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选择自己热爱的,还是所谓有就业前景的专业?
毛线球问:选专业的时候很想选自己喜欢的学科,但是担心以后找不到工作,应不应该放弃自己爱好的专业,转而去选择更有就业前景的那些呢?
@刘佳玥Kelly 答毛线球:
我认识的同龄人里,有很多曾经或正在被这个问题困扰着。我们普遍有这样一种迷信:金融、计算机、理工这些是“有用”“好找工作”的专业,然而大多数人文学科则不被看好,被认为“没有前途”。首先我们要看清的一个事实就是,每个学科的存在都有它的意义,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所以当你觉得这门有用,那门没用的时候,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错的。你只是担心学了这个专业以后赚不了大钱罢了。
别骗自己了。就算选了你以为能赚大钱的专业,你也未必能如愿。经济、计算机、工商管理,它们看起来就业渠道多一些直接一些,多少人毕业了还不是只能到别人的公司打工,毕竟每年的毕业生成千上万,谁都想往高薪职位爬。当然,如果你家开银行开公司,那请当我什么都没说。所以,为了金钱而舍弃爱好的学科这种崇高的抉择,还是留着感动自己吧。
为了一个没有想象中那样光明的就业前景,放弃自己爱好的学科领域,值得吗?我个人觉得,不值得。
我考的是国外大学,申请步骤和国内有所区别,但是抉择专业的过程大同小异,所以在国内上学的盆友请你千万不要读到这里就关掉。我报考大学的时候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文学专业,另一个是化学。当时校长和老师都劝我选化学,因为那时我的理科成绩还不错,数学和化学都能考到A,能申请到不错的学校,毕业文凭会好看一些,而且他们觉得化学更有实用性,将来在相关领域找工作会比较沾光。我一边觉得他们讲的有道理,一边又不舍得放弃自己多年追求的文学专业,因为起初决定出国上大学,就是因为想读西方文学。于是我就作死同时准备两个专业的申请。但是强扭的瓜不甜,准备化学这边时我就虚了,因为除了课本里的东西,我完全不了解其他任何化学知识,更别提感兴趣的课题、关注的国际尖端项目等等。我搜集资料的时候就越来越害怕,如果这些是我要在将来四年唯一接触的东西,那会是多么痛苦多么恐怖的四年!一边强迫自己学讨厌的化学,又失去了学习文学的机会,简直不要更惨。退一万步讲,如果我活过了学化学的这四年,毕业了,并且找到了一份不错的相关工作,天哪,那我岂不是一辈子也摆脱不了化学了?所以如果你想要选一个自己不太感兴趣却觉得“有前景”的专业,并且以后再顺着它找工作的话,千万要想清楚啊!
一个喜欢的学科就像你的男神/女神,你为他/她做什么都愿意;一个你不感兴趣的学科则像一个硬撩你的屌丝,你打死也不愿意搭理。我高中的时候就是这种任性少女。英国文学课的书和材料,数量多又难懂,但我愿意不吃不睡地读、做笔记,考得越差我越有干劲;相反一碰到数学和化学我就犯拖延症,虽然它们复习起来简单多了,刷刷题背背知识点,但我是不到最后一刻就不会认真去看。如果后者这种被动又懈怠的态度跟着一个我不喜欢的专业和我进了大学,岂不是浪费了资源?当然不排除有的学霸能够不掺杂个人感情,对所有学科一视同仁的好。如果你是这样一个学霸,那请当我什么都没说。
很多人觉得,大学专业和未来职业对口,方便在工作里脱颖而出,这也未必。毕业之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对口的职业,而那些专业和职业不对口的人也不见得就是loser。有一年我去一所高中参加夏令营,这个学校的财务总监长得超级帅!他在和我们讨论选择大学专业时就现身说法,让我们猜他的专业。我们猜得五花八门,工商管理、经济、会计都说了,他还让我们往离谱的猜,我就猜了一个农业。结果他告诉我们他大学是学音乐的!其实我们会发现,工作上的东西,不一定非要在大学里学。计算机、会计这些随时想学去报个培训班不就好了。但是与志同道合的同学、满腹经纶的教授一起深入学习讨论你热爱的东西,这种机会才是难得的。我个人追求的是这样有效率的,能够锻炼思维模式的学习,而不是局限于知识或技能本身。
不管怎样,最重要的是审视自己对这门学科的热爱够不够扎实。高二时,我的英国文学成绩并不好,所以我特别害怕自己如果学不好的话爸妈就不让我考文学专业了。有一阵课上学《简·爱》,这么厚一本原文小说简直可怕。我读英语慢,但是读不完书就没法写论文和参与课堂讨论,所以吃饭、课间的时候我都捧着它读,每页夹三四张便利贴写的笔记,书里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划突出人物和主题的句子。除了读书,我还要读老师发的文学理论的解释材料,那些生涩的学术用语堆在一起对于高二的我实在太难了。三四十页纸我读到半夜两点,却不知道讲了些什么,那就再看一遍。费了这么大的劲,我的成绩依然渣渣,期末考试只考了个C。但我一点都没想过放弃,因为我想在大学学这个,就必须用自己的成绩向父母证明我可以走自己选择的这条路。现在我在美国的大学里,大一上学期我选了一门文学课,还作死选的诗歌,开始几节课什么都没听懂,父母委婉地劝我去修一些经济、计算机方面的课,但是我忍了忍又给了自己一个机会。第二学期我选了两门文学课,都拿了A,我才开始相信自己能够驾驭这个专业。
要避免的是把一时的心血来潮误认为长期的热情。昨天看了几套街拍就要学时装设计,今天看了两部韩剧就要学韩语,这种朝三暮四是对自己和关心自己的人不负责任。如果你内心坚定不移,有一定基础,有决心去努力杀出一条血路,那么我会对你说,加油,去吧。
这个回答送给和我一样为爱好领域挣扎纠结过的学子。但是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受教育的目的也是不同的。如果自己已经规划好了明确的专业和就业道路,那就直接向它前进吧!
