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该不该分组?

朋友圈该不该分组?

跟朋友聊天,聊到一个让我们同时感叹“原来你也这样啊”的点,就是,我们会在跟喜欢的人吵架后发一条愤愤不平的朋友圈,但有时候反而特意屏蔽那个喜欢的人。

聊到这么做的原因,发现也相同:我在当下的情绪,我是要想办法发泄出去的,但因为你是刚才直接跟我产生了对话的人,你也在这个语境里。如果你看到了这一条充满了怨怒、心碎、痛恨的朋友圈,你一定会前来质问——“你什么意思?”事情又会更复杂。

所以我们想跑出那个语境一小截。

想被观看但不想被询问,想把任何一种话说出去但不想让它面对某些回应——“外面的世界好复杂”,就像有时候你出门前化全套的妆,却并不是为了让谁看见,只是走出去过后自己会因为脸上的妆感觉更愉悦。很多时候,我们要给自己的朋友圈分组,就是源于这种微妙得七曲八弯的心理。

但纵使七曲八弯,也远远称不上不可理喻,所以该不该分组这种问题很是显然,该啊,为什么不分?

人跟人之间,有种很难形容的安全距离。

举个例子。我读研的时候,室友们都知道我没事儿会写写文章,但没有关注我的公号。她们每天看着我对电脑屏幕打字,有一天其中一位提出说:你公号什么名字呀,我关注一下。我有点慌,赶紧说不了吧,亲爱的,别了。

她说怎么啦,又开玩笑说,你平时写的见不得人吗?

我说不是这样。是有可能你看见我白天跟你嬉皮笑脸,晚上我就马上发了一篇《我好惨没有人爱我》,你会觉得我有病的。

她笑了,说好吧。

就是......被距离过近的人在社交网络上窥探内心是让人起鸡皮疙瘩的事儿。当代年轻人把廖一梅的“最稀罕的是遇到了解”说得快尽人皆知,但怎么讲,又并不是想在任何时候、被所有人了解。

可以喝酒交心,在凌晨的软沙发上掉几滴眼泪说没有人爱我,但让一个朝夕相处的人在朋友圈这么看到,就感觉过于猎奇。

其实还是像开头说的那样啊,情绪需要发泄,但多数时候需要不会引起回应的那种发泄。在朋友圈里说某个项目的负责人这里不对,那里不好,列出他工作里的七宗罪,是一定要屏蔽他的,但是对其他人来说,看到这一条手指划一划也就过去了,最多评论一句“我上次遇到的也蛮那个的”——恰巧需要的就是这种遥远的、不太能触摸得到的共鸣,跟其中蕴含的一丁点关联。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一味地求“多”、求“近”,带来的会是我们这种成年人所无法应付的感情负担。

成年人总是羞于暴露情绪的,习惯于展露种种高效、整洁、心无挂碍的样子,别的就不了,像是一张布铺在桌上,画作完成后剪掉那些作废的边角料。其实情绪有哪里见不得人呢,可它唯一让人惧怕的,是它的真实。

真实是很珍贵的。当真实展现给不应当看到的人,就成了尴尬。发“工作太累”的朋友圈屏蔽leader,发“厌倦人生”的朋友圈屏蔽父母,发“心都碎了”的朋友圈屏蔽客户,这些都不是表里不一,是有些情绪就是不能被人知道。

一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来轻飘飘的情绪,接连带来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后果,可是成年人哪里有空应付自己的情绪制造出来的后果,生活本身的进行已是重任。

我们能承受发出一条沮丧的朋友圈,但不太能承受会在意这条朋友圈的人揪着这一点问长问短,哎呀你怎么啦,你刚刚的朋友圈是什么意思?就算接下话茬,也只能回答“没什么别的意思”——成年人害怕亲近,因为距离过近是负担。

所以干脆只给那些不太可能在意这条朋友圈内容的人开放。让情绪就停在情绪上好了,让它轻轻的,像一朵飘过来的云在身边游走,可以抓住,也可以不抓住,我知道它在那里就好。

所以屏蔽“相关人员”的朋友圈,太适合我们这种畏首畏尾的人,憋不住情绪,但不敢把情绪真的泼到一些人脸上,就屏蔽相关的人,留下一些不太相关的看客去看到,他们不向我发出疑问,只是路过,这是我心里的安全距离。

很唏嘘啊,年轻的时候跟谁都要掏心掏肺,所谓天不怕地不怕,年纪更大活得好像更“后缩”了一些,发个朋友圈都思来想去地分组,剥开重重顾虑,才够得到一个事物的本身。

但就做个懦弱的成年人也没什么。勇敢是好东西,可也是奢侈品。正好有办法让我在极小的范围内展示自己,那我就让那个范围再小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刚刚成年那阵子迫不及待要抛开脆弱,像是刚实习的时候加班打个卡都豪情壮志,不允许自己害怕劳累,觉得这样没出息,但想一直活得敞快太难了,朋友们,后来,脆弱反而成了我们的容身之所。

深夜绷不住的时候发一条“我讨厌这个世界”也没关系吧,对我的人生我悄悄有一点自己的小意见,没关系的吧。

责任编辑: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