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前行需要与过去和解吗?

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中,面对侄子的质问,男主角噙着泪凝重地答道:“I can not beat it(我走不出来)!”有人说,只有与过去和解,才会有新开始。所以,真的需要“与过去和解”?

不需要与过去和解,为什么要“与过去和解”?除非我死了,或者快死了。
 
人既不是神,也不是圣人,又很脆弱。
 
有时候,不是人不够坚强,连这个坎儿都过不去;而是这次就是钻牛角尖,就是小心眼了,这个坎儿就是过不去,一辈子都过不去了。无常生活所带来的非尽如人意的经历,不是所有的都值得被称作“生活的馈赠”,只有最后以喜剧收尾的才能配得上这美名。而其他的那些,无论过去多久,只要一想起来就像一张巨大而沉重的网捆得人生出透不过气的苦痛,甚至不敢想的痛苦,都是人与过去无法调和的矛盾。既然如此痛苦,甚至连面对的勇气都没有,谈何和解?
 
那是像感冒一样的痛苦,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但是一直都在。无从警惕,也无法根治。
 
演员岳云鹏在节目中回忆自己成名前所经历的事情,竟然不自觉地哭了起来。15岁时的他,做服务员,啤酒写错了,包三包五写错了。客人就不愿意了,他说打折,不行,骂他,各种侮辱他。打五折,不行,继续侮辱他;最后免单,352块钱他掏了。他在节目中说道:“六块钱两瓶啤酒,六块钱,各种侮辱我。我恨他,我特别恨他,到现在我也恨他,凭什么。我都给你道歉了,我什么好听的话都说了,你还这样。”他甚至都不敢把这个桥段写进自己的相声里,因为他不敢想,根本不想回忆这段。
 
难道不是吗?只有肤浅的痛苦才能和解,真的痛苦一直在。
 
除了因为痛苦而无法和解。不和解,还因为痛苦即存在感。
 
正如《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的男主角那样,因为自己的疏忽失去了三个可爱的孩子。孩子的死去,妻子的离开,原本幸福生活的终结让男主角变成了一座空城。一方面,男主角沉浸在过去的痛苦记忆中无法自拔;另一方面,在当下的生活里他失去了自我存在感。而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最易得的方式就是从过去的痛苦中寻找存在感。正如廖一梅在《恋爱的犀牛》里所言:“人失去存在感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候,会非常的恐慌,会用一切的办法来确定这个存在感,甚至用痛苦。”当过去巨大阴影无法摆脱的时候,不妨就带着阴影前行吧。
 
更何况,“与过去和解”本身就是伪命题。不管与过去和解不和解,过去都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与过去和解”并不代表就能开始新生活,不“与过去和解”也不代表就不能开始新生活。
 
生活就是一个长镜头,有什么就是什么,既然不能在其中加加减减,能做的无非就是承认自己与过去的无法调和。与其和解,不如承认。承认过去是痛苦的且无法面对,也承认自己是脆弱。毕竟,没有什么比承认更需要勇气和胆量的了。
 
如果生活是一场战争,生活的强者从来都不需要世界和平,而是承认战争是永恒。正如一部电影中余虹所说的:“战争中你流尽鲜血,和平里你寸步难行。”活着本身就是从一个泥潭到另一个泥潭的过程,与其从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来,不如在哪儿跌倒就在哪里躺一会儿。说不定,一辈子就可以这么过去了。
 
最后,由衷地觉得,这世上大抵产生“与过去和解”的念头都是因为“与过去无法和解”,过去的无法调和就是绳上的一个死结,拼了命使劲在那儿解半天,也没办法;直到某一天,绳子断了。这“啪”的一声,才算是真的和解。

责任编辑:阿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