别骗自己了。就算选了你以为能赚大钱的专业,你也未必能如愿。经济、计算机、工商管理,它们看起来就业渠道多一些直接一些,多少人毕业了还不是只能到别人的公司打工,毕竟每年的毕业生成千上万,谁都想往高薪职位爬。当然,如果你家开银行开公司,那请当我什么都没说。所以,为了金钱而舍弃爱好的学科这种崇高的抉择,还是留着感动自己吧。
为了一个没有想象中那样光明的就业前景,放弃自己爱好的学科领域,值得吗?我个人觉得,不值得。
我考的是国外大学,申请步骤和国内有所区别,但是抉择专业的过程大同小异,所以在国内上学的盆友请你千万不要读到这里就关掉。我报考大学的时候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文学专业,另一个是化学。当时校长和老师都劝我选化学,因为那时我的理科成绩还不错,数学和化学都能考到A,能申请到不错的学校,毕业文凭会好看一些,而且他们觉得化学更有实用性,将来在相关领域找工作会比较沾光。我一边觉得他们讲的有道理,一边又不舍得放弃自己多年追求的文学专业,因为起初决定出国上大学,就是因为想读西方文学。于是我就作死同时准备两个专业的申请。但是强扭的瓜不甜,准备化学这边时我就虚了,因为除了课本里的东西,我完全不了解其他任何化学知识,更别提感兴趣的课题、关注的国际尖端项目等等。我搜集资料的时候就越来越害怕,如果这些是我要在将来四年唯一接触的东西,那会是多么痛苦多么恐怖的四年!一边强迫自己学讨厌的化学,又失去了学习文学的机会,简直不要更惨。退一万步讲,如果我活过了学化学的这四年,毕业了,并且找到了一份不错的相关工作,天哪,那我岂不是一辈子也摆脱不了化学了?所以如果你想要选一个自己不太感兴趣却觉得“有前景”的专业,并且以后再顺着它找工作的话,千万要想清楚啊!
一个喜欢的学科就像你的男神/女神,你为他/她做什么都愿意;一个你不感兴趣的学科则像一个硬撩你的屌丝,你打死也不愿意搭理。我高中的时候就是这种任性少女。英国文学课的书和材料,数量多又难懂,但我愿意不吃不睡地读、做笔记,考得越差我越有干劲;相反一碰到数学和化学我就犯拖延症,虽然它们复习起来简单多了,刷刷题背背知识点,但我是不到最后一刻就不会认真去看。如果后者这种被动又懈怠的态度跟着一个我不喜欢的专业和我进了大学,岂不是浪费了资源?当然不排除有的学霸能够不掺杂个人感情,对所有学科一视同仁的好。如果你是这样一个学霸,那请当我什么都没说。
很多人觉得,大学专业和未来职业对口,方便在工作里脱颖而出,这也未必。毕业之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对口的职业,而那些专业和职业不对口的人也不见得就是loser。有一年我去一所高中参加夏令营,这个学校的财务总监长得超级帅!他在和我们讨论选择大学专业时就现身说法,让我们猜他的专业。我们猜得五花八门,工商管理、经济、会计都说了,他还让我们往离谱的猜,我就猜了一个农业。结果他告诉我们他大学是学音乐的!其实我们会发现,工作上的东西,不一定非要在大学里学。计算机、会计这些随时想学去报个培训班不就好了。但是与志同道合的同学、满腹经纶的教授一起深入学习讨论你热爱的东西,这种机会才是难得的。我个人追求的是这样有效率的,能够锻炼思维模式的学习,而不是局限于知识或技能本身。
不管怎样,最重要的是审视自己对这门学科的热爱够不够扎实。高二时,我的英国文学成绩并不好,所以我特别害怕自己如果学不好的话爸妈就不让我考文学专业了。有一阵课上学《简·爱》,这么厚一本原文小说简直可怕。我读英语慢,但是读不完书就没法写论文和参与课堂讨论,所以吃饭、课间的时候我都捧着它读,每页夹三四张便利贴写的笔记,书里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划突出人物和主题的句子。除了读书,我还要读老师发的文学理论的解释材料,那些生涩的学术用语堆在一起对于高二的我实在太难了。三四十页纸我读到半夜两点,却不知道讲了些什么,那就再看一遍。费了这么大的劲,我的成绩依然渣渣,期末考试只考了个C。但我一点都没想过放弃,因为我想在大学学这个,就必须用自己的成绩向父母证明我可以走自己选择的这条路。现在我在美国的大学里,大一上学期我选了一门文学课,还作死选的诗歌,开始几节课什么都没听懂,父母委婉地劝我去修一些经济、计算机方面的课,但是我忍了忍又给了自己一个机会。第二学期我选了两门文学课,都拿了A,我才开始相信自己能够驾驭这个专业。
要避免的是把一时的心血来潮误认为长期的热情。昨天看了几套街拍就要学时装设计,今天看了两部韩剧就要学韩语,这种朝三暮四是对自己和关心自己的人不负责任。如果你内心坚定不移,有一定基础,有决心去努力杀出一条血路,那么我会对你说,加油,去吧。
这个回答送给和我一样为爱好领域挣扎纠结过的学子。但是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受教育的目的也是不同的。如果自己已经规划好了明确的专业和就业道路,那就直接向它前进吧!
(责任编辑:黄点点 tingting@wufa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