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辛苦打拼时,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很闲?

怎么社会上有这么多人都不上班呢?
这周一出差去某大城市,临时去当地一家大型超市买点东西,想着下午两点左右的周一肯定很少人吧。但一进去发现不对,到处都是人,连手推车都抢不到。
人山人海还大都是年轻人,还有的还一家带着小孩。他们慢慢逛着挑选着促销商品,看样子根本不是上班空隙出来买东西的。

中国的闲人真的很多,而且很多年纪也不大的人也不上班,你都不知道这些人年纪轻轻却不上班,靠的什么生活。但他们就是大量存在着。我至今还记得我当年第一次去成都的时候,在一个沿河的路边看到整条街打露天麻将的震撼。

也是下午两三点,男女老少什么年纪的都有。那时候我刚工作,被剥削得暗无天日,我愤愤地问我的四川同学他们不上班吗?他们为啥可以不上班?

我同学说他也不知道。四川人民多奇志吧。

这个问题我记得孟非也问过——这么多人每天睡到自然醒,喝茶、打麻将的钱从哪来的?后来我阅历多了,知道了一些这类人的样本:能这样生活的往往都是老本地人,这群人城市更新建设拿到了很多房子,每月收租就够了。有些地方家家户户都有三四套拆迁房,很多二三十岁的人完全失去了打工的动力,每天泡在棋牌室台球KTV里。你外地的来这样生活看能活下去不咯?


真正勤劳的,好像只有勤勤恳恳,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每天朝九晚九打拼的我和你吧。

要知道,中国的白领上班阶层,是和他处不同的。

这个不同主要体现在我们承担了最重头的社会义务和负担,却严重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

而这个义务和负担里,就有相当一部分是我们养闲汉们的开支——须知万物守恒,闲汉们不事生产却活得滋润,那必然是有人替他们买了单。我们就是买单的。他们得的,即是从我们这里扣去的。


中国有13亿8000万人,交个税的才2800万人,百分之二。是不是很不可思议?这个比例我到现在也还没想通。但你还别不信,财政部2015年的数据。

在大量闲汉、老年人悠闲生活的背后,是中青年职场人用税收和劳动在支撑这个国家。所以某种意义上,只要你有交个税,就已经是这个庞大国家里前2%的人了。你不是社会栋梁,请问谁是社会栋梁?

就算是为了这个国家,也请你对自己好一点吧。

但其实并没有。我发现中国年轻的职场人所透支自己的健康,简直触目惊心。还记得我第一份工作,带我的女领导在晚餐时非常自豪地宣称,自己为了事业,连婚假都没休,就产假休了一小段时间。因为早出晚归太严重,年幼的女儿都说快要不认得妈妈了。

她是我们Team很厉害的一个合伙人,业务接到手软,对客户也完全不挑,来者不拒,为此基本没有双休和假日,所以她说的这些我都信。但令我诧异的是,她说这些话的时候透露的不是遗憾和懊悔,而是自豪。

如果说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那在我眼里我这位leader就是人格化的机器。问题是机器尚有保养和休息,但她却可以永不停歇,时刻战斗,高速运转。虽然我很能理解她从底层奋斗上来的不易让她格外珍惜现在的一切,但这种工作强度实在让我不禁为她未来的健康抱有忧虑。


从长远来说,奋斗根本不是为了物质,奋斗是为了对冲未来绝对不可预估的风险。现在二十岁的年轻人,就算活到八十岁,还有六十年要打算,社会在这六十年里会怎么变动,现在无法预料,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维系好自己的身体。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自己全部的资本。

有时候我真的很不理解,我算得上上进心很重的人了,但依然很想问问他们,这种莫名其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哪里来的?工资就那么点,值得这样吗?公司是你的吗?

老板的利润切你一块吗?离职以后你和这家机构还有半毛钱关系吗?为什么个个像诸葛亮似的,殚精竭虑死而后已?

中国的职场人,无论工作时间还是上进心,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其他国家,无论穷富,和我们一比,都懒得掉渣,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

从某种意义上,中国的资本家真是太赚了。这样高性价比,任劳任怨的劳动力,居然还有充分的供给,真是不富都难!中国的闲汉们也真是太爽了,优秀的在职人士群体长时间、高强度的生产力产出,最后一大部分都为你们做了嫁衣,小日子焉能不滋润?

平淡其实是很奢侈的,那意味着有许多人在为你而付出。

中国这代职场人,就像日本战后经济起飞阶段的“团块世代”。所谓“团块世代”,这个词出自堺屋太一1976年的一本小说。用“团块”来比喻这个世代,是指这个世代的人们为了改善生活而默默地辛勤劳动,紧密地聚在一起,支撑着日本社会和经济。

这代人进入社会后,和蓬勃发展的日本经济一样,“团块世代”的生活也愈来愈富足,成为日本60年代经济腾飞的支柱。

而这,和中国的80后90后的当下是很像的。尽管每个世代都有游离于主流价值观的人,但中国的这代年轻人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价值观相对统一、积极入世的一代人。


今天,我们这代人终于也走到这个阶段了。在为下一代人杀出一条更加美好生活的血路的同时,我们命中注定或多或少要奉献、牺牲自己。

我们已经接受了,在中国工作,朝九晚五,准时下班的生活不是不现实,但的确难以获得晋升的机会。原因很简单,倒不一定老板喜欢看到人人拼命的样子。而是你在工作中收获的经验,知识的不足,都需要在工作之外再进行学习和总结。如果想要获得超越普通人的职业回报,那就必须付出比朝九晚五更多的工作和学习时间。

但某种意义上,能生在中国的“昭和”年代,未尝不是我们的幸运。至少,中国经济的起飞给了我们改命的机会。我们知道,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拓展人脉,思考行业下一步的发展,走在大多数人的前面,才有可能保证自己不掉队,不至于落到无路可走的境地。正是因为我们永远带着忧患去生活,才有希望以后没那么忧患。

这个世界很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海明威

责任编辑: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