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父母有外遇怎么办?

萌蜘蛛问:无意中发现父亲有外遇,一下子接受不了这样的事,更焦虑的是不知道我该劝父亲在家庭和第三者之间做出选择,或是和父亲一起瞒着母亲,还是装作不知道?

王育臣答萌蜘蛛:

家里第一次买车我五岁,车是红的,长得很像害虫,什么品牌早就不记得了。第一次上这辆车的时候爸爸叮嘱我系安全带,当时爸爸的威信对我来说极高,之后我有非常良好的系安全带的习惯,而我记得爸爸在驾驶座系着安全带的样子,我可以肯定他是非常不喜欢安全带的,轻微的耸动逃不过小朋友的眼睛。
 
我当时想不通他不喜欢系安全带的原因,因为安全带给我尚未发育的身子骨带来的是安全感和规则力度,我不知道对于成年男性的庞大身躯而言是一种为了“安全”而“不得不”的束缚。我成年后开始发现,系安全带真的很不舒服,逐渐地也开始没有人叮嘱,安全带变成了依着心情来的东西,想到了再把自己套住。
 
父母的婚姻是一张纸,生活方式是他们作为成年人的选择,有些家庭是尽可能地在纸上找沟通,有些家庭则是在纸上各自为非作歹,以大量的省略相安;当沟通彻底无效,或是省略直接省略掉情感,那各自为营就成了结果。
 
这个时候大多数未被淘汰的“稳定家庭”种子选手里,沟通和省略往往并存。安全带偷偷告诉我:沟通是叮嘱,省略是自觉。
 
作为婚姻里的产物,我们慢慢地随着价值观树立成了父母婚姻中最清晰的第三方视角。一方省略,一方沟通;当沟通一方与你建立关键问题的“解决关系”,需要你对另一方省略,反之亦然——这因为归根结底,爸爸和妈妈,是两个不同的人。
 
我曾把“有没有撞见过父母外遇?”和“有没有撞见过父母羞羞?”摆上过朋友聚餐时的台面,发现朋友大多都有儿童时期的尴尬与敏感的不适感,这个不适感来自于妈妈某天带你见的某个叔叔,或爸爸车上的某个姐姐。
 
“爸爸/妈妈,你还想和妈妈/爸爸一起生活吗?”当这个潜台词抛出,当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问题就来了,你要开始一方沟通,一方省略。当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没问题了,祝爸妈各自踏上幸福生活。
 
如果你是个爸妈眼中尚未获得发言权的孩子,请你务必自由发言,在这之前,先不要去做打小报告的人,这样绝对不是你以为的好孩子,充其量是个被安全带勒死的娃娃。归根结底,你是一个让两个成年人更理智地应对“自己”的第三方视角兼稳定器,首先稳定住自己。
 
父母离婚后,一次我去坐爸爸的车,我对他说:“系好安全带。”之后他的孩子出生了,他的第二段婚姻稳定至极,再无脱轨。

(责任编辑:阿芙拉 afra@wufa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