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综合征是真实存在的吗?

每当周末或者大假过后,总会感觉上班提不起精神,据说这叫节后综合征。但我觉得,这可能就是因为人太懒而已啊。节后综合征到底是什么?

早晨八点半,你们坐在会议室里等老板出现。他穿着一件浅蓝色的条纹衬衫,杵在会议室中央的位置,玩弄手里的钢笔,问你们假期过得怎样。

没有人回答。沉默。一语不发。

你夜里三点多才睡,眼睛眯成一条缝,整个人瘫软在椅子上。你才懒得回答这种无聊的问题。何况,你们假期过得怎么样,他自己心里清楚。

休假第一天,老板在群里,推荐两条他认为不错的 H5 宣传方案。休假第二天,老板告诉你,这人不错,有资格成为签约作者。休假第三天,他在部门群里圈所有人,告诉你有一项半年以前应该完成的任务,现在还是空白。

你根本不想来上班。你想在微信里骂他一句傻逼,然后迅速拉黑,永远永远不要再回这家公司。你听着他指点江山,谈论新的一年如何坑蒙拐骗,心想着年终奖还有没有戏,说好的加薪如今黑不提白不提。然后,你转过头不想再看这张脸,发现会议室的墙上贴着海报,上面写着:闭上抱怨的嘴,迈开实干的腿;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你什么都不想干,上班唯一的正事就是等下班。

你忍不住翻朋友圈,刷微博,目不转睛地盯着平日里懒得点开的鸡汤文。有人从你身后走过,你也懒得切换电脑屏幕。堆积成山的工作无足轻重,反正做完这些,还会有新的,西西弗的活儿,能要人命。

假期最难挨的一点,就是归来后重新陷入琐碎又无聊的工作。

然后,你打开微信,无数媒体告诉你,这叫做节后综合征。你终于发现,自己不是唯一,而是绝大多数。他们给你理论支撑,告诉你这再正常不过。于是你心安理得,不再对自己抱有怀疑。

现在,转换一下视角。

老板在假期第三天告诉你,现在有一份紧急项目,要你立刻着手完成,在明天的晨会上汇报方案。你刚拽开啤酒的易拉环,团购来的电影票短信已经发到你的手机上,床头还有一本小说剩下几十页没读完。

他说,我只信任你,这方案只有你能做,辛苦,拜托了。

于是你挽起袖子,点开公司邮箱,下载所有的项目资料。心底有一团隐隐的火焰在燃烧。

你感到自己被需要。

早晨八点半,你们坐在会议室里等老板出现。他穿着一件浅蓝色的条纹衬衫,杵在会议室中央的位置,玩弄手里的钢笔,问你们假期过得怎样。

你夜里三点多才睡,喝下一壶咖啡,两罐红牛。你不在乎这种无聊的问题,期待下一句,回归正题。坐在身旁的漂亮女同事看出你有点不一样,她眼睛里反射出的,是你头悬梁、锥刺股的伟岸光芒。 

就好像被什么东西附身了。

于是你做方案汇报,所有人交口称赞,为你鼓掌喝彩。老板向所有人表示,希望公司能涌现出越来越多你这样的员工。漂亮的女同事,假装无意识地向你暗示她是单身,或者干脆表示,假期过得很无聊,都没有人约她出去玩儿。人力资源私下找你,再一次口头承诺,加薪的事已经提上日程。 

你要做的事情太多,根本忙不过来。你站在聚光灯下,办公室里其他同事不过是可有可无的配角。你期待着大干一场,假期不过是用来提升自我,调剂生活的佐料。

后面这个,叫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和它一样玄乎的,除了节后综合征,还有彼得潘综合征,道林格雷综合征等等。我们编出一大堆词汇,来顺迎潮流,为人类的发展做理论支撑,呵护我们脆弱的玻璃心。好像任何一点不舒服,大家都要从百科全书的格子库里翻出一个词儿:你看!我这不叫无病呻吟。

 或者,干脆造出一个词儿,扔进百科全书里,等到能为自己做辩护的时候,再掏出来,就像寻找兜里的零钱。

节后综合征不过是可悲的幻想。   

你不必承认。

等你当老板,就要假装这事不存在。

责任编辑: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