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了心理学却没有用武之地?

当我运用心理学来安慰朋友,或是应用到日常的家庭生活里,总是觉得不见效,甚至把关系弄得更僵,这是为什么呢?

我有一个粉丝群,群里很多心理学爱好者,经常讨论一些心理学知识,偶尔也聊聊人生问题。有一天,群里有个妈妈跟大家抱怨说,孩子把她的一件衣服丢公交车上了。那件衣服跟了她16年,是她第一次挣钱后,在最好的商场买的。她对这件衣服很有感情,觉得有自己青春奋斗的记忆在,结果被孩子丢了。她联系了司机,忙活了一通,说:“现在孩子又说不确定是在公交车丢的了,说有可能在便利店。我都想抽她!”

听到这句话,群里纷纷开始回应:

“不能打孩子!”

“大人自己的问题,怎么能怪孩子呢?这样不好!”

“我家孩子丢了东西,我会说,下次注意……”

……

这个妈妈很生气,跟大家吵了几句,气呼呼地下线了。

我见不得冲突,就上去回应了几句。我说:

“那个妈妈说想抽孩子的时候,其实只是想说她很生气。这是很近的东西。至于她打孩子,那是很远的事情。我们没有回应她的生气,却忙着阻止她打孩子,就好像她是一个没分寸的妈妈一样。这样当然就把她气跑了。”

大家纷纷说,“哦。老师,你说的对。”

然后说:“那么,老师,那作为旁人,看到有人打孩子,该不该去拦呢?”

……

我反思了一下,这些群友之所以会这么回应,很大的原因,是她们都是些心理学爱好者,有些还是妈妈。她们从各种公号和书里看了很多“父母应该怎么对孩子”、“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性格”之类的心理学知识。看到讨论里有“打孩子”这样的关键词,脑子里的心理学知识就自动跳出来,牢牢地抓住了她们的注意力。

但更深的原因,是“知道这些心理学知识”的感觉,把她们放到了一个能指导别人的专家的位置上,同时还能把她们跟别人的情绪隔开。这保护了她们自己——毕竟自己孩子丢了一件珍贵的东西,别人的愤怒和沮丧,也是不让人愉快的。所以,她们就听不见别人在说什么了。

类似的对话经常在群里发生。有一天,又有一个朋友在群里哭诉说:“工作压力太大,做工作报告的时候,直接奔溃了,当着众多同事的面哭得稀里哗了。”

这是来求安慰的话。于是热心善良的群友纷纷开始发言:

“退一步想,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解决不好只好不解决,尽力就好。”

“你平时是一个从不暴露自己脆弱的人。”

“拥抱内心的小孩吧,告诉她你爱她。”

“动机老师说了,带着焦虑过艰难的生活才是救赎之路。”

……

作为读者的你,如果你也是这个人的朋友,如果你也在我们粉丝群里,你会怎么安慰她呢?

如果你没学过心理学,也许你会说“先休息一下,看看明天会不会好点”、“要不带你去吃顿好的,我知道附近有一家馆子”,哪怕你是嘴笨的程序员,你也会说“多喝热水”。相反,如果你看过一些心理学的书,可能你就会说“拥抱内心的小孩”、“带着焦虑生活”了。

可是我向你保证,在这个时候,那个朋友宁可听你说“多喝热水”,也不愿听你说“拥抱自己内心的小孩”的。因为后者比前者在情感上要远得多。

安慰这件事,明明我们原来会的,怎么学了心理学,反而不会了呢?

