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如何应对七大姑八大姨放大招?

春节假期雾霾将不再是事儿,让人糟心的是各路亲戚朋友的“悉心”问候。七大姑八大姨对挖掘隐私的问题永远秉承着”工匠精神“,逼不出答案不会罢休。可你既不想回答又不能冷场,这就有点尴尬了。怎么办?有没有不着痕迹地绕开对方的提问,不用直接回答又能聊得开心的办法呢?

方法1:转移角度


很多人觉得,不想回答问题转移话题就行了。诚然,如果大家都不带脑子聊天,这招确实管用。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别人的兴趣正在这这话题上,你硬生生地转到别的地方,难道他们看不出来吗?就像是人家过生日吹蜡烛,你当着大家的面把蛋糕拿走了,然后说“看,灰机!”,这不当人傻么?


所以,当你不想回答问题的时候,转移注意力这个原则是对的,但是真正好用的招术,不是生硬地转移话题,而是把这个话题的重点,从你自己身上转移到对方身上。也就是说,转移的不是话题,而是在打开这个话题的角度。这不是说你要直接反问回去,而是以一种尊重的态度,把对方当成说话里的主角。


马上过年回家,长辈们放大招排名第一的问题永远是:有对象没有啊?什么时候结婚呐?这种个人感情的问题,确实没人愿意正面回答,可是人家是长辈,又不能让她下不来台。怎么办呢?你可以接过这个话题,换一个角度来聊,把她当成主角。

比如你可以这么说:“诶,阿姨我正想问呢,现在搞对象难啊,净是些不靠谱的人,听说您家孩子小两口挺好,他们是怎么处的啊?”或者如果人家孩子还没对象,你可以说:“唉,我们现在年轻人搞对象都是稀里糊涂的,特别羡慕老一辈像您跟叔叔这样的,我正想问您有什么诀窍呢。”


接下来啊,不管她是介绍成功经验,还是跟你絮叨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反正都是聊他们家的事儿,你听着就好了,她唠高兴了你也没吃亏。


你要明白这么一个道理:人家问你这个问题,要么是自己家情况还不错所以有底气,到你这儿显摆显摆;要么是自己心里有疙瘩所以特别关心这一块,总想找人倒倒苦水。


不管是哪种情况,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并不一定真的就是刨根问底想打听你的隐私(谁那么关心你啊?),而是想找个话题拉近关系,顺便舒缓一下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你要自觉地把自己当成配角,把对方当主角,人家聊高兴了,你也不会尴尬。这就是换角度不换话题的好处。


如果说,你已经想尽办法转换角度了对方就是不“上套”,还是不依不饶地追问你的隐私,那怎么办呢?别急,还有第二招。

 

方法2:提升层次

 

什么叫提升层次呢?其实隐私这个问题,越小越难说,越大越好说。你把个人的问题往高层次上引,自然就实现了回避的效果。比如对方问你:“一个月挣多少钱啊?”这是隐私不太好说。可是说实在的,真这么不懂事儿能问出这个问题的,肯定不是业内人事,人家不一定是好奇你的隐私,很可能只是想了解你所在的行业是怎么回事。所以你完全可以把这个问题从隐私提升成为科普。


具体来说,如果你是体制外就业,比如开公司或者在私企上班,可以这么说:“嗐,一听您就对我们这行不太了解,我跟你说啊我们的收入其实特别弹性而且多元,哪个月跟哪个月都不一行,我这人心大也没怎么仔细算过,但是大概的行情标准我是知道的,是这么这么这么回事……”甚至你还可以再谈谈行业前景经济大势特朗普上台英国脱离欧盟对中国未来走向的影响什么的。这样一来,既没驳人家面子,聊得也挺好,隐私问题也给绕过去了。


如果你是体制内就业,比如公务员、教师,版本稍微有点不同,你可以这么说:“嗐,我们都是拿死工资,全国同级别的都一个样儿,工资条我都懒得看,至于什么福利啦外快啦七七八八也算不清楚,现在管得严这些也是越来越少。”然后你就可以转去聊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区别,中央八项规定什么的了,这个境界一提升,你个人的隐私自然也就不是重点了。


如果以上两步都做到位了,对方还是不知趣,估计有些比较耿直的朋友就准备翻脸了,但翻脸之前可以再给对方最后一次机会:利用追问原因让对方知难而退。


方法3:追问原因


如果你已经试过转移角度和提高层次了,对方还是一根筋地问:“那你到底挣多少呢?你到底为什么还不结婚呢?”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反客为主,问一个釜底抽薪的问题:“诶,我很好奇啊,为什么你会这么在意这个问题呢?能不能跟我讲讲?”甚至还可以贱贱地假装惊讶地问他:“啊?你有朋友是税务局的吗?你有朋友是婚介所的吗?如果不是,你为什么这么在意我的收入和个人情感善呢?我们不是来聊天的吗?突然开始查户口底是为什么呢?”


这种反问,在语气上可以尽量礼貌,但是杀伤力一点都不会打折扣。因为既然是对方先开口问你,他就有义务解释为什么会这样问。而一旦他开始解释为什么他这么无聊,就轮到对方不好受了。他脸皮再厚,也不至于腆着脸说“我就是想揭一下你的底,八卦一下你的隐私”吧?对方顶多说一句“聊天嘛,就是随便问问”,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接过话头一句话堵死他——哦随便问问呐,那我就当没听见咯。话赶话到这个份上,再无聊的人也不会好意思继续追问了。


过年回家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七大姑八大姨的“盘问”也并非出于恶意,不过是在用她们的方式找谈资罢了。掌握了这三个话术小技巧,就可以于无形中化解让人尴尬的场面,继续欢乐祥和的气氛。

责任编辑:黄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