢?
其实,帮人看几眼,也不会很费事,为别人花个把小时的时间,也不是不可以。
可是转念又想,每天工作都累得要死要活的,好不容易可以喘口气的时候,为什么不休息一下,要去帮那些跟我没有任何交情的人呢?
我又不想做个圣母。于是我果断地选择不搭理,屁颠颠收拾东西回家看剧睡觉玩猫去了。
可是我之前也不是这样的。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小山村。
村里的人是很愿意互相帮忙的。
我经常在家炒着菜,发现没有生姜了,可以直接去隔壁阿姨家要一块,或者家里韭菜没有了,可以再去另一位隔壁大妈菜园里割一把。谁家包了饺子,会给左邻右舍都送上一碗。
谁家需要帮忙,叫一声,就会有人来。
到了秋收的季节,往往是邻里之间互相帮忙,今天你给我家收割稻子,几家几户凑在一起,割稻子,打稻子,晒稻子……各种程序一气呵成,一次性搞定,省时省力,大家在一起干活儿兴致还高。到了第二天,再去给第二家帮忙。
这种帮忙,自然让人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世间的善意。
可是如果说得实际一点,这未尝不是乡村里具有智慧的生存法则,因为大家一起干活儿,比独自一人效率要高,所以你帮我忙,我帮你忙,我们能够做得更好。
而那些家里没有种田的村民们,一般是不会参与进这些互帮互助小组里的。他们更愿意在农忙的季节手捧着一杯浓茶晒太阳。
在群居的社会环境下,邻里之间经常互相走动,给彼此提供帮助,除了让大家感情更好,体会到别人的善意之外,更多的还是在彼此都不富裕的情况下,给彼此提供帮助,能够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
在群居的社会环境里,彼此之间都有交情,所以互相帮个忙没什么,因为大家是在一种互相扶持的状态里生活着。
我们在学校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你替你同学打个水,买个饭,甚至帮同学写个论文,做个作业,只要大家交情好,都好说,而且,都是同学,他欠了你人情,总有还给你的时候。
可是,当你走出校园,来到社会上,这一切,都不一样了。
我们总是在抱怨,这个社会越来越冷漠。
可是事实上,不是因为社会太冷漠,而是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早已过了需要群居才能生存下去的时候,都市里的绝大部分人,都能够独立生存下去,我们只愿意把善意这种东西,分给身边熟悉的那一小群人。
我愿意相信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善意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能够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帮助一位并不是很熟甚至是完全陌生的人。
可是在世间行走,哪有不向人求助的时候呢?谁又敢保证,自己这一辈子,从未开口求过人?
其实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会感觉现代人越来越不愿意帮助别人,很可能是因为求助人的求助方式根本就不对头。
首先,在向人求助之前,先仔细思考一下,你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到了你可以向他求助的程度。
其次,再考虑一下自己,你愿意为了得到他的帮助而付出多少报酬(并不仅仅指金钱)?你能够给他什么好处?你能够拿什么东西跟他交换?
然后,从他的角度去考虑一下,他为什么要帮助你呢?是他人好,谁的要求都不拒绝吗?还是他帮了你的忙,你能够满足他的某些需求?如果你什么都给不了的话,那你打算用什么来打动他呢?
我们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觉得当我有需要的时候,应该有一群天使出现,替自己解决所有的问题。
如果自己的要求被拒绝的时候,就会愤然地认为这个世界太冷漠,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太功利,整个人生都不美好了。
可是拜托,大家都很忙啊。
在求助之间,多想想,自己能给别人什么,然后试图去提出一个合理的交换条件。哪怕你暂时没有能力给予报酬,也需要明确地表达你的谢意,然后仔细想想,你能为对方做什么。
并不是所有人帮人忙都是图人家的报酬,但是很多时候,你如果愿意表达谢意,对方并不一定会要你什么,但一定会觉得,没有白白帮你。
还可以很现实地说,成年人的友情,大都是出于等价交换。很多时候与其在那里抱怨对方人品太差连举手之劳都不肯给你,不如好好想想,为什么他不愿意帮你忙呢?
只有你自己拥有的筹码越多,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帮助。也只有你有足够帮助别人的能力,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帮助你。
别觉得别人应该帮你忙,永远记住,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责任编辑:郭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