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爱需要想象力?

经常听到情感专家说,爱是需要想象力的,爱跟想象力有什么关系呢?

朋友爱上一个人,爱得死去活来,直到那人与他分手,他仍然每天伤心欲绝。我问他,你真的这么爱她吗?她真的这么可爱吗?朋友想了很久,才回答我我:我爱她,就像我是一个音乐家,她是我的听众。我对她演奏我心中的音乐,我爱她,不是因为她多么出众,多么美,而是因为她让我有了灵感。

有人问,为什么爱需要想象力?我想那是因为:爱的本质是精神的能量。

恋爱中的人会有一种特别的体验,仿佛他周围的时空发生了某种变化,当与相爱的人在一起时,他周围的空气变得格外稠密,他的时间也被压缩了,几个小时就像短短几分钟那样倏然滑过,毫无阻力,爱因斯坦用相对论来说明这种现象,而我想,这就是爱情的魔力。

那么这几个钟头发生了什么呢?物理上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但是爱情让时空扭曲了,真正被重塑的,是我们的心。

正因为心才是爱情的出发点,所以我们在爱里需要一些想象力。

这里的想象力并非天马行空的幻想,也非白日做梦的胡思乱想,而是一种创造力,开拓力和灵感。

作曲家在恋爱中谱出了出色的旋律,作家在恋爱中写出了杰出的篇章,普通人也可以在恋爱中变得机敏、幽默,内心丰富。

这种改变来源于爱,相爱的两人必须突破心的障壁,打碎自我的枷锁,因此,恋爱中的人总是更加敏感,更加懂得别人的感受,也更加能以开放的姿态去接受对方。若非如此,那么爱很快会变成控制,变成阻碍,变成一种束缚。


坠入爱河时,你会体验到一种完全不同的脑波,或是愉悦快乐,或是紧张刺激,或是自由自在,或是战战兢兢,这陌生的感受拓宽了你的感受疆域。

《挪威的森林》里,绿子和渡边的一段对话非常可爱:

“最最喜欢你,绿子。”

“什么程度?”

“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

“春天的熊?”绿子再次扬起脸,“什么春天的熊?”

“春天的原野里,你正一个人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块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

“太棒了。”

“我就这么喜欢你。”

看,渡边在对绿子表达爱意的时候,用了许多的想象:春天、熊、长满三叶草的山坡……这些意象完全是凭空捏造的事物,但它们却将两颗彼此靠近的心牵到一起,为恋爱中的人营造起一个结界,将世界变成两个人的异次元空间。有了想象力,爱情才拥有了粉红色的回忆,才有了瑰丽的旋律。

没有人喜欢听一句干巴巴的:“安红,我想你,我想你想得睡不着觉。”因为这句话里面没有想象的余地,只有直白到掉渣的欲望。

所谓想象力并非天花乱坠的辞令,也非白日做梦的胡思乱想,而是一种灵感乍现。想象力也不是技巧和套路,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感受。

好的爱是两个人都充分接受对方并碰撞出更美好的火花,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而这种创造是基于恋爱中的两个人都以彼此为缪斯为前提的。爱是一种创造,这与你是不是一个艺术家无关,爱创造出生命的喜悦,甚至创造生命。

王小波对李银河说: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这句话也充满了想象力,不是吗?想象力也可以是大白话啊,但是需要一点自嘲和幽默。


爱需要想象力,也因为你爱的人并不完美。爱情之道在于自我满足,而不是期待对方来满足自己。如果你认为爱人必须是最美的,那么你就每天夸ta一百遍;如果你认为付出有益于爱情,那么你就持续地付出,并从付出中得到快乐;如果你认为爱情必须有趣,那么你就充分挖掘自己,创造出有趣味的情境。在我看来,钱钟书趁杨绛午睡时用墨水给她画个大花脸,也是有趣得紧啊。

爱情是心灵的面包,这面包何尝不是一种想象?

最近有个朋友分手了。原因是男友对她说:你以为现在还有人对你有幻想吗?分手后,她立刻有了新的追求者。

对不起,爱不起是因为你缺乏想象力。

反过来说,追寻爱的真相,我们会发现其实有些不真实,爱上一个人可能并非是因为他多么美好,而是我们需要一个对象去爱,去抒发我们的情感,具象化我们的生命力。既然爱上了,那么爱也就变得真实,因为那个按钮启动了,想象力被打开了,你所需要的一切都准备就绪,爱情开始于想象开启的一刻,毋庸置疑。即便对方没有回应,你仍然坠入爱河,爱是你为自己准备的盛宴,但是它需要另一个人作为钥匙。

珍惜那个人,那个赋予你钥匙的人,他并不一定完美,他也未必如你所愿,但是他是那个能够开启你想象的人,他是使你成为创造者的人,这也是爱情的基点,也许爱情可以完全脱离于被爱者的实相而存在,因为极端来说,爱就是一种想象力。恋爱中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每时每刻都创造新的生活,新的感受,记住这种感受,这是爱,这也是心,爱不需要回报,因为爱本身就是一个礼物。

责任编辑:卫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