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20高考延期?

如何看待2020高考延期?

当高考确认延期一个月这样盛大的话题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很容易想到《杀死鹌鹑的少女》中的这段话: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如何看待2020高考延期,热搜上很多人觉得这将是改变无数人命运的一天,但事实上命运可能没有那么容易被改变,也不一定被高考和在哪读书改变,从更长的维度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的能力。

去年在万维钢的精英日课上看到一本书——《成功公式:成败背后的科学》,这本书说的不是成功学,而是有关成功的科学。书中提到一组实验,学生A刚好达到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学生B只比录取分数线低一分。他们原本的水平几乎一样,但是A去了省重点,B只能去市重点。那请问,这两个学生将来考大学的时候,他们的成绩会不会有显著的差距呢?

答案是完全没区别。研究者统计了像A和B这两个人高中毕业时的标准化考试的成绩,结果是一样的。不但省重点和市重点没区别,市重点和区重点、区重点和普通高中,对于正好跨线的两个人来说,都没区别。

如果你的成绩正好压线,那上和不上重点高中,对你将来的高考成绩根本没有影响。好学校并没有给学生提供什么“名校加持”,学习成绩基本上是你自己的事。

于是就有人对大学也做了类似的研究。比如说有个学生达到了哈佛的申请标准,但因课外活动不行没有被录取。请问这会对他的前途有什么影响呢?

答案是没影响。只要他的硬指标达标,不管他上的是哪所学校,平均而言,他将来毕业十年之后的收入水平其实是一样的。

所以如果你真行,并不需要名校的加持。那名校的意义在哪呢?

我们知道名校能让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名校还有高水平的校友网络。但是,现在这个研究似乎说明,作用并不大?

这个研究还有细节。统计分析表明,名校加持对你没影响,需要两个前提:

第一,你得确实申请了名校。这个学生的硬指标达标,没录取没关系,他将来还是能拿那么高的工资。敢申请,说明他认为他属于名校。但是如果根本就没申请,那就是眼界不够高,野心不够大。

所以这本书的作者巴拉巴西总结,名校 = 成绩 + 野心。

第二,家庭条件得过得去。中产阶层的子女只要硬指标达标,最后上没上名校影响不大。

现代社会总体公平,三流大学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在职场上的机会相差不是很大。包括现在国内一线城市的公司,其实也不完全看重名校。现代职场是一个相当开放的网络。我们公司的招聘要的就是解决问题的员工,而不是高学历的员工。

十年前,柴静在罗永浩的新书发布会上提问老罗:"有人说你本身是一个特别大的偶然,比如你当时要没进新东方,或者讲课的时候没有被学生录下放到网上你不会在新东方,然后你就不会办牛博网,就不会出这本书了。”

罗永浩的这段回答我非常喜欢:

“我也经常感慨无常的人生,但是是这样,我并不是抬杠,你说偶然我说必然,你说必然我说偶然。首先我一直同意一个观点,我们看一个人怎么样是看他是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他做成了哪些事情。”

“我们看一个人到底怎么样,是看他骨子里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他做成了哪些事情。就以我很喜欢的韩寒为例,比如说他的成名和后来赚到的钱成就到的事业等等,也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我始终有一个看法,就是如果韩寒当时没有成名,你可能只是没有机缘认识他。但是如果有一天路过上海郊区的那个小镇,碰到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叫韩寒,如果你有幸跟他坐下聊聊天,你仍然会感觉这是一个非常牛逼的年轻人,也就是说你有没有成就名利的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本来就是非常好的人。回到你的问题上,我觉得如果我这一生默默无闻在东北小镇里很寂寞地死掉了,也是一个非常牛逼的小镇的年轻人。”

所以,这么看,大可不必觉得这是“不普通的一天”。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这句出自《孙子兵法》的话,是我此前一位Leader教我的,学会借势,成功可遇不可求,我们倒可以放得轻松些。

开心点朋友们,在一个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世界,你还可以选择拥有一个让自己自由快乐的能力。

责任编辑:梅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