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在浴室里放飞自我?

大多数人洗澡的时候都逃不开一个共性规律——一定要高歌一曲。唱歌的时候一定要拿淋浴头当话筒,幻想聚光灯打在自己身上,换气的间隙还要加一句:“后排的朋友你们好吗?”浴室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如此多的人都喜欢在此地放飞自我?

许多“奥斯卡影后”显然是将浴室当成了自己的主场:内心戏多的一定会纠结万一有男人冲进来应该先捂哪里,万一地震了又该怎么办;还有脱了衣服就超没安全感的,觉得鬼会从窗外,从门缝里,从下水道里,从洗手台里,从马桶里,爬进来。

焚香沐浴后,在一片雾气缭绕和自带美颜效果的浴霸灯下,再对着镜子,赞叹一下自己的出浴美颜,摆出一个这辈子绝对不会对外面摆第二个的pose,嗯!真是美啊!完美谢幕。

这些行为对于高贵冷艳的我来说不存在的,我会思考一些非常有哲学深度的问题:比如人生应该怎么过,乌托邦究竟能不能实现,我这个月的信用卡到底应该还多少等等等等。昨晚一边听着老铁Tiësto的电音洗澡,一边脑补出了一部几万字的小说。

在电影《爱在罗马》中,伍迪艾伦饰演一个退休的歌剧经纪人,他惊讶地发现自己亲家的歌剧才华,千方百计想把他推向市场,但是亲家只能在洗澡时放声歌唱,在众人面前却无法开口。最后,亲家在舞台上,淋浴开了一场演唱会。


可见,有时候,人在浴室往往能释放自己全部的能量。所以我总结了一下原因。

原因一:浴室,自带天然混响。浴室的四面墙壁光滑结实,陈设的洗手盆和大浴缸质地坚硬,瓷砖的地板表面没有任何覆盖物,这些平面堪称理想的高频反射表面,可以使声音的反射效果达到极佳状态。

原因二:当墙壁间的距离小于17米时,即回声与你的原声相差在0.1秒内,两种声音就重复在一起,听起来特别洪亮、清脆。浴室密闭狭小的空间可以聚拢声音,使声音饱满、清澈,自然听起来更加悦耳。

这个绝佳的共鸣室,让人欲罢不能,你一定不能相信没有人打扰的情况下,我可以开着扬声器,在里面不间断地蹦一个小时的迪。

原因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根据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前台/后台理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为会有“前台”和“后台”的区分。在前台,人们呈现的是能被他人和社会所接受的形象。后台是相对于前台而言的,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掩饰在前台不能表演的东西的场合,人们会把他人和社会不能或难以接受的形象隐匿在后台。

在后台,人们可以放松、休息,以补偿在前台区域的紧张。

社交和工作这些场合一般为“前台”,当你在“前台”疲惫地演了一整天,这时有浴室这样一个密闭而安全的环境,你完全可以卸下衣装同时卸下伪装,放飞自我谁也不会“观看”到你的表演。这时候的自己更接近于一种“本我”的状态,思绪肆意游走,行为也跟着思绪不受控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洗澡这样可以完全放松自己的时刻,你肆意游走的思维更容易创造出别样的创意火花。比如苦思很久的数学题突然就解开了,老板交给你的文案突然就捋顺了。阿基米德就在洗澡时意识到物体的密度可以通过溢出的水量来测量,有个人给了这种顿悟时刻一个名字:阿基米德酝酿效应。

我虽然不是阿基米德,但是也经常在陷入灵感全失而急得发际线后退的困境时,却能在洗澡时突然一个思如泉涌。原来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首先,洗澡时,热流引起的血液循环能刺激大脑的“奖赏”系统,即多巴胺系统,增强身体愉悦感和兴奋程度。多巴胺是什么?它是大脑中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生理和病理条件下人和哺乳动物的许多活动,在学习和记忆等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当我们经历新鲜、刺激或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时,比如:学会新技能,游戏上王者,彩票中大奖,升职加薪,迎娶高富帅走向人生巅峰等等,大脑中就会分泌多巴胺,产生快感。

从这个层面上讲,人们在陷入爱情、品尝甜品所体验到的那种满足感,都是同样的机制在发生作用。而这些能带给我们满足感的事,会激励和促使我们下次还想再经历,从而形成一项多巴胺回路,这就跟嗑药成瘾的原因一模一样。

这下你或许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你歌写得这么烂,或许是因为你不吸毒?》这种文章的存在了。美剧《性、毒品和摇滚乐》中,身为过气摇滚乐手的男主角,竟然讽刺起了约翰·列侬在戒毒之后只能写出唱烤面包的烂作品。

当然,酗酒吸毒是万万不能的。为了找寻灵感,你还可以:滚去洗澡啊。

 

其次,洗澡能产生一种自然无知觉的安全感,而这种对环境上的安全感,能让你对周围的敏感度减弱,从而使内心的想法活跃起来。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大脑的静息默认网络”。而这种“静息默认网络”同样可能发生在别的场景下:比如长途开车、饭后散步,心不在焉地嗑瓜子或是你坐在厨房剥大蒜时。这些场景有一个共同点:你正做着一种重复呆板的工作,这种工作并不需要花太多脑力进行思考,重点是你手边没有可以做记录的工具。但奇怪的是,一旦你意识到自己灵感乍现,准备记下你天才般的思绪时,可能好点子就再也不出现了。

在洗澡中思如泉涌、灵光闪现的人不少,但名垂青史的,恐怕就要首推阿基米德了。

古希腊时,希罗王请工匠做了一顶金冠,他疑心工匠做的金冠并非纯金,可这顶金冠的确和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工匠到底有没有私吞黄金呢?于是希罗王就请阿基米德来鉴定,但是不允许把王冠弄坏。

阿基米德冥思苦想了好多天,就是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有一天,他去洗澡,当他脱光衣服跳进浴盆后看到水溢出盆外的一刹那间,突然有悟,找到了鉴定金冠的方法,发现了浮力定律,即阿基米德定律。

洗澡时的灵感除了成就了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也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教授由洗澡水的漩涡进一步联想到台风的方向问题,从而成功发表涡流研究论文。


除此之外,洗澡时的问题还带来了遍布中小学课本的经典数学案例计算题:假设浴缸里原先有5升水,进水口以每分钟4升的速度进水,排水口以每分钟6升的速度排水。对此,我想问下出题人,还算什么啊,全中国的水资源大概就是这样被浪费的。

与其用洗澡的时间进进出出排水放水,还不如抓紧时机写出旷世绝作——据说贺岁喜剧片《手机》里的《牛三斤》这首歌,就是冯小刚导演在厕所里写出来的。台湾创作女歌手魏如萱喜欢在洗澡的时候唱歌,而写歌的灵感总是在那时降临,她会立刻冲出去,在电脑上记录。


说到洗澡时的灵感给我个人带来的东西,不夸张地说,最具成就感的,应该就是“唱吧”里的20多首歌吧(围笑)。

哦对了,还有你们现在看的这篇文章。

责任编辑: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