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为什么不吃香菜?

最爱椒麻鸡问:香菜应该排在挑食的人最不爱吃的食物前三名吧?甚至有人宣称真正的美食家是不吃香菜的。我想问那些不吃香菜的人,你们如果吃了最令人发指的香菜会怎样呢,会肝胆俱裂?会变身狼人?

膀大腰圆的美食家马赛克答最爱椒麻鸡:

老实说,您这样的问法令人非常愤慨,也体现了吃不吃香菜绝对是人与人关系的最主要矛盾之一,美国大选连这个议题都不关注,可见他们真的是切切实实的伪民主!

什么叫“挑食的人最不爱吃的食物前三名”?不吃香菜的人在你们香菜党看来就如此挑剔是吗?借用台湾著名老饕艺人邰智源邰哥的话回答你:我们只是不吃香菜而已,也没有不吃葱,也没有不吃蒜,更没有不吃姜……(远方传来阵阵呜咽……)可为何爱香菜的人总是这么自信,觉得所有人都没理由不接受这种散发出恶心外星感气味的草本植物呢?

但有一点您还是说对了,不要说咽下香菜,即便是远远闻到它那妖冶的气味,已足够叫人肝胆俱裂,差一点就变成长坂坡前的夏侯杰。所谓的“蔬菜”中最接近天然有机的品种便是香菜,您以为何故?就因为它那独特的挥发油完全超出了所有畜鸟蛇虫的底线,保证了没有任何尚存理智的生物哪怕动过分毫以它为食的念头。在此必须要感谢我那严厉却慈祥的父母,打小谆谆教导我不可在放学路上随意去路边食肆解馋,特别是豆腐花摊和拉面铺,以致我直到高中毕业前,方才领教到香菜的魔法。叛逆的我那天终于溜号出来品尝慕名已久的麻辣烫,那时候五毛钱一串油面筋还有三整只,但对于把大部分钱用来拉票选班长的我而言那盆绿色的免费菜肴还是很有诱惑力……结果可想而知,之后大部分的高三时间我都专心在教室用功,香菜客观上帮助我变成了另一个人,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拥有了今天这样成功的人生。

其实在大学里,我还发现,被香菜改变了人生轨迹的绝不止我一人。我的两位室友,一位初见时面慈心善,胸中如一坛静水,每晚也必以一碗净水泡脚,同时手捧《佛说无量寿经》轻轻诵读,直到食堂中施以大剂量香菜的羊肉面彻底动摇了他的慧根。事发后我特地找来几本经书对他说:《大顺经》云:“食此菜者,近生之处,不得闻经。”; 《华严经》云:“食此菜者,生生之处,不睹诸佛,被人憎疾。”;你看还有《天畔经》有云:“若误食此菜者,不生悔,长劫处阿鼻地狱,无有出期。若故食者,不通忏悔。”可见佛家一直将香菜视为有损正阳之气的邪魅之物,而这么多得道高僧,又怎么会骗你呢?

结果在毕业时他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党员,原本的那些迷信之物,便成为了赠与我的纪念。

我的另一位室友,为人同样真挚,虽不苟言笑,却颇有情趣,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细致的体悟和要求。如后门出去的那家奶茶显然没有前门的好,因为用的珍珠尺寸,相差可得有一指甲宽。因此,后来听闻他终于寻获女友后又因对方喜食香菜而果断分手,我也并不诧异。只是心疼他为寻真爱远渡扶桑,却不知对岸番邦已在东京开出了“香菜饭店”,专营香菜生食,香菜泡茶,乃至香菜冰激凌。特别是女孩们纷纷捧场,据说可去脸上色斑暗沉。但即便立马归国,如今孙海英老师也会教导他一种“香菜洗肾法”——每天一杯香菜水,包你长命到百岁。

而最根本的问题是,香菜究竟算得上一种“芳香型佐餐类菜肴”吗?不妨看看西洋人的常见配料:薄荷、罗勒、迷迭香……是不是单名字就要比香菜更能散发出优雅迷人的气息?事实上,欧洲人也不是没见过香菜,以致有失偏颇,反倒是在中世纪时,黑心店家常常采撷归来,用于掩盖腐肉之臭味。当然许多人会觉得香菜尚能担任主角,甚至一菜三吃——菜叶摊蛋饼、菜茎炒肉丝,末了菜根还能腌个大萝卜,真是忍不住想提醒他句,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啦,健康奶不喝,放心肉不吃,每天还这么过,您这不存心给国家抹黑么。

而一旦从饮食中最基本的食物搭配、餐酒搭配角度看,香菜无疑更找不到任何的存在意义。通常认为香菜去腥解腻,但用一种更腥臭的“饭局毁灭者”来饮鸩止渴,实在要让一意追求美味的人士大为费解。以餐酒搭配为例,葡萄酒配食物的最基本原则,便是不能让酒遮避了食物的本味,也避免让两者结合,产生新的不愉悦之感。比如单宁较重的红酒,就绝不能配肉质细嫩,鲜中带甜的菜肴;而滋味较细致的汤羹类,则还不能以普通的白酒佐之,而最好选择清瘦骨感的长相思或勃艮第夏布利区的霞多丽。所以同理,请耐心回忆一下,有哪次香菜的味道是能和食物完美融合,互相提携的么?或者往往是各种粗茶淡饭,只要一大把香菜从天而降,便让你找到了熟悉的气味得以安心进食这种情况?

总之,真正的美食家不吃香菜绝非戏言。当年张骞携此物自西域辗转腾挪十余年方得侥幸归还大汉,以为宝贝,大肆传播,而我们这些生于现世的不食香菜者,多半已在心底骂过他千百回。

(责任编辑:卫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