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一般会提哪些问题?如何应对?
双勾问:毕业在即,马上就要参加一个面试,零经验……过来人提点一下啊,面试官一般会问些什么问题?如何应对啊?
@小川叔 答双勾:
“来!简单做个自我介绍。”
这个问题是我目前被面试的时候问到最多的,也是我面试别人的时候最容易先问的。这个问题可以算是一个下马威。请准备两套回答方案。
一般来说,和HR要突出你的工作范畴,工作业绩,和直属上司要突出你和你本岗位匹配的工作能力,这里面会包括了你的带队能力,协作能力等等。
通俗一点说就是,和HR你要忽悠着点,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专业范围的判断,所以他们如果觉得这个人听着还挺牛的,干的事情还挺多的,还比较靠谱,那就足够了。
和你的上司,装逼要谨慎,不然很容易变成关公面前耍大刀,自己露怯,你可以把你的2分吹成5分,但是你不能把你的2分吹成10分。
我记得年前我去面试,就遇到一个气场十足的领导,我的自我介绍基本被频频打断,你说到一段工作的时候他就会问,你当初的直属领导是谁?同事是谁?你说完名字,他就会和你巴拉巴拉说和对方如何熟悉,合作过什么什么,我当时那个汗……就知道遇到知根知底的人,所以不要随便吹啊!
“说说你对我们企业了解有多少?”
这个话题通常是你的直属上司会容易问出的。我自己的习惯是我会在对方自我介绍完之后,根据对方自我介绍的逻辑、能力,判断这个人的基本状况,之后对企业做一个简单介绍,就有点像你介绍了你自己,我介绍我们一样。
有人会说,啊!你这样就可以判断一个人了么?坦白说,有时候是判断不出来的。
但是可以对比。
人,最害怕的是比较。
领导和HR每天都可能会见不同的人,我或许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合适,但是至少我可以比较得出来,你和上午我面试的那个人,你们谁更优秀。
让面试者说一下对企业的了解,这话题多少有点装逼的成分。除了有面试方的自我优越性之外,还希望考察一下你对这次面试你做了多少功课,你对于来这个企业就职是否积极。
“如果让你来做这个职位,你要怎么干呢?”或者“说说你对某某行业或者某某职位的理解。”
这种虚拟型的提问多数是关于本专业的,考验的是你对行业或者职业的一个看法以及初步的理解,回答这种问题,基本决定了你面试的成败。
我的经验是,装逼之前你要明确你的提问对象最想听哪一块?问题指向性是什么?避免回答过于细节的问题,但是也不要过度流于表面,因为泛泛而谈很容易没有亮点,这个答案的获得可以通过你的反问来逐渐掌握。
比如你可以回问说,关于某行业或者某职位这个话题会稍显有点泛,我不知道您问的是更偏向于哪个方面呢?或者反问,因为每个企业的岗位职责要求都不同,我毕竟还没有来到这个企业,所以我想知道您说的如何开展工作,具体的是指哪个层面?
此外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很多领导会作风强势,当你说完,或者说到途中的时候,如果对方打断你,要率先判断对方的意图是什么?如果是你说得实在太离谱,不想让你说下去,那你需要连忙结尾,之后明白自己的这次面试或许失败,出门之后好好总结和反思一下。如果对方只是纠正你的某些观点,那么不妨把话语权让给他,这个时候不要尝试和他去争论对错,因为他讲得越多,其实对你越有利。
“说说你为什么想离开原公司?”
这个问题通常都是面试快结束的时候会被问起的。人力资源总监级的面试,这个问题考察的是你的职业发展规划,自我的衡量与定位。
如果你觉得是希望换个平台,那么你希望在以后的平台有什么期待?有想过自己三年或者五年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你对自己目前水准的认知是什么样?
这些信息要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里,逐一释放给对方。
你的直属领导对于这个问题的判断是希望知道你的短板是什么?
你工作的抗压性,团队协调能力,你的情绪控制力,以及你自身可提高的范围有多少?
