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控好说话的分寸?

我们往往都很羡慕说话做事有分寸感的人,那么到底该如何把控好说话的分寸呢?

最近发现“分寸感”这个词很流行,其实是因为我们都很羡慕那些说话做事有分寸感的人,感觉他们好像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能让所有人舒服。总结起来就是做到“率真而不失尊重,亲切而不少边界”,每个人性格各异,说话的分寸感并没有万全的法则,但我认为有几点是无论何时都要注意的。


1.和不熟的人相处:切勿自我暴露过多。

对于只有一面之缘/刚加微信几天,话都没说过几句的人,保持陌生人之间的寒暄和尊敬,不要为了拉近距离说太多自己的事。首先是因为你不清楚对方的品质,交浅言深让自己会很危险;其次不清楚对方的性格,Ta和什么样的人合得来不好说,容易自讨没趣。态度平和,慢慢感觉对方是什么性格的人。对方活泼,你就可以多发几个表情包说几句玩笑话,拉近距离;对方严肃,你就一板一眼认真脸问答,最起码让人觉得你讲话靠谱稳重。


2.和稍熟的人相处:疏不间亲——较疏远一方不要对较亲密的二者评头论足。

这点适用于普通亲戚/同学/老师/领导/朋友。

据我观察,很多人说话容易犯一个自己都察觉不到的错误,以疏间亲。比如有一次你和一个朋友相谈甚欢,这时你俩突然聊到了另一个人,而他们两个似乎关系很不错,这个时候不论朋友此刻说了什么,你都不要轻易发表对那个人的评论。因为如果你说了些不好的话,轻则让朋友觉得你是个喜欢judge别人的人,感觉稍稍有被冒犯到;重则他哪天想不开转头在他们两人更为亲密的谈话中,出卖了你,Bang!同时得罪两个人。(类似案例还有闺蜜和男票吵架你就别轻易劝分,除非你俩好到你有自信她选择男人时会听你的话)


3.和熟悉的人相处:再亲密也别忘记界限感,他不说的,坚决不问。

聊天的时候既不能没完没了地谈论自己,又不能打破砂锅地对人家问东问西。说一些无关对方隐私,而有关兴趣/见解的共同话题,可以抒发一下真实感想。别仗着自己和对方熟,没事找事就问和人家孩子/对象/工资有关的问题,除非他主动炫耀了。这个时候和第1点相反,你可以适量说一些和自己有关的事,事实证明,主动自我暴露可以拉近和对方的距离(同时引诱对方暴露)。

 

同时需要注意对方对一件事是否有很高的表达欲。如果你稍微提到这件事他就换话题,那你也最好识趣地换个话题。别问,不然两个人都好尴尬。如果他表现得并不避讳,那你就放心大胆地继续这个话题。

在这再多插一句,和最亲近的人,爸妈/枕边人也许谈不上界限感,但要知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哪怕是最亲的人,也请保持尊重和耐心。

以上三点通用原则说完,补充两个通用的小技巧。


1.直接赞美不如间接的夸奖,夸奖要夸在细处。

要表达欣赏喜欢可以直接,但要让人觉得你不是无脑夸,是有想法的,你的评价是有价值的。所以我们和对方讨论对方擅长/喜欢的事是个不会出错的方法。

比如和你心仪的男女神说话,可以表现出你对Ta喜欢的东西的兴趣。比如对方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就可以和Ta谈论一些读书的感想,并不经意间表现出欣赏:“我也看过这本书,但你看得这么详细也太厉害了吧!这你都知道,你懂的真的很多啊。”对方是追星女孩,你就可以告诉她你也很欣赏她爱豆的哪个作品。同时夸奖要落到细处,夸对方长得好看不如详细描述一下对方哪里好看,具体的夸奖给人远比泛泛夸奖来得真诚。


2.如何做到开适宜的小玩笑:开在无关紧要处。

常有人说,幽默和刻薄是两回事。其实这也是个分寸的问题。大家都喜欢会开玩笑的人,因为让自己开心是每个人的本能,而且一般幽默的人都好相处一些。

什么样的幽默才可以说是风趣呢?我觉得有三种,一种是自黑调侃,一种是调侃别人的非痛处,一种是无关痛痒的小玩笑。你可以和一个很瘦的女孩开玩笑说你好胖最近吃太多了吧,但你不和胖子这么说。总之玩笑要开在无关紧要,别人不在意的地方,哪壶不开,不提哪壶。如果在别人痛处插科打诨的,那就是刻薄而非幽默了。

至于拉近距离的小玩笑,本质上是你为拉近你和对方之间关系的试探性的、越界性的小手段,让人感觉你还蛮有趣蛮好相处的,“稳中带皮”是种好性格。

上次我给一位老师发邮件,我在后面写道:“谢谢老师!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一行小字)我们也毫无办法。(后跟一行大字)不!我们会认真修改的!”老师回应道:“好的,你们做得很好!(一行小字)才不是这样的……”

我举出这个例子,是觉得这个玩笑还算成功,调和气氛拉近距离。生活太死板了,来一个这样无伤大雅的小幽默,大家都很乐意。但开玩笑确实分人,有一小部分人天生没有幽默感;或者在严肃场合,容不得这些,就最好不要抖机灵了。


沟通技巧说多了容易让人觉得怪虚伪的,但其实只要你是本着为别人考虑的心,那多掌握一些相处之道也利人利己。毕竟“人情练达即文章”,沟通是一件需要系统学习的事。说这些不是为了撺掇大家讨好别人。也请记住,情商高不是让你勾心斗角,而是学会自恰,且怡人。

关于人际关系,周国平的总结我很喜欢:“互相尊重,亲疏随缘”。尊重说起来容易,但有时候难免不太清楚别人的点在哪,触了逆鳞,两方尴尬。别担心,可以先学着避免一些常见的坑。在未来,当我们经历了足够多的事,了解了足够多的人,同理心会更强,也就会自然而然地为别人考虑。此时已“随心所欲不逾矩”,分寸感自然而然就融入我们的言行中了。

责任编辑:柒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