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那些很low的朋友圈?

马勒问:为什么总是有人会去转发分享那些很low的朋友圈?

@吴清缘很忧郁 答马勒:

你们的朋友圈里一定有这样的人。
 
他们的朋友圈充斥着80万人在疯传、第五秒我就流泪了、看到就赚到的赚钱秘方、不转不是中国人、白岩松说的十句话……
 
也就在这时候,你内心难免会涌出优越感,觉得自己特别聪明,逼格特别高。然而问题是,朋友圈的逼格与他们的财富和地位是不对等的,那些你觉得他们的朋友圈Low到爆的人,往往有着更体面的工作,拿着比你高得多的薪水。
 
人的心态往往会在这时候失衡。我曾见过这样一条戾气十足的提问:
 
为什么一些很有社会地位的人、睿智的中年人也会转发一些明显骗傻瓜的文章呢?
 
有些说法非常有趣,大意是说这些中年人中的绝大多数都不过是抓住了历史的进程,才得以修成正果。中国的八九十年代风起云涌,抓住了机遇和风口,傻逼也能飞,然而他们的姿势水平仍旧低得可怜,朋友圈里尽是无比low逼的分享和转发。
 
这样的观点难免就傲慢了,或者说,是一种严重的低估。
 
首先,如今我们评价上一代所遇到的风险和机遇时总给人一种马后炮般的画风,好像如果自己穿越回去,在不知道未来的情况下,只凭借着自己的智识,那些个机遇都能轻易抓牢,但问题是,为什么那个年代最终混出名堂的,就只有那么少数几个人。简单地将上一代人抓住机遇的事实归咎于运气而非大胆精明的决策判断,并得出一个生不逢时的结论,难免是一种非理性的傲慢,毕竟,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看历史的行程,但是也要考虑一下个人的奋斗。
 
其次,我不相信常年在险恶江湖里混迹的中年成功人士,会如上述说法那样不堪入目。我们观看别人经历的时候总是善于简化问题,好像那个年代的成功真的简单得仿佛俯拾即来,然而你并不知道他们经历过多少人情世故、笑里藏刀。穿过腥风血雨、踏过尸山血海向你走来的成功人士,真要掰开揉碎告诉你点人生经验,分分钟教你做人。
 
而你对他们的鄙视,仅仅是因为他们朋友圈发的Low。
 
我一直觉得,智商是有维度的。
 
你的聪明胜在读书和电影,而他的聪明赢在了情商和饭局。所以你的朋友圈逼格特别高,然而这并没什么卵用,他能在酒局上左右逢源,分分钟搞定客户和老板,而这本事,你就永远学不会。
 
事实上这并不糟糕,你精神富足,他事业有成,两不相侵。真正糟糕的是优越感,而这恰恰是社交的致命伤。你的朋友今天晒车,明天晒表,令人讨厌;而你借着朋友圈的逼格以此自负,也很闹心。
 
更关键的是,你以为自己实现了逼格碾压,但除非你在对方的朋友圈下面留言吐槽,否则他是不会知道的,而你所有的优越感,就都变成了你一个人的自娱自high。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个物理学教授未必不会轻信漏洞百出的历史谣言,而一个历史学家也可能会相信wifi有害身体健康,你看到了他们的朋友圈,然后轻易得出一个一众皆low逼结论,这是不科学的。每个人的技能树都生长得不太一样,不过是你的技能树使得你能发布更高逼格的朋友圈,你可以因此愉悦自己,但最好不要成为歧视别人的理由。
 
要知道,这个世界有趣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有趣的人,都有趣在了朋友圈嘛。

(责任编辑:卫天成 weitiancheng@wufazhu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