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就该多吃苦吗?

年轻人就该多吃苦吗?

年轻人就“该”多吃苦吗?当然,但“该”是“应该”,不是“活该”。

吃苦耐劳的父辈每每喝得微醺忆起年少时,总由衷感叹:“我们是苦过来的,现在的年轻人真幸福。”类似的感叹我也经常从我的母亲口中听到,不过她说得可就没这么委婉动听。她对我这届年轻人说得最多的评价是:“你们都吃不了苦”,讲完这个论点,一般就会紧跟上父亲年轻时“睡门板”的论据。

父亲不是大学生,上了职校,后来跟着师傅成了一名建筑设计师。在没有电脑,没有CAD的年代,所有图纸的绘制都只能靠一双手和一支上海英雄牌针管笔。那时候,硫酸纸也不便宜,每次画图,要求人平心静气且全神贯注,不然划歪一条线,标错一个数据,一张纸就废了。废掉的不是纸,是钞票。所以,一坐一整天,一画一晚上,是年轻时父亲的日常。

等到快出师的时候,胆大的父亲为了给我妈买辆自行车,单独接了个项目。结果搞砸了,赔了对方2000块。2000块在那时候什么概念,一般的纺织工人月工资大概40多块。从那之后,父亲有大半年的时间没怎么回过家,基本都在公司。为了省去往返家和公司的时间消耗,他索性就睡在了公司门卫。两张长凳,上面架上一块门板,就是父亲的床。睡醒了画图,画】了躺下。以至几十年后的现在,父亲依然保持每晚呆在公司的习惯。

这就是父亲“睡门板”的故事,吃苦的结果是,他终于还清了借人的2000块钱,也给我妈买上了自行车。更重要的是,那个大半年,他把建筑设计做成了他一辈子的事业。

我不想反驳母亲那句“你们都吃不了苦”,毕竟现在除了硬邦邦、冷冰冰的门板,我们有了更好的选择,比如睡袋;也有了更便捷的交通,结束了无论多远都只能靠走的时代。父辈的苦,我们的确吃不了,因为时代不同了。在焕然一新的时代,人有了更好的物质基础;在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早就解决了人的出行困难。

有些苦,不必吃,因为没必要。但有些苦是跨时代的,不得不吃,比如:“贫穷”。

吃苦是什么?不就是“忍受贫穷”,在欲望和能力不匹配的巨大落差中自我挣扎。

认识小区楼下馒头店小哥是因为一次躲雨,那天上海的雨特别大,我买完早餐在馒头店的雨棚下站了很久,犹豫今天是耗巨资打车去公司还是走一段路坐地铁去。“你今天不上班,还不走?”小哥一边收摊一边和我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原来,看起来长得着急的他,才刚刚成年。这个馒头店是他舅舅的,18岁的他,每天只干一件事,凌晨四点起来揉面做馒头,做好了拿出来卖。他的梦想是有一天在上海买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雨越下越大,看起来是不会停了。我和馒头店小哥告别后,冲进了大雨,奔向地铁站。

这就是“年轻人”,没有什么比年轻时的贫穷更理直气壮的事,也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想的事。年轻人应该多“忍受贫穷”,因为贫穷给了人“犹豫时选更难走的路”的勇气。囊中羞涩或许让人无法抵达想去的远方,领略生活的宽度,但一定能让人泥沙俱下地生活,感受生活的深度。若干年后,也会有人因为自己曾经年轻过,就算买了一墙爱鞋,心里最放不下的还是18岁时那双买不起却早就绝版的球鞋。试想如果年纪轻轻就可以开着玛莎拉蒂满世界兜风,这不仅让35岁还没还完花呗的中年人十分难堪,更不会懂年轻时终身难忘的错过。 

我深信不疑当代年轻人“忍受贫穷”和“吃苦”能力一点都不亚于上一辈,直到我读到下面这段话,才明白了母亲口中的“吃苦”,也真正理解了她说的那句“你们都吃不了苦”。

 

“大多数人对吃苦的含义理解得太浅了。

穷根本不是吃苦,穷就是穷,不是吃苦。吃苦不是受穷的能力。

吃苦的本质是长时间为了一件事聚焦的能力,以及为了长时间聚焦做一件事的过程中,所放弃的娱乐生活、所放弃的无效社交、所放弃的无意义的消费生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忍受的孤独和不被理解。

很大程度上,靠自己成功的富人,往往比穷人能吃苦,否则他就不能靠自己白手起家。你会发现他富了以后做事情还是比你勤奋,还是比你能忍受孤独、还是比你有理想。

这,才是吃苦。”

吃苦是什么?是“耐得住寂寞”,是一种自控能力、自制能力和坚持能力,以及深刻思考。

这样的苦,年轻人一定要承受吗?好像也不一定。

但这样的苦,年轻人应该承受吗?当然。

2020年,意义非凡的一年。历史将铭记这个特别的新年,记住武汉的伤痛,牢记那群从全国各地驰援的白衣战士。他们之中,有年轻的医生,有年轻的护士。年轻的他们,完全可以把这份重担交给更有经验、更有魄力的前辈。但他们冲了上去,把风险挂在了自己的脖子。因为,可恶的病毒面前,没有前辈和后辈,只有“不破楼兰终不还”,只有守护和被守护。

“吃苦”也是,吃苦耐劳的父辈们奉献一生守护我们,让我们拥有了可以选择“不吃苦”的资格。

但年轻的我们,依然有成为守护者的权利。想从被守护的处境变成一个守护者,就必须自己“吃苦”,并且“多吃苦”。

感谢年轻,有旺盛的精力和强壮的体魄,有就算摔倒也能重新开始的时间,有经得起摸爬滚打的试错机会,让吃苦有了扎实的物质基础。感谢年轻时的父辈们,用他们的实践为我们创造的新世界,证明了耐住寂寞就能有改变世界的可能,让后辈们有了吃苦的精神灯塔。

年轻人能“耐住寂寞”,就是学会了自己和自己相处。自处最大的魅力是,找到平衡。在自处中,找到外界世界是自我世界的平衡,找到“他人眼中自己”和“自己眼中自己”的平衡。这种平衡,是面对喧嚣和热闹时,波澜不起的内心;是听到谣言和非议时,独立的思考力和判断力;是身处困境和两难时,理智的决断和思辨。

摇摇欲坠的世界,总是幸灾乐祸企图把所有人拉向繁华空洞的人海,一起下沉。唯有耐住寂寞的人,可以成为永不沉没的岛屿。孤独是上帝的礼物,懂了寂寞,才懂礼物的厚重。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有一段百读不厌的经典台词:

 

“生活是否永远艰辛?还是仅仅童年才如此?总是如此。”

“吃苦”无法让生活的底色变成彩色,但一定能让人拥有不畏惧艰辛生活的底气;敢于选择艰辛生活的勇气;以及不断从艰辛生活里爬起来继续前行的志气。每当年轻人,时常被生活卡住,又或常常陷入幽暗的隧道,“吃过的苦”一定会出现。它会在不经意间一次又一次解救卡住的你,一次又一次带你看到穿越黑暗后的阳光普照。

听,大海在召唤。年轻的舵手,今天就起航?

责任编辑:梅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