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人聊天真的能学到什么吗?

听很多成功人士分享,都说他们学习的方式之一就是跟不同的人聊天。但我跟人聊过那么多的天,也没觉得自己能收获什么啊?聊天真的能学习到什么吗?

常常听到人说:“我的学习方式,就是跟人聊天。”

很多人通过接触不同的人、跟人聊天来学习。甚至认为,跟人聊天是一种比看书更有效的学习方式。这些人通常擅长社交,在社会上混得也不错。说起这句话,也是满满的自信。不过,只“通过聊天来学习”的人,和“既聊天又看书”的人相比,气质上还是差了一截。

通过聊天来学习,确实有很大的好处。最大的,是调动积极性。你看书的话,常常看着看着就困了,越是专业、晦涩的书,越容易犯困。跟人聊天不一样。你是“在场”的状态。看书时,嫌不好看, 可以随时把书撂下。跟人聊天时,哪怕对方讲得很枯燥,你也不能扭头就走,就算想打哈欠,也要偷偷忍住,从鼻子里打出来。

我如果在电脑上看电影,几乎不能把一部电影看完。看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拿起手机刷朋友圈,稍微有点枯燥,我就想关了。但在电影院,花钱买了票,周围有那么多人,你不会去干别的,就能把一部乏善可陈的电影看到底。

很多时候,人和人进行深入交流是要当面的,电话和短信效果就差很多。而且最好是在物理空间上与外界隔离。如果两个人一起去偏僻的地方旅行,就容易发生感情,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都没有别的选择,没有其他事情瓜分注意力。

聊天学习的“在场感”,比自己看书强很多。面对一个大活人,你更容易兴奋起来。而且,你必须要有一点反馈,否则就会让对方觉得你不礼貌。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你也会努力去关注和捕捉对方所谈的内容,态度的变化,这样,学习就有了很大的主动性。而一个人看书,就太被动了。也有人看书看到激动处,会拍桌子,大骂一声:“他妈的!写得太好了!” 这也有助于调动积极性。就像看书时拿一支笔划划,划划并不意味着你还会回头再看,或者加深理解,只是如果你不动笔划,可能很快就睡着了。

对于已经工作的人,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看书,又想通过看书学东西的话,基本上很难有足够的动力促使你把一本枯燥的书看完。

有一种流行的误导,是“碎片化时间学习”。七年前,我刚上班时,单位有位老员工经常讲他的故事。他有九年时间,每天从通州坐八通线、一号线到石景山上班,来回通勤三小时。他说每天在地铁上看书三小时,给了他非常非常大的收获。我是不大相信的。且不说一号线挤得很难有看书的空间,在那种环境下,也就能看看消遣的小说段子,需要深入思考的内容,是不能奏效的。也许他是为了激励新人,或者是想通过暗示,让自己接受牺牲掉那么多通勤时间的事实。

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在场感”更弱。要想对一项事物的理解深入,需要有高强度且持续一段时间的沉浸。碎片化时间能利用起来固然好,但如果本来有整块的时间,却把它打成碎片,再加以利用,就得不偿失了。

有一次,我手机空间满了,就把微信收藏的文章删一删。我发现有太多很久前收藏了,但一直没来得及看的文章,花了两个小时才删完,大约有6000多篇。每一篇在收藏的时候,我总以为可以回头抽空看,实际上再也没有看过。算下来,差不多每天会新增20篇收藏。每天看过的文章,平均有50篇左右。但是,有什么用吗?

假如按我一年在微信上看15000篇文章算,花了这么些时间,看了这么些文章,当然不可能一点用处都没有,但说不上大。因为在很多领域,很多问题上,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并不因为刷过那些文章,浏览过那些信息而深入。

不过,同样是这15000篇文章,内容不变,花费时间也不变,假如把它们分门别类整理,按照知识、话题的相关性,以及难易程度排列下来,删繁就简,编辑成书的话,再用整块的时间去集中阅读、思考、梳理,效果会好非常多。

那样的话,有助于你对一些问题形成系统的看法,而且可以在不同观点的交锋中,提出问题,琢磨问题,再由这些问题去搜罗相关资料,慢慢地,理解和思考就深入了。

就像解数学题。假如解一道立体几何题,需要六个步骤。我们会先设想很多条路,有些路试了几步走不通,就会换另外的路,试的遍数多了,最终,把陌生的题转化成熟悉的题,就解出来了。如果这六个步骤,你中间缺了一个没想到,就解不出来。

我们听别人谈论某个问题,别人讲出来,并不难理解,但别人如果不讲,自己是看不那么清楚的。差别就在于,别人不仅看清楚了六个步骤,还知道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由什么导致什么。而我们,单独看其中哪个环节,好像都不难,自己也能明白,但当许许多多头绪混在一起,谁是主要,谁是次要,谁是干扰项,谁似是而非,就搞不清楚,那就判断不对。

从一个熟悉的地方走到陌生的地方,别人带着你走,你就能看到在哪里拐弯,看过就知道,也不难。但如果自己走,碰到岔路口,只知道存在这样一条走下去的可能,但究竟通到哪里,是判断不准的。

这种技能,必须是对此有了深入浸淫后才能知道,不是浮光掠影地跟人喝喝茶聊聊天就能掌握的。

通过聊天学习,更多的是一种直观的体验和感受。让你知道:噢,还有这样一种人,还有这样的气质。——这就是全部了。至于他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气质,是长期沉浸在哪些领域塑造了现在的他,为什么他能有这样的角度和观点,这些问题,是不可能仅仅通过跟人聊天得到的。

密宗有个词叫“灌顶”。灌顶有两种,一种是正儿八经的灌顶,一种是结缘灌顶。专业人士的交流,如果能够深入,令一方受到很大启发,可以比成灌顶。而业余人士和专业人士的交流,尽管有人会有醍醐灌顶之感,但充其量也就是“结缘灌顶”——只是觉得不错,但完全不能获得别人对问题的深入理解。

不过,“结缘灌顶”也有个好处,你有可能顺着这个缘,到一个全新的地方去。它虽然不能带你去,但它能给你指一条路。同样,要说我们能够真正给予别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那是不太可能的,每个人的路都要自己走。但至少,我们可以跟人结个善缘。

责任编辑:卫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