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目的性的社交,应该被DISS吗?
很久之前,在某本杂志上看过一篇有趣的选择小故事。大致内容是“如果你手里的钱刚好可以坐头等舱,但也可以选择经济舱,你会怎么选择?”大部分人选择了经济舱,理由是相同旅程,便宜的机票更划算。小部分人选择头等舱,选择理由有很多,比如更舒适的乘机空间抑或更好的服务等。其中有一个理由让我记忆深刻:头等舱拥有比经济舱更高阶的社交圈。
怎么理解这句话?仔细想想,一般买头等舱机票都是怎样的人?商务人士?成功人士?也就是说这个小小的机舱里,无意识形成了一个精英社交圈。如果这时候你选择买头等舱机票就意味着获得了一张进入社交精英圈的入场券,这张入场券可以带来一次社交机会。而这个机会,可能会让你收获一面之缘,得到一份订单,甚至改变人生轨迹。
一张头等舱机票换一个社交机会,听起来很功利化,也带着很强的目的性。但若不是有这样的置换,恐怕也不会有“邓文迪飞机偶遇传媒大亨,谋得星空卫视总部实习生”的江湖传说,也更不会之后她的声名鹊起。
古语常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若是将“千里马遇伯乐”的典故放在当下进行实践探索,可以变成“千里马寻伯乐”。在科技发展迅速,信息相对通透的今天,主动寻找赏识自己的“伯乐”比看运气、凭命运遇伯乐,更能掌握自己的人生。带有目地性的社交不过是寻找伯乐的一种途径,有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矜持总是没错,但多少显得有些不太与时俱进。从前一条巷子,一家店,循着酒香慢慢走就到了酒铺。现在一条巷子,左右各十家,若是自己不主动社交,来不及到酒铺,就被人截了胡。
要知道,现实不是童话故事,不是每个人都有灰姑娘的运气,而带有目的性的社交,或许就是那双水晶鞋,可以带人走进一个美丽新世界。把“带有目的性的社交”解剖,实质无非可理解为发展自身人脉,拓展个体有效社交圈而已。每个人拥有的Social ladder(上升通道)不同,有人有背景,占尽先机;有人没背景,只有背影。社交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Social ladder,可能是很多人目标达成的唯一工具和手段。通过具有目的性的社交,获得需要的信息、接触感兴趣的领域、认识圈内人,让它变成自己更上一层的跳板,无可厚非。
更何况,成年人的世界,时间宝贵。同样的一年时间,对一个15岁的人来说是个不短的时间,但对一个25岁的人来说,可能就只是指缝间的一次偷瞄。无法说清带有目的性的社交会让他们迷失或者失去什么,但是至少能让他们用更短的时间,获得对他们来说更需要更有用更重要的东西。怎么说,这都算是一种有效社交。互相‘利用’,彼此成就,生活事业蒸蒸日上。
只是,提起“带有目地性的社交”但是总是离不开周遭争论和诽议,似乎这样的社交天生伴随“不得体”“有心机”的标签。为“带有目的性的社交”正名是一件有风险的事儿,因为这样的社交如果掌握不好尺度,就会变成“吃相很差的社交”。所谓“吃相”即是知尺度、明分寸、合时宜,就像如果职场小白有幸被邀请去一场名流汇聚的艺术展,见到认识的名人或者崇拜的偶像就贸然上前自我介绍,递名片,尴聊,强化曝光率,在我看来就是“吃相很差”的一种。
所以,如何正确打开“带有目的性的社交”?就我而言,“带有目的性的社交”给我最大的启示意义就是:少逛淘宝多看书,不断提升自我。了解到社交只是工具,它并不能让糟糕的人变成优秀的人,只是让优秀的人得到更好的机会。当能力决定一个人的下限,那“带有目的性的社交”可能就是那个决定上限的机会。如果这个机会来临,请好好把握,因为这是应得而不是侥幸。
最后一句鸡汤:不要吝啬让自己优秀,优秀虽不能填饱肚子,但至少可以堵住Diss的嘴。
责任编辑:张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