因此离开上一家工作的理由,需要有所侧重。
最忌讳的就是祥林嫂一样的大吐苦水,或者是痛诉上一家公司的血泪史,大骂前东家不是人等等,这些不会给你加半点分,反而会在你的面试评定里增加上,抗压能力差,自我调节能力待考察等字样。
你离职的理由,其实没人关心你有多辛苦。
HR不是电台大姐,你的直属上司也不是你妈,和他们痛诉社会不公,你是明显找错了对象的。相对客观冷静克制地概括离职原因,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也是对过去的一个概括。
没人可以带着仇恨去一个新的地方生活。你在上一家公司没能解决的问题,会直接带到你下一家公司去。你的领导能力、情绪化的问题、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哪些是你的短板,你自己清楚,要及早调整自己,而不是让人先入为主地产生一个不良的印象。
当你和HR痛哭流涕说同事们排挤你,不理你的时候,或许他会在你的评定里写下“团队协作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
当你和面试官痛诉上一任领导贪小便宜,抢占你的功劳,痛诉革命家史的时候,他或许会在你的面试评定里写下“抗压能力太差,不适合这一岗位工作”。
“那你还有什么想要问的?”
这个问题通常会放在最后,考察的是你对于企业的兴趣程度,以及你对职业发展的一个打算。
一般来说你和第一次面试你的HR和第二次面试你的领导,以及第三次面试你的总监或者董事长,都不适合在对方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问,那这里最多一个月可以开多少钱?有保险吗?这些不会让你减分,但是也不见得是你的加分项。
和HR你可以问一下大概的部门编制以及汇报对象,你就可以判断出你所在的部门的一个位置。
面对你的上级,你可以问一下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职位,或者他对于这个职位的期待,这样你方便对比你自己的差距,看看到岗之后你要如何短期之内迅速拉近差距。
对于董事长级别的,你可以问一下她对于你所在的这个岗位所秉持的期待,以及未来的一个预期,这样你就大概可以知道,你的发展高度。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面试里再多的提问,都无外乎专业和人品。
专业再好,人品不行也没办法通过。
人品很好,沟通和聆听能力很棒,富于总结,懂得自我成长,这样的人专业性差一点没关系,因为领导就是带人的,他会用不同的方式来教你。
这个问题是我目前被面试的时候问到最多的,也是我面试别人的时候最容易先问的。这个问题可以算是一个下马威。请准备两套回答方案。
一般来说,和HR要突出你的工作范畴,工作业绩,和直属上司要突出你和你本岗位匹配的工作能力,这里面会包括了你的带队能力,协作能力等等。
通俗一点说就是,和HR你要忽悠着点,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专业范围的判断,所以他们如果觉得这个人听着还挺牛的,干的事情还挺多的,还比较靠谱,那就足够了。
和你的上司,装逼要谨慎,不然很容易变成关公面前耍大刀,自己露怯,你可以把你的2分吹成5分,但是你不能把你的2分吹成10分。
我记得年前我去面试,就遇到一个气场十足的领导,我的自我介绍基本被频频打断,你说到一段工作的时候他就会问,你当初的直属领导是谁?同事是谁?你说完名字,他就会和你巴拉巴拉说和对方如何熟悉,合作过什么什么,我当时那个汗……就知道遇到知根知底的人,所以不要随便吹啊!
“说说你对我们企业了解有多少?”
这个话题通常是你的直属上司会容易问出的。我自己的习惯是我会在对方自我介绍完之后,根据对方自我介绍的逻辑、能力,判断这个人的基本状况,之后对企业做一个简单介绍,就有点像你介绍了你自己,我介绍我们一样。
有人会说,啊!你这样就可以判断一个人了么?坦白说,有时候是判断不出来的。
但是可以对比。
人,最害怕的是比较。
领导和HR每天都可能会见不同的人,我或许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合适,但是至少我可以比较得出来,你和上午我面试的那个人,你们谁更优秀。
让面试者说一下对企业的了解,这话题多少有点装逼的成分。除了有面试方的自我优越性之外,还希望考察一下你对这次面试你做了多少功课,你对于来这个企业就职是否积极。
“如果让你来做这个职位,你要怎么干呢?”或者“说说你对某某行业或者某某职位的理解。”
这种虚拟型的提问多数是关于本专业的,考验的是你对行业或者职业的一个看法以及初步的理解,回答这种问题,基本决定了你面试的成败。
我的经验是,装逼之前你要明确你的提问对象最想听哪一块?问题指向性是什么?避免回答过于细节的问题,但是也不要过度流于表面,因为泛泛而谈很容易没有亮点,这个答案的获得可以通过你的反问来逐渐掌握。
比如你可以回问说,关于某行业或者某职位这个话题会稍显有点泛,我不知道您问的是更偏向于哪个方面呢?或者反问,因为每个企业的岗位职责要求都不同,我毕竟还没有来到这个企业,所以我想知道您说的如何开展工作,具体的是指哪个层面?
