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爱自己?
我以前在某家公司打工的时候,认识一个女孩,长相不出众,但胜在会打扮,工作勤奋,健谈活泼。
大家都知道,她有个谈了三年的男友,男友家里一直不肯定她,嫌弃她家境普通,学历不高,她以为只要自己做得好,迟早会被感动被接纳。
男友的一切琐事都包在她身上,她骄傲并羞涩地说,“连袜子都是我给他买的。”男友样貌英俊,四二一式家庭的孩子,不习惯节俭,工资月月光,而她也跟着工资月月光,全花在男友的吃喝穿戴上。
可最后男友还是无法抵住家庭的压力,选择跟她提出分手。
她当着一大帮同事的面哭诉:“我的皮鞋,衣服,和包包基本都是三年前买的,我每天细心保养,才能穿着像样来上班。”
这三年中,她说不定还透支了不少内力来说服自己不攀比不虚荣,有爱情其它都是浮云。结果到头来她的爱情却变成浮云。
她始终认为爱一个人,是要付出全部的真诚和爱意,拿出足够的忠诚和信任,真心和善良,她这么做了,最后却被辜负。其实谁都明白,现代社会,又不是豪门世家,所谓的棒打鸳鸯能有多狠绝,不过是不够爱的借口而已。
不是所有的全力以赴都能旗开得胜,爱情也和植物一样,不是所有的忘我培育都能亭亭如盖。精力十分,你用九分爱他,一分爱你,那一分还得在身体,家用,工作几处分。金钱十分,你拿全部用于爱情,自己分文不取。
你把男友捧得灿若星辰,把你衬得低入尘埃。尘埃和星辰是注定不会交集的关系。
忠言逆耳的话,同事哭得更加伤心,面对卑微立现,她无所适从。
邻居的女儿大学毕业五年,闭门考公务员三次失败后,被谈了五年的男友分手,她痛定思痛后的决定是,一,赶紧出门找工作,结果慌不择路地找了三个月,没找到合适的,回家大哭一场;二,决定再次搏考公务员;三,放下自尊请求男友给彼此重新和好的机会,她反省自己五年来对男友的陪伴和关心太少,惨遭拒绝。
一年后,邻居的女儿年纪二十八岁,没考上公务员,没上班,没收入,不化妆,体重迅增五十斤,每天无所事事不知所终,面对请求她多爱爱自己的父母,她茫然道:“我不知道还能干什么。”
作为旁观者的我不禁想到,爱自己很难吗?人世间,只有自己才是感知喜乐五味的起源,所有福乐的载体,这不值得呵护吗?人生路长,难道只有一个恋爱?一次失败,失意,就丢弃自己,否定自己,怀疑自己,折磨自己?
从来没有想过爱自己,好像自己只是一个承受体,风雨悲喜,永不枯息。即使某天自己承受不了,那也是命运使然,天不顾怜,那才是真正的可悲可怜,人生不值得。
不过,几年后我再遇见这两个女孩,她们已经华丽转变,我那个同事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化妆品公司的销售总监,家庭事业都很给力。
邻居女孩已结婚生子,自己经营一家中型超市,成为有车有房,生活有质量的高收入人群。和她们交谈时,她们传递出一个共同的信息:学会爱自己。
第一,要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的人,会有动力和勇气,有前瞻和希冀。最近电视剧里的一句“没有力量也要保护的人”很流行,充满勇往直前的勇气,如果没有点自信力支撑,这句话承载的事情根本行不通,也别谈有所向披靡的好结果。
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如果相信自己,就会发现,还会利用。热播的电视剧《庆余年》那位被冠以不学无术,无脑无智的纨绔范二公子,却被范闲发现,他不嫖不赌不惹事还精通财务计算,加以引导利用,就是赚钱机器。
连范二公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本事,这不过就是被人质疑多了,不相信自己。
现实中不相信自己的人或许是失败的次数多点,当局者迷。相信自己的人,不惧怕失败,会有一种“前路有更好的”的执念,他反而更容易成功,不易被打倒。所以一个自信的人会引人注目,因为身上有上进的光芒。
第二,要稍微有点自恋。
太相信自己的人会有些自恋,但没有点自恋的人,却会看不见自己,把自己放置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或者是一味不求回报去付出的状态,那样导致自己不是失落就失望,不是自卑就是自弃。
发现不了自己优点的人,没有途径肯定自己,不能肯定和被肯定的人生显得毫无安全感,他们只有自顾不暇,闭口不谈爱情和人生,更遑论谈理想和梦想,事业和未来。
第三,要学会思考。
我为什么会失败?我怎么会落到这种不堪的地步呢?
是贪心过大还是期待太高?是自身不足还是努力不够?是环境限制还是他人掣肘?
学会思考这些的时候,是面对自己,不是谴责和鞭笞,而是分析和自省;不是推卸责任和归咎别人,而是不持完全的利己主义;不持个人英雄主义的前提下肯定成败,接受结果,理性应对。
扒光头发不能解决问题,自我惩罚则会影响当下判断,自我伤害阻碍未来发展。自己是青山,要倍加保护,还等日后山木森森。
生活就像珍珠,不能因为掉了一颗就丢开绳子去找,还要攥紧绳子串下一颗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未来皆可期,等串成漂亮的珍珠项链,你一定不会遗憾和在乎掉的那颗珠子,你肯定还会点赞你自己。
第四,要适应世界。
有人会为了没有成为梦想中的自己而懊恼,可有人会因为自己比昨天变得更好一点而骄傲。前者很有追求,但后者却过得更好。
其实,心灵世界的平静和满足可以证明自己是不是过得很好。得不到所爱,求不到所想,而后痛苦失落,不甘不平,谴人忿己,那是最坏的状态。
但得不到所求,求不到所想,改变策略,或者改变自己,这是聪明之举。改变不了世界,就去适应它。
有时和自己闹别扭,是跟自己过不去,谁都会遇见挫折,不满,和背叛。纠结着不前行,只会损耗时间精力和心劲,得尝所愿固然好。但若境遇弄人未达所愿,那么调整心情,不别扭,不愤然,变成能让自己舒服,也让别人感到舒服的人,这是对自己最好的爱意。
第五,要学会去爱人。
很多人陷于“我爱他,他不爱我”的困惑中,付出所有得不到回报,求而不得的苦恼像藩篱一样隔着爱与被爱。
弗洛姆的《爱的艺术》里说,“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看,先去爱才是被爱的前提。
失意的人容易与全世界为敌,落魄的人都鄙视自己,别人更是不值一提,面对请求,还以冷漠。
当然去爱别人,不是忘我的付出,也不是不计较回报的慈善。而是当你拿出真心爱别人的时候,你能感觉到被爱的人的欢喜,这种欢喜会让你记起你是谁以及你的价值和人生意义。
能给予别人欢喜的人是会被爱的,或许这样的人,也是自爱的。
从爱人到爱己,必定会有感慨和感悟,这是一个循环成长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变得更加聪明,懂得自保与进退,也会明白克制和止损。
责任编辑:曲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