也许是因为,如果没有这些心理学的知识,我们会慌乱,会凭着情感的本能行事的。现在,这些似是而非的心理学知识打断了我们的情感历程。它能让我们把慌乱藏起来,说看似温暖其实遥远的话。

可是,对于安慰人来说,这绝不会比凭着情感本能的回应更有效。

现在,心理学已经成了社会的显学了,很多人都希望学点心理学知识傍身,让自己过得更快乐一些。有一群人对学心理学特别热衷,那就是家里的太太们,还有一群人最不喜欢心理学,就是那些太太的先生们。经常发生这样的事:太太学了心理学以后,他们就成了被批判对象和被实验的小白鼠。很多人觉得自己生活不怎么幸福,就去学了夫妻相处之道的知识,学完了以后,她就喜欢分析自己和丈夫的原生家庭,告诉丈夫该怎么做。丈夫不愿听,她就指责丈夫不求上进,说我告诉你的东西,都是有科学依据的。丈夫也很生气,觉得她被洗脑了。结果两人的关系没变好,反而更差了。

前段时间在读者见面会上,有位女士问了我类似的问题:

“你自己是心理咨询师,你会把心理咨询的技巧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吗?我也想学心理咨询,用心理咨询的知识来经营我自己的家庭,让自己的家庭更幸福,你觉得咋样?”

我先回答了后一个问题。我跟她说:

“你要非常小心。就像人应该有边界一样,知识其实也应该是有边界的。如果你学的是心理咨询的知识,你最好还是把它留在咨询室里。也许你的本意是想更好地沟通。可是当你学了心理学知识以后,你很容易觉得自己拥有了一个特权:你比家人更懂你们应该如何相处。同时,你还多了一个位置:你从家庭生活的参与者,变成了一个研究者和旁观者。可是,你的家人并不一定愿意承认你的这个特权,也不一定喜欢你的这个新位置。这本身就会影响你们的关系。有时候,他们说他们不喜欢心理学,其实他们真正想说的,是他们不喜欢这种关系的变化。”

当我回答完这个问题,她旁边有个男人在使劲鼓掌,我猜就是她先生。

至于她的第一个问题:“你会把心理咨询的技巧用到生活中吗?”我也回答了。当时说我不会。但是对这个答案,我自己的爱人显然不会同意。要不然她也不会经常跟我说:“你这是真心还是套路?”、“学心理学的人真可怕!”

有一天,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玩,我爱人开玩笑踢了我一脚。我女儿不到3岁,见妈妈踢我,上来就往我脸上抓了一把。这一把抓在脸上,疼在心里。我爱人在旁边哈哈大笑,可是作为爸爸,我真是五味杂陈。我跟我爱人正色说:“这样不好!怎么能让女儿帮忙!万一我们真有矛盾了,女儿就被卷到了我们的关系里!”

我爱人的笑慢慢停了,也许她也觉得我讲的有些道理,就问女儿:“妈妈打爸爸是跟爸爸开玩笑呢。你打爸爸又是为什么呢?”

女儿说:“我就是生气!”

因为做家庭治疗,我见过很多案例,爸爸妈妈有矛盾,孩子自然地在他们的冲突中扮演起了某种角色,比如协调员,或者妈妈的保护者。这些角色通常很有压力,因此孩子会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我跟爱人说时,这些案例自然都浮现了出来。

后来,我去跟老师分享我的这个经验。老师说:

“我们学家庭治疗,遇到的都是些问题孩子,强迫的、焦虑的、厌食的,我们分析他们所在的家庭关系,其实是在告诉他们,并不是你们病了,你们只是想保护妈妈、想挽留爸爸、或者想让爸爸妈妈和解。从症状到关系的过程,其实也是帮助他们把问题的标签摘下来的过程。但是我们不能做相反的事:我们不能用这个思路,去分析正常的家庭和儿童。不然的话,我们就把那些明明正常的孩子,变成了病孩子。很多所谓的家庭教育,其实就在做这样的事。”

听完老师的话,我赶紧给我爱人打了个电话。我跟她说:

“每个妈妈都会为孩子能保护自己而骄傲。我那天说的,其实只是一个学心理学的爸爸的妒忌。”

是啊,这只是一个爸爸的妒忌罢了。当时我怎么没看见呢?

责任编辑:卫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