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面前,我到底是外人还是自己人?

A4少女问:好朋友找我倾诉找我抱怨向我咨询意见。但是我总是很困惑。代入其中给出我的建议吧,我又怕我的想法并不正确,反而给她带来更大的麻烦,说到底自己毕竟是个外人,似乎不该干涉这么多。但是真的置身事外呢,又怕影响朋友感情。该怎么办呢?

@大将军郭 答A4少女:

“我真的没办法再跟我女朋友相处下去了,你说我是不是该分手?”
“我男朋友好像跟他的同事搞暧昧,被我发现好几次了,你去帮我教育教育他。”
 
这些话你可能从他们嘴里听过无数次了,义正词严说了无数次分手,毅然决然要厘清的三角关系,每一次在你面前表达得铿锵有力,也目光坚定地听完你的参考意见,但转过头又不再理智清醒。可能他的吐槽还没结束,恋人一个电话,就把你晾在一旁去约会了,最后告诉你一句,我们和好了,我还是离不开他。
 
这种戏路看一次两次还值得唏嘘,见多了只会让人无奈又生恨,明明一秒前还一副大义凛然的贞烈形象,下一秒就摔碎牌坊绵软逢迎了。可他们偏偏还觉得不过瘾似的,下次出现问题闹分手一定还要找你当军师、当垃圾桶,而你偏偏还愿意耐心听完,屡试不爽。
 
说到底,这种人拎不清,没弄清楚自己的问题和别人无关,而作为每次都继续倾听乐此不疲给建议的人也一样混淆了自我和他人。一个可恨,一个可怜,应该各挨五十大板。
 
其实面对别人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我奉劝你千万保持三“不”原则,不表态、不建议、不掺和。
 
这不是让你保持自扫门前雪的冷漠,如果出于好友、亲人这样的善意和责任感我们的确不该袖手旁观,但该说的说了,该做的做了之后,对方没什么行动和表示,却依然用这样的问题纠缠不休,请你千万别再越陷越深,摆正自己的位置,因为说到底,我们都是外人。而深陷在问题当中的人,才是自己人。
 
“自己人”和“外人”的最大区别就是,这个问题到底归属于谁。
 
朋友遭遇了渣男或者不顺的感情,你当然可以试着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但你永远不是当事人,你永远无法成为他,成为解决问题的最关键人物。即便他把这个问题抛出来扔在你面前,试图通过你的力量来帮助自己,那也仅仅意味着在那时那刻那个场景下,他希望你跟他一起面对讨论而已,回过头来,日子要怎么过,他跟别人如何纠缠,通通不关你事,因为你替代不了他自己。
 
所以你要做的、你只能做的也不过是个旁观者,把你的想法表达清楚,仅此而已;更合理的做法是,在他倾诉的过程中让他一点点看清自己的内心,不加干涉地尊重他的选择。
 
欠的债要自己还,摔破的伤口也只能在自己身上愈合,作为“外人”把别人的问题还给别人,是对朋友自由意志的认可,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否则,“外人”也会变成里外不是人。你千辛万苦劝他分手、去找对方的恋人劝解,到头来对方没有按照你希望的那样去做,难堪的是你自己。有一句描述夫妻关系的俗语,“床头打架床尾和”,当两个人再度如胶似漆的时候,你就成了那个恶人,一方面你对他们之间的龃龉了解得最为透彻,另一方面你曾不遗余力“拆散”一对恋人,你一下子从好朋友成了他们恋爱的最大敌人。
 
别说你见了他们尴尬,他们很容易会自动疏远你,因为谁都没法忘记你曾恶狠狠地跟闺蜜一起痛斥人家恋人的不好。他们互相吐槽可以,那可以成为彩虹出现前必经的风雨,成为甜蜜生活的小调剂;你的吐槽不可以,那很容易成为他们争执时信手拈来的攻击武器,“XXX也说你不好”、“就怪你听了XXX的话”,你看,最后人家两口子之间没事了,因为你的出现,他们针对你形成了更紧密的结盟,要想恋爱顺利,得先躲着你。
 
这是因为“自己人”和“外人”的第二重区别,亲疏远近。
 
虽然把亲情、友情、爱情放在一起衡量有些不够人道,毕竟都是真挚的关系联结,何必刻意地比较?但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当各种关系纠缠在一起摆在眼前的时候,肯定有个高下立判的排序。
 
也不得不承认,爱情的联结紧密度大过于友情。因为那毕竟是每个人以找到终身的唯一伴侣为前提而建立的一种关系。婚恋关系之中,把两个人绑在一起的不仅是爱情,还有法律的认可、利益的联结、生活的交织和身体的亲密,这些是友情触及不了的部分。所以,大多数人会把婚恋关系放置在更高的位置之上,因为恋人的确是跟我们更为亲近的人。
 
关起门来,他们才是“自己人”,门外的我们再要好,都只能是个“外人”。
 
所以,一旦亲疏远近有了答案,我们便会明白,我们最好不要卷入对方更亲密的关系当中,没有权利也没有资格。我们再古道热肠也不能勉强当事人做什么选择,即便你心怀善意觉得是“为你好”,本质上也不过是在越界干预。
 
《奇葩说》曾谈到“为你好是不是扯”这个辩题,其实我想说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因为世间真的不存在绝对的“为你好”,那不过是主观意愿下的一种虚幻的假想。到底怎么才是为别人好,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让他用自由意志选择,我们祝福就好。
 
我想作为朋友,我们能做的也不过如此。

(责任编辑:卫天成 weitiancheng@wufa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