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想在生活里整出点幺蛾子?

总想在生活里创造新鲜感,当一种尝试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后,便又想整出点其他的幺蛾子,到底是什么让人如此不满足呢?

上上周朋友打电话来,说接下来的那个周五要去云南,我觉得纳闷,不是上个月才报了一周三次的瑜伽班?而且上周六还有一个她一直想看却没看的话剧,为什么突然又想去旅游?

我把问题抛出来,她回答得倒是很干脆:瑜伽班去了两次就觉得没意思,看话剧只是那一个瞬间很想看,劲儿过了就没有了。昨晚我问她云南之行是否愉快,她说她压根就没去,票买了又退了。因为突然觉得旅行也没什么意思,她还是决定找几个朋友撸串、喝大酒。

我内心的MMP居然讲不出来,因为我自己也没好到哪里去。生活中我们往往是这样,这件事还没干完便觉索然无味要开始寻找新的乐子了。

很多时候我觉得像我们这样的人,说得好听是寻求新鲜感找刺激,说得不好听就是“三分钟热度”、半途而废,到头来往往一事无成。

可是,等等,为什么要事事有成?如果连找个新鲜感还要追求成败,那真正是没劲透顶。

新鲜感是被“折腾”出来的,所以我们来聊一聊人活着到底为什么这么爱折腾。

爱折腾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属性,是一种自我满足。折腾是劳心费力的,追求新鲜感也需要较为稳定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

作为群居动物的人永远摆脱不了的就是社会性。即“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人类的行为要符合社会整体运行发展的要求”。

“我”活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每天接收到的讯息量几近爆炸式的,当看到他人在过一种看起来与众不同、充满新鲜感的生活,“我”自然也不甘落后。当健身成为一种潮流,当买球猜球成为大众乐趣,“我”停止折腾似乎走在了被“异化”的路上。就像,先前大家靠打王者来社交,我不会打王者,就和他人失去了共同话题,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更好地进入社会生活。

这种满足感是被动式的,是一个社会人的“不得不”。但也存在一种折腾是为了自我满足,这源自一个人的表现欲。

“我”年轻,有生命力,有精力,有挣钱的能力,有发言的权利,有表现欲,“我”需要让自己的新鲜感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脉络和落脚点:潜藏——充盈——迎合——规避——迎合——消退——潜藏……

在这个过程里,“我” 可以不断晒出折腾“成果”,不断向他人传播自己折腾的过程,从而获得一种心理的生理的自我满足与快感。

这种快感会带来源源不断的继续折腾的动力。人好像总需要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活着,甚至活得很好。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而言,爱折腾、追求新鲜感这一特质本质上是人精神层面感到匮乏和无力,需要对生活进行的一种负隅顽抗。

一个永不折腾和一个反复折腾的例子,《奥勃洛莫夫》与《浮士德》。(浮士德折腾不是为了追求新鲜感,他是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

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冈察洛夫在他的代表作《奥勃洛莫夫》中塑造了一个“永不折腾”的“懒人形象”。

地主知识分子奥勃洛莫夫养尊处优,视劳动与公职为不堪忍受的重负。尽管他设想了庞大的行动计划,却无力完成任何事情,最后只能躺在沙发上混日子,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懒汉和废物。小说细腻地描写了他精神上的死亡过程。

他的性格死气沉沉,精神世界异常丰富,但是他宁可懒死在自己的小床上,也绝不愿意采取任何行动。他既不操心自己的衣食住行,也不关心自己的领地事物。他所有的时间都耽于“美丽的”幻想,担心生活中的任何变故破坏他的“安定的”生活。

这既是自我欺瞒,也是无力感无法摆脱的最高体现,是他所能对生活作出的最大抵抗。他反农奴制,要求变革。

我们为什么喜欢旅游?因为我们对现在所处的环境不满意。

我们为什么想多谈几次恋爱?因为我们想尽可能全身心投入一段感情,体会爱情的纯粹与美好,不想过早变成忧心衣食住行、住房育儿、瞻前顾后的俗人。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要找一个精神领袖,甚至去效仿他的生活?因为我们见过了更好的生存状态,我们不想睡死在自己的床上。

我们在尽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作斗争,这就是我们“不满足”的源头。这么看来,这个源头是不是还挺励志的?

所以,爱折腾其实也是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即“所有你乐于挥霍的时间,都不能算作是浪费”。

追求新鲜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人的大脑需要新鲜事物的刺激,才有活力、才健康、才能更高效地运作。

而精神上的新鲜感,才是一个人永远对世界保持好奇的秘诀。精神之间的共通、融合与交流——就像呼吸一样,不可或缺。

责任编辑:阿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