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要怎样写,才会有人读?

书要怎样写,才会有人读?

有句老话,叫:

 

看书只看封皮,看报只看标题。

这话原本是讽刺不认真学习的。

但,如果换成这样:

 

看书先看封皮,看报先看标题。

那就是正常的阅读心理了。

其实,读书就像恋爱,难免以貌取人。

如果是到图书馆借阅也就罢了,打算购买或收藏就不会不看封面,换了我还要看手感。

所以呢,有些道道还是得讲讲。

 

01.封面要清爽

封面就是脸面。

脸面必须清爽。

比如:《判断力批判》

◎ 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

这个封面庄重大方,简洁高雅,特色鲜明,信息传达准确,让人爱不释手。

又比如:《庄子》

 ◎ 易中天著,胡永凯图,付诗意设计,上海文艺出版社

 如果设计成《中华经典故事》这样呢? 

就叫俗不可耐。

再比如: 《朱明王朝》

 ◎ 易中天著,朱镜霖设计,浙江文艺出版社

如果设计成《中华史》这样呢? 

就叫惨不忍睹。

长成这样,还能给人好印象?

印象都不好,你还指望人家跟你交朋友?

当然,必须说明: 

清爽不等于素雅,而是不能艳俗。

比如《唐宋传奇集》这个封面,就浓墨重彩: 

◎ 鲁迅编,林林设计,三秦出版社

这样的设计,也叫清爽。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封面也一样,可以眉清目秀,也可以浓眉大眼,还可以熊腰虎背,但不能歪瓜裂枣,獐头鼠目,卖弄风骚,或者邋里邋遢。

那就叫脏。

脏,是审美的大忌。

不过,封面如何,是出版社的事情,作者一般管不着。

作者能咋样呢?

也有三点建议。


02.学做标题党

标题很重要吗?

当然。

封面就像脸,标题就像眼睛。

看一个人的眼睛,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人。

同样,看书名,可以知道这是什么书。

可惜,不少作者似乎不太在意自己的眉眼。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自作多情

举个例子吧!

比方说,有位民营企业家在美国打官司,而且胜诉了,回来出本书,该叫什么名呢?

有三个选项:

 

我们赢了

分享我的胜利吧

在美国打官司

请问,该选哪个?

第一个最不好。

什么叫“我们赢了”?

言下之意是:他们输了。

其实,民事诉讼就像竞技体育,总会有输赢。

赢了没啥了不起,输了也不多丢人,有什么可说的?

更何况,胜败乃兵家常事。

如果赢了就嘚瑟,只能说明你从没赢过。

掉价不掉价,跌份不跌份啊!

实在忍不住,也得改成: 

 

谢谢你让我们赢了

就像武林高手赢了以后说声“承让”那样。

这才有风度。

不过,名叫《承让》的书,也未必有人看。

分享我的胜利吧,同样不好。

你的胜利,我为什么要分享?

我是你爹,还是你娃?

这叫什么呢?

典型的自作多情。

包括第一个书名,也是。

作者应该想想,你的输赢,关读者什么事?

不关他的事,他又为什么要看?

必须牢牢记住: 

书名和标题是为读者起的,不是为自己。

所以,硬要拿输赢说事,那就不如改成: 

 

我们差点输了

这个书名,为什么又可以呢?

因为你的输赢虽然不关读者什么事,但是“差点输了”却能引起好奇心。

什么事情差点输了?

差点输了的又怎么会赢?

我们能从“差点输了”的事情中得到哪些教训?

总之: 

有关联度和代入感。读者才会感兴趣。

自作多情,就会不知所云。


不知所云

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

2004年,我出了本书,叫:

 

艰难的一跃

这个书名为什么不好?

因为读者根本不知道你要说什么。

什么叫“艰难的一跃”?

谁跃?

从哪跃到哪?

不会是跨栏吧?

跟我有啥关系?

当然,这本书是有副标题的,可以回答前面的问题。

但是,有多少人会耐心再看副标题呢?

往往在发现副标题之前,他们已经抛弃你了。

总之,我那本书的结果,是几乎无人问津。

由此得出结论:

不知所云的书名再加上解释性的副标题,是最不好的命名方式。

当然,不是说绝对不能正副标题并用。

前提是,主标题必须有吸引力。

比如: 《东往东来》

 ◎陈力卫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这个书名为什么就好呢?