此外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很多领导会作风强势,当你说完,或者说到途中的时候,如果对方打断你,要率先判断对方的意图是什么?如果是你说得实在太离谱,不想让你说下去,那你需要连忙结尾,之后明白自己的这次面试或许失败,出门之后好好总结和反思一下。如果对方只是纠正你的某些观点,那么不妨把话语权让给他,这个时候不要尝试和他去争论对错,因为他讲得越多,其实对你越有利。
“说说你为什么想离开原公司?”
这个问题通常都是面试快结束的时候会被问起的。人力资源总监级的面试,这个问题考察的是你的职业发展规划,自我的衡量与定位。
如果你觉得是希望换个平台,那么你希望在以后的平台有什么期待?有想过自己三年或者五年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你对自己目前水准的认知是什么样?
这些信息要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里,逐一释放给对方。
你的直属领导对于这个问题的判断是希望知道你的短板是什么?
你工作的抗压性,团队协调能力,你的情绪控制力,以及你自身可提高的范围有多少?
因此离开上一家工作的理由,需要有所侧重。
最忌讳的就是祥林嫂一样的大吐苦水,或者是痛诉上一家公司的血泪史,大骂前东家不是人等等,这些不会给你加半点分,反而会在你的面试评定里增加上,抗压能力差,自我调节能力待考察等字样。
你离职的理由,其实没人关心你有多辛苦。
HR不是电台大姐,你的直属上司也不是你妈,和他们痛诉社会不公,你是明显找错了对象的。相对客观冷静克制地概括离职原因,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也是对过去的一个概括。
没人可以带着仇恨去一个新的地方生活。你在上一家公司没能解决的问题,会直接带到你下一家公司去。你的领导能力、情绪化的问题、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哪些是你的短板,你自己清楚,要及早调整自己,而不是让人先入为主地产生一个不良的印象。
当你和HR痛哭流涕说同事们排挤你,不理你的时候,或许他会在你的评定里写下“团队协作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
当你和面试官痛诉上一任领导贪小便宜,抢占你的功劳,痛诉革命家史的时候,他或许会在你的面试评定里写下“抗压能力太差,不适合这一岗位工作”。
“那你还有什么想要问的?”
这个问题通常会放在最后,考察的是你对于企业的兴趣程度,以及你对职业发展的一个打算。
一般来说你和第一次面试你的HR和第二次面试你的领导,以及第三次面试你的总监或者董事长,都不适合在对方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问,那这里最多一个月可以开多少钱?有保险吗?这些不会让你减分,但是也不见得是你的加分项。
和HR你可以问一下大概的部门编制以及汇报对象,你就可以判断出你所在的部门的一个位置。
面对你的上级,你可以问一下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职位,或者他对于这个职位的期待,这样你方便对比你自己的差距,看看到岗之后你要如何短期之内迅速拉近差距。
对于董事长级别的,你可以问一下她对于你所在的这个岗位所秉持的期待,以及未来的一个预期,这样你就大概可以知道,你的发展高度。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面试里再多的提问,都无外乎专业和人品。
专业再好,人品不行也没办法通过。
人品很好,沟通和聆听能力很棒,富于总结,懂得自我成长,这样的人专业性差一点没关系,因为领导就是带人的,他会用不同的方式来教你。
(责任编辑:郭佳杰 guojiajie@wufa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