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穿同样衣服的人是怎么想的?

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每天穿同样的衣服,同一款衣服买好几件然后每天轮换,就图个省事儿吗?这样生活还有什么乐趣?这是什么心理?

在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的今天,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供我们选择,奇怪的是,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却开始被提倡起来,每天穿同样的衣服就是这种潮流的典型表现之一。

比如,乔布斯的标志性着装就是黑色高领毛衣、蓝色牛仔裤、白色运动鞋。扎克伯格每天的穿着则是一成不变的灰色T恤,即便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照也没有例外。日本作家向田邦子45岁之后就只穿同样的棉毛衫,并认为这才是魅力非凡的表现。即便在我的身边,也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每天只穿同样的衣服,且往往以黑白灰的色调为主。

这个行为背后的动机其实特别简单——避免选择,避免选择所引发的疲劳。

社会学家三浦展曾做过研究,那些知名的经营者往往都有固定的服装搭配,甚至就每天身着同款服装。纷至沓来的选择和抉择需要耗费经营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如,比尔·盖茨每天就需要处理3000封邮件,因此,考虑如何搭配袜子、领带、衬衫和西服是一件完全无法顾及的事情。

这在科学上被称之为“选择疲劳症”。据此,美国心理学家鲍迈斯特教授提出过“自我损耗”理论——你每做一个选择,就要损耗一点能量;每消耗一点能量,执行力就会下降,这个过程即为“自我损耗”。

你也一定有过类似的感受。当你策划一次旅游,从选择航空公司、航班时间,到选择酒店,选择每天的行程,这过程简直比旅行还要劳累;你的手机里装着三个外卖App,每个App都会显示上百家外卖,每家餐厅都会提供数十种菜肴,光是选择中午吃什么,可能就要花去一个小时;随便买点什么,都要在各个电商平台搜索一番,选择一家信誉更好的店铺;看个电视,你可以搜索到500多个频道,却一直按动着遥控器切换着……

生活中充满了选择。是丰富的选择,让我们觉得幸福,但也是过度丰富的选择,让我们每一个微小的举动,都有可能疲惫不堪,反而降低了生活质量。这就是选择的悖论。

你也必然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的衣帽间摆放着上百件衣服,你根本无法保证从中做出最完美的选择。你会纠结于这条裤子到底应该搭配哪件上衣,到底是现在穿上的这件还是刚才换下的那件——到最后,你只能无奈地做出一个结论——我还缺一件更合适的。

这就是多选项带来的困境。选择越多,你就越会左顾右盼,越容易感到无法满意。这时候,你就会知道“别无选择”有多么令人愉悦。

因此,把有限的精力放在真正值得做出选择和决定的事件上,才是明智之举,这不仅仅限于那些日理万机的经营者——与其说,乔布斯、扎克伯格之流因为业务繁忙而无暇把精力花在穿搭上才穿同样的衣服,倒不如说,正是这样的习惯,简化那些无关紧要的选择,才成就了他们。

在《极简主义者的崛起中》,三浦展写道:“在现在这个时代,比起每天穿的衣服换了又换的人来说,每天穿同样衣服的人更酷、更有超凡的魅力。”

并非是那些注重着装搭配的人就不酷就没有魅力,我们更该清楚的是,在这一表面现象背后,正是那些不囿于日常琐碎的生活习惯,才显得他们更酷,更有超凡的魅力。

伊坂幸太郎说,“人类总是想着,也许万一用得到呢,所以很多没用的东西就一直保留下来了。”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太多选择成为了妨碍我们生活得简单快乐的因素。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每天穿同款衣服?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抱极简主义生活。我想,是他们在这无限选择的时代,找到了应对复杂人生的方法之一,少做选择题。

责任编辑:卫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