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回到乡下继续当乡下女孩怎么办?

来上海工作三年了,还是很难适应,感觉自己更想回到老家,我喜欢田园,喜欢自然,突然很想回到老家,继续当我的乡下女孩,这是对的吗?

我想起年少时候,在某本杂志上无意间看到的一个故事,主题大概是,我奋斗了十八年才能坐下来和你一起喝咖啡。说的主人公努力很多年,终于在城市有了一个立足之地。这其中难免心酸,但是也令人佩服。

 

可是画风一转,很多年之后,我有看到了另一个类似的故事,主题大概是,我奋斗了十八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说的是另一个主人公,在读书奋斗之后走入社会,发现生活并没有好起来,甚至反而更加残酷。

 

也就是说,这个世道里,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法则,从来没有消失过。

 

再来是我身边的一个故事。

 

大概前些年,我家乡市里的一个高考状元,在大学毕业之后回到家乡,承包了一片农田,种植土豆。生意做得很成功,他种植的土豆几乎承包了市里大部分饭店的需求,甚至开始延伸出来了其他相关的副产品加工线。

 

这个男生出身农家,祖辈父辈就是种土豆为生的。所以后来他考上大学时,家里人盼着他能够有一份体面的白领工作,这样可以光耀门楣。可是他这个选择,几乎就被当地人认为,等同于又走入了家族的恶性轮回中,始终没有办法摆脱这个土豆之家的魔咒。

 

可是就理性价值观而言,这个男生早就摆脱了这个“土豆魔咒”。这种表面上类似于父辈的务农方式,其实本质上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是在用自己的知识技能立足于这片土地上。

 

这个小故事我一直收藏在心里,遇上自己特别在意的,亲人里有悟性的小朋友,向我询问关于读书的意义的时候,我才愿意慢慢地把这个故事说出来。

 

这个讲述的过程,其实也是我在不断自我梳理的过程——读书不仅仅只是一种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学习系统的汇总——系统会形成处世哲学,哲学教会你,如何透过这世间的种种表象,去靠近背后的本质问题。

 

也就是说 ,当年那些高中课堂里政治课堂上需要死记硬背的关键句,在我后来的日渐成熟过程中,如同雨露甘霖一般,在日复一日中滋润浸透进入我的身体,我的头脑,成为了我价值观体系中的重要指引。

 

再来是我自己的小故事。

 

每一年的夏天,我都喜欢吃两道青菜,番薯叶和南瓜苗。这两样在大城里的餐馆不多见,所以每一次我遇上有这道菜的餐厅,我就会经常去光顾。

 

有天来了许久不见的同学,我习惯性带他去了日常里喜欢去的餐厅,习惯性点了番薯叶。我还叮嘱厨师挑叶尖嫩透的炒,记得加蒜。

 

同学的表情很诡异,继而脱口而出:这个菜在我们老家是用来喂猪喂鸡的。

 

我点头:我知道,而且我在老家也从小吃到大,有时候也会吃吐了。

 

他问:那你为何还要点?

 

我答复:我许久不回家乡了,想要尝尝而已。

 

他不再说话。

 

那顿饭吃得很不舒服,老同学一直希望我快一点把那道番薯苗吃完,让服务员把盘子撤了下去,好不被隔壁桌的其他人看见。

 

这件事情给我的触动蛮大的。不是因为虚荣心、玻璃心这些话题的探讨,而是在于一场再简单不过的饭局里,差点就要上升到关于“何为良好生活”的话题探讨。前提是,如果我愿意打开这场对话的话。

 

可是我没有。那顿饭就那样结束了,我也会叮嘱自己,下一次跟自己不是很熟悉的朋友聚餐,不要太把自己认为很珍贵,很喜欢的东西拿出来分享——因为你不知道会不会是汝之蜜糖,而彼之砒霜。

 

当然了,一顿饭而已,并没有必要上升到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地步。我只是借用一下,想要来挖掘更深的一层——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之大,是因为“我”总是想用一千种方法,证明自己现在的生活是最好的。

 

可是我们从来都忘了,每当生活陷入疲惫境地的时候,我们依旧需要去到对方的那个境地里去看看。如同城里人喜欢偶尔回乡间吃一碗粗茶淡饭,乡下人想要去往城市里感受一下车水马龙。

 

以及,重要的是,我们还清醒地意识到,这番生活在别处只是一个短暂过渡。我们终究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我们要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于是我们体验过了,我们得到了想要的感受与思绪,我们就要回归本来的面貌了。

 

这是我理解的,关于自我回归。

 

这一场回归,有可能是短暂的一段旅程,比如暂时切换一种角色去体验。也有可能是一段漫长的跋山涉水——你在一种境地里生活了很多年,甚至大半生,才发现那里根本不是你本源的自己。于是你想要出逃,这一路的挣扎跟坚持,也是一个回归自我的过程。

 

就我自己而言,每一段时间用于倚赖的思绪指导也是不同的。有一阵子我很推崇尼采的那一句: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他就能够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好友问我,如何理解?

