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丽娜·朱莉是中国女性学习的榜样吗?
皮特先生问:“史密斯夫妇”离婚了,关于安吉丽娜·朱莉的各种消息也扑面而来,那么想问,这样的安吉丽娜·朱莉是中国女性学习的榜样吗?
汤店长答皮特先生:
这些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发现娱乐圈里闹婚变的越来越多了,不久前就有王宝强马蓉和张纪中樊馨蔓两对,离异的原因大同小异,都是第三者插足,相较起来,朱莉与皮特的离婚理由——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放在其中,可谓一股清流。
国人对女人生命的完结,有种独特的时代意义的解析,结婚是一个“完”字,意味着你从此不是你自己,是丈夫的妻子,是儿子的母亲,是公婆的儿媳,什么人都是,唯独不是你自己。张爱玲说,举办婚礼,新娘穿着白色礼服举行仪式,就相当于电影字幕上了一个“完”字。作为女人这个单独的个体在婚礼上已经死了,所以她才要那么大费周章,想在仪式上用尽一切华美的装饰,就是为了纪念这生而为“人”、为“女”的最后一天。
一个90后男性朋友告诉我,他最近每次试图跟同年龄段的女生谈恋爱,对方都一剑直指婚姻问题,你是光想谈着玩还是想要结婚?约会两三次之后,女方就希望男方迅速树立阶段目标,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那我们不结婚还在浪费什么时间?你是想耽误我的青春吗?还是想找人消遣消遣?如果你真的爱我,为什么不能确定一个差不多的结婚日期,先让双方父母见上一面,再去挑挑附近的新楼盘?家里房子装修了吗?戒指准备好了没?
你是认真的吗?
这个问题带着质问和坚决,容不得男孩子不正视,但正视的结果往往是,男孩子发现他还没准备好。姑娘们迅速想要一个人生的结局,她们可不想成为剩女,在寻找爱情中逐渐迷失,离那个幸福的“完”字越来越远。
要早点结婚,早点生小孩,这样你爸妈还带得动,早点再生个二胎,这样一个孩子随一家姓,了了我爸妈的心愿,在这样的人生轨迹中,离婚,当然是一个连想都不能想的惨败结局。
不过新一代妇女,显然对幸福有种信手拈来的自信,只要在周末早上,带上儿子和老公,在一家算得上精致浪漫的餐厅里,拍上几张美美的自拍照,修饰一番晒在朋友圈,已经是无可指摘的幸福。
至于安吉丽娜·朱莉那种看上去随时都在阵痛的人生,她们一定满怀祈祷:这辈子都不要碰到。
没有人想要去探寻生活的意义,也没有人想要去要求更多,毕竟,女孩们都在抢着做一件看上去很有逻辑的事:在正确的年龄做正确的事情。
我不是说安吉丽娜·朱莉的人生有多么伟大,或者多么完美,我只是有点羡慕,这个女人有那么多次试错的机会,可以20出头就结个莫名其妙的婚,也可以30岁说自己其实很喜欢女人,更可以在40岁离婚。
少年时候读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很不理解。爱情价更高我懂,化蝶的梁祝,抱柱而死的尾生,《孔雀东南飞》里那对苦命的小夫妻,更不用说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将爱情放在了生命之上。“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这是对爱情的极致表达。
可是自由是什么,怎能凌驾于爱情之上?这和我们从小习得的思想意识相悖。随着我长大成人,发现有这种困惑的,不只是当时的我,甚至有很多同龄人、长辈,都将爱情当成了逃避自由的理由。不管生活多么不如意,只要对自己说,爱还在,而且确实在某个时候,内心里感受到了那个“爱”的存在,就可以将自己的困囿视若无物,把自己拴起来,留在不得自由的地方。
朱莉的表现却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世人,她将“自由”看得比什么都重,她领养小孩,切掉乳腺和卵巢,她离婚结婚,三进三出,随性洒脱,从不瞻前顾后,因为她既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也有宏大的精神世界,这两者,就像一双翅膀,让她能够自由飞翔。
相形之下,那些为安妮斯顿拍手叫好的人才是可笑——他们想象安妮斯顿正在边嚼着薯片边刷twitter看最新爆料偷着乐,事实上,安妮斯顿也是靠着自己的实力,获得了不和已经不爱自己的男人捆绑在一起的自由,否则如同与一个已经死去的人在一起,又有何幸福可言?皮特也不算倒霉,他获得不再和一个看不上他的活法的女人共同生活的自由,可以在保持自己生活方式的同时不影响几个孩子,这岂不是皆大欢喜?他们三个都解脱了,你们幸灾乐祸个什么劲儿呢?