因为新奇,而且有悬念。

相反,自以为诗意盎然的,往往不好。

比如《中华史》第一卷的书名,原本叫做:

 

黎明时分

交稿以后,果麦公司董事长路金波马上表示反对。

他问:你这是小说还是诗?

有谁知道这本书的内容是什么吗?

然后他又说: 

书名就像路牌,功能是指明方向。

于是,我将书名改成: 《祖先》

结果,该书累计印刷75万册。

我说《在美国打官司》比较好,道理也在这里。

 

只会套路 

这方面例子很多。

比方说,我们会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标题:

 

面对质疑,某某一句话回答亮了

相同的还有:

 

懵了

怒了

崩溃了

悲剧了

总之,都是这种套路。

有问题吗?

没有。

有意思吗?

也没有。

呵呵,昨天刚亮过,今天又亮了,你是灯泡么?

总有一天,读者会烦。

 

故作惊人 

许多年前,某报发表了一则消息,标题是: 

 

易中天加盟好男儿 

这当然是假新闻,但他们加了个副标题: 

 

正在积极联系中

但是请问,有谁注意到那行小字呢?

我却无话可说,因为人家可能确实在“积极联系”中,只不过联系不上。

这就是故作惊人之语了。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结果,标题党成了贬义词。

其实不然。

多年前《解放日报》曾经约我写城市专栏,我写了篇西安的,标题叫: 

 

秋风渭水长安

出典贾岛的诗: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所以,写好以后,我自鸣得意。

副总编辑王富荣先生看了后却认为不好,便从文章中挑出一句话做标题: 

 

秦腔是西安人的足球

大家说,是不是好了很多?

标题党,是不是可以学习?


03.写好第一句

好的作家,都在乎第一句。

比如浩然《艳阳天》的开头: 

 

萧长春死了媳妇,三年还没有续上。

 还有铁凝《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我和妹妹喜欢在逛商店的时候聊天。

实话实说,看到这些第一句,就想读下去。

而且,直觉告诉我,他们是好作家。

不过,真正把我镇住的,是这一句: 

 

点是没有部分的东西。

第二句也很牛: 

 

线是没有宽的长。 

这是哪本书里的? 《几何原本》

 ◎ 张卜天译, 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是谁?

欧几里得 

为什么这两句话镇住我了呢?

因为想不出更好的表述方式。

的确,点,不管画多大,都是一个整体,没有构成部分。

线,也不管多粗,宽都没有意义。

精准啊!

正是这种精准,表现出《几何原本》独有的气质: 

理性,严谨,冷峻 。

这种气质,非常迷人。

男人有这种气质,女人会着迷。

著作有这种气质,男人会着迷。

每个作家和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气质,好的作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第一句就表现出来,比如铁凝的那句话: 

 

我和妹妹喜欢在逛商店的时候聊天。

如果改成: 

 

我和妹妹逛商店的时候,喜欢聊天。

那就不是铁凝的气质了。

所以我自己,也特别重视第一句。

比如《中华史》第十卷《三国纪》: 

 

汉灵帝死后的洛阳,满城都是杀气。

我这样写,是想在第一时间就把读者带入历史现场,并且强烈地感受到那个动荡不安时代的氛围。

这也是一种气质。

可以说:

封面是脸。

标题和第一句是眼睛。

它们的风格是眼神。

眼神可以有多种,但决不能飘忽不定。

即便不能光彩夺目,至少也别让人生厌。

毕竟,作者与读者需要交流。


04.内容别撒谎 

最重要的,是内容。

内容才是决定性的。这就好比一个编剧,如果只是不断地设置悬念,却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和结果,观众肯定要愤怒。

在这里,请允许我说一句重话: 

标题耸人听闻,内容空洞苍白,是诈骗犯! 

还有: 

开头漂亮引人,后面并不入胜,是耍流氓!

始乱终弃嘛!

 

结论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书要怎样写,才会有人读?

四句话: 

封面要清爽

学做标题党

写好第一句

内容别撒谎 

总之,我个人的经验是: 

写作的目的本在传播。

拒绝或者不屑于掌握传播规律和技巧,恐怕会死得很难看。

责任编辑:梅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