 

我的解释是:展开的画面想象,是你觉得未来可期,那片海洋在那里,所以当下的种种忍耐都情有可原,以及你愿意承受——毕竟人类是靠期待与愿望驱动存活下去的。

 

好友再问:那如果有一类人,从来不知道为什么而活,或者没有意识去设想未来的生活愿景,那又该如何安放?

 

我答复:既然不去想明天,那么停留在此处就是最优化的选择。毕竟很少有人会回过头去想,自己一步步走到今天,其实是经历了很多艰难跟庆幸的。

 

我从前也有提到过另一个生活法则参考——到水草丰茂的地方去。

 

所谓水草丰茂的地方,在我的理解里,就是每个阶段喂养你自己的欲望跟能力达成平衡的状态。这是一场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你自己去体验的迁徙运动——山珍海味以后知道一碗小米粥的珍贵,才是个体的自我回归。

 

这世间唯是不可衡量的,就是你所期待的那个天堂,可能就是别人曾经的受难场。就如同很多人生中的课题,婚姻这场围墙里,有人拼了命想要出逃,而有人拼了命想要进去。

 

我甚至会带着一种悲悯去设想人类的种种抉择——不过是从自己的厌倦之地,去到彼处另一部分人的厌倦之地。我们被一个人丢弃,而后被另一个人捡起;我们一路也丢弃着一些人,再去寻找另一拨曾经被抛弃之人。

 

新鲜感也好,兴趣使然也罢,这些令人心动的词语,并非是一个恒定的能量。它们只有处于流动中,才能被不同的主人遇上。它们更是精灵,会挑选那些愿意接受人生变幻无常的人群——因为在这类人的认可里,它们的出现会显得更为珍贵,难得,以及需要珍惜。

 

有人出逃是为生活,城镇化的进程就是最好的代名词。有人出逃是为补偿过往,诸如功成名就之人归隐山林。有人出逃是为疗伤,那些在一场情感关系中伤痕累累的人,最好的被拯救之道不仅仅是时间,更是遇见下一个对的人。

 

在我的清醒世界里,我的建议是:对自己的人生而言,别人叫你应当清心寡欲,适可而止,或者不管不顾,疯狂一场,这些都不要去听。在你的节奏中,去投入其中,探寻自己的天花板在哪一层,也知晓自己无法承受的底线在何处。

 

这一场所谓的空间圈地运动之后,再去建立自己的王国。至于在其中你要平凡一生,或是想要绚烂一时,甚至可以用来说一辈子的辉煌,这份自我抉择,得是在尝过酸甜苦辣咸之后,寻一味自己所爱,所能,所乐,才是真的归来一场。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仅仅喜欢“甜”这一味生活的。年少时候喜欢甜饮,而后爱上喝茶,便是这样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欲望是发自本意的。所以也只有本心才能做出对的那一个选择。

 

我想起“ 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在她的《只是孩子》里说起自己年少时候,“诚然我很渴望成为艺术家,却无法证明我有那个潜质。”以及,她还说,我倒不怕天降大任会让我吃苦,而是更怕上天不搭理我。

 

或许这世间所有的出逃与归来,以及从一场告别进入另一场告别里,也不过是想要得到某种召唤——因为真正让人惧怕的,就是害怕上天没有选中我。

 

这一生的旅途中,我在寻觅我爱的人,我爱的城市,我爱的生活,我爱的自己本真的样子。就这份寻觅而言,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努力,而是在于,我也希望自己是那个值得被眷顾的人。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我卸下与这个世界对抗的理由。

 

这世界也好,时代也罢,甚至是关乎这个世道——它从来没想过把你折腾得遍体鳞伤。是我们想要强壮起来,一种身心同步的完善驱动力,使得我们愿意被它欺负一场。

 

从这点意义上来说,我并不感谢苦难本身,可是我却是需要依赖它,成为自我驯化长成“真正的成人”的工具而已。

 

毕竟,那些经历过风霜雨雪的人,在成熟之后还能留有一份赤子之心,外加几寸善良悲悯的余地,才可以有资本,成为自己内在世界里的那一位,只是孩子。

或许至此阶段,才是真的一场自我归来吧。


责任编辑: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