庄子的《逍遥游》里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这种巨大的鲲鹏,一有动作就动静非凡,像极了现在被放在聚光灯下的明星,一有风吹草动,就被全员聚焦。
我们寻常人是多么渺小的“蜩”与“学鸠”,不明事理的“蜩”与“学鸠”笑说,你看我们船小好调头,来去都很轻便,鲲鹏却不行,这是多么不幸啊!可是你笑人家不能像你们一样随遇而安,人家可没笑你们从未目睹过天地之辽远。
朱莉从某种意义上,给中国的女性上了一课,但要做出改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人对女人生命的完结,有种独特的时代意义的解析,结婚是一个“完”字,意味着你从此不是你自己,是丈夫的妻子,是儿子的母亲,是公婆的儿媳,什么人都是,唯独不是你自己。张爱玲说,举办婚礼,新娘穿着白色礼服举行仪式,就相当于电影字幕上了一个“完”字。作为女人这个单独的个体在婚礼上已经死了,所以她才要那么大费周章,想在仪式上用尽一切华美的装饰,就是为了纪念这生而为“人”、为“女”的最后一天。
一个90后男性朋友告诉我,他最近每次试图跟同年龄段的女生谈恋爱,对方都一剑直指婚姻问题,你是光想谈着玩还是想要结婚?约会两三次之后,女方就希望男方迅速树立阶段目标,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那我们不结婚还在浪费什么时间?你是想耽误我的青春吗?还是想找人消遣消遣?如果你真的爱我,为什么不能确定一个差不多的结婚日期,先让双方父母见上一面,再去挑挑附近的新楼盘?家里房子装修了吗?戒指准备好了没?
你是认真的吗?
这个问题带着质问和坚决,容不得男孩子不正视,但正视的结果往往是,男孩子发现他还没准备好。姑娘们迅速想要一个人生的结局,她们可不想成为剩女,在寻找爱情中逐渐迷失,离那个幸福的“完”字越来越远。
要早点结婚,早点生小孩,这样你爸妈还带得动,早点再生个二胎,这样一个孩子随一家姓,了了我爸妈的心愿,在这样的人生轨迹中,离婚,当然是一个连想都不能想的惨败结局。
不过新一代妇女,显然对幸福有种信手拈来的自信,只要在周末早上,带上儿子和老公,在一家算得上精致浪漫的餐厅里,拍上几张美美的自拍照,修饰一番晒在朋友圈,已经是无可指摘的幸福。
至于安吉丽娜·朱莉那种看上去随时都在阵痛的人生,她们一定满怀祈祷:这辈子都不要碰到。
没有人想要去探寻生活的意义,也没有人想要去要求更多,毕竟,女孩们都在抢着做一件看上去很有逻辑的事:在正确的年龄做正确的事情。
我不是说安吉丽娜·朱莉的人生有多么伟大,或者多么完美,我只是有点羡慕,这个女人有那么多次试错的机会,可以20出头就结个莫名其妙的婚,也可以30岁说自己其实很喜欢女人,更可以在40岁离婚。
少年时候读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很不理解。爱情价更高我懂,化蝶的梁祝,抱柱而死的尾生,《孔雀东南飞》里那对苦命的小夫妻,更不用说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将爱情放在了生命之上。“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这是对爱情的极致表达。
可是自由是什么,怎能凌驾于爱情之上?这和我们从小习得的思想意识相悖。随着我长大成人,发现有这种困惑的,不只是当时的我,甚至有很多同龄人、长辈,都将爱情当成了逃避自由的理由。不管生活多么不如意,只要对自己说,爱还在,而且确实在某个时候,内心里感受到了那个“爱”的存在,就可以将自己的困囿视若无物,把自己拴起来,留在不得自由的地方。
朱莉的表现却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世人,她将“自由”看得比什么都重,她领养小孩,切掉乳腺和卵巢,她离婚结婚,三进三出,随性洒脱,从不瞻前顾后,因为她既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也有宏大的精神世界,这两者,就像一双翅膀,让她能够自由飞翔。
相形之下,那些为安妮斯顿拍手叫好的人才是可笑——他们想象安妮斯顿正在边嚼着薯片边刷twitter看最新爆料偷着乐,事实上,安妮斯顿也是靠着自己的实力,获得了不和已经不爱自己的男人捆绑在一起的自由,否则如同与一个已经死去的人在一起,又有何幸福可言?皮特也不算倒霉,他获得不再和一个看不上他的活法的女人共同生活的自由,可以在保持自己生活方式的同时不影响几个孩子,这岂不是皆大欢喜?他们三个都解脱了,你们幸灾乐祸个什么劲儿呢?
庄子的《逍遥游》里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这种巨大的鲲鹏,一有动作就动静非凡,像极了现在被放在聚光灯下的明星,一有风吹草动,就被全员聚焦。
我们寻常人是多么渺小的“蜩”与“学鸠”,不明事理的“蜩”与“学鸠”笑说,你看我们船小好调头,来去都很轻便,鲲鹏却不行,这是多么不幸啊!可是你笑人家不能像你们一样随遇而安,人家可没笑你们从未目睹过天地之辽远。
朱莉从某种意义上,给中国的女性上了一课,但要做出改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小影 zhuxiaoying@wufu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