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我都是为了你好”?

怎么看待“我都是为了你好”?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每一个人都曾经受到过这句话的困扰。

说这句话的人有可能是你的父母,有可能是你的恋人,甚至有可能是你的同事。在他们说出这句话的同时,他们的脸上往往会露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并且搭配一个幽怨的眼神,那眼神势要刺穿你的良心,让你觉得如果自己不领情就等于在道德上出现了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为了照顾对方的情绪,会选择压抑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屈从对方的建议。结果是虽然对方感到十分满意和欣慰,但是自己心里却始终有一个解不开的疙瘩,这个疙瘩在平时被深深地隐藏起来,可是一旦碰到类似的事件就会被触发,进而引发更大的矛盾,甚至令人夜不能寐。

我的闺蜜小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工作稳定,成绩优秀,是大家公认的乖乖女,也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然而当我了解她的成长经历之后,我对她却没有丝毫的羡慕,反而多了太多的同情。

小学的时候,小安的学习成绩就很好,始终能够排在年级前三名。因为这个原因,她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的竞赛。那时她的同学和邻居家的小孩每天放学写完作业,都会跑到楼下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但是小安却从来都没能参与其中。

每次当她向母亲提出自己想要出去放松一下的时候,母亲都会斥责她浪费时间。有时小安实在觉得心里憋闷,便忍不住和母亲争论几句,母亲就会勃然大怒,说自己都是为了她好,万一成绩下降,要怎么和老师交待。小安又辩解了几句,但是见母亲的声调越来越高,只好就此作罢,尽管她觉得只有劳逸结合,学习才能更有效率。

上了初中,小安长得越来越漂亮,再加上学习成绩优异,班上很多男生都对她心怀好感。一天晚上放学,小安在自己的书包里发现了一封情书,但是她并没有打算回应,便顺手把这封情书放在了书架上。不料母亲在打扫房间的时候看到了这封情书,二话不说,冲上去照着小安的右脸就是一巴掌。

第二天放学,母亲在校门口堵住了那个男生,说了很多挖苦他的话,并且警告他以后不要再打扰小安。当时周围围了许多同学,都在交头接耳地议论,小安红着脸站在不远处,只觉得抬不起头来。回到家里,小安哭着问母亲为什么要这么做,母亲说:“我这还不都是为了你好,难道你真的看上那小子了?”

中考之后,小安考到了省里最有名的那所重点高中。她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十名,班主任总是在班会上夸她。然而到了高三,小安却决定参加艺考,因为她从小热爱画画,能够进入专业的美术学院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

得知这件事以后,不仅仅是小安的母亲急得焦头烂额,连小安的班主任一时间也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班主任看来,自己所教的学生如果能够考到北京的一所985大学,要远比通过艺考考入一所美术学院令她骄傲得多,更何况她本身还背负着升学率的压力。

于是小安的母亲和班主任结成了友好的联盟,两个人一个在家里劝说,一个在学校劝说。不论是小安的母亲,还是小安的班主任,张口都是那句小安再熟悉不过的“我都是为了你好”,一个说普通类毕业要比艺术类容易就业,另一个说以小安的成绩来看,报考一所北京的985大学要比艺术院校性价比高得多。几周下来,小安终于不堪忍受她们的狂轰滥炸,委屈地放弃了艺考。

高考那年暑假,当小安收到那所985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周围的亲朋好友纷纷向她表示祝贺,可是她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她对我说,其实从小到大,一直都只是周围的人在替她感到高兴,而她自己却从来都没有从那些令人羡慕的事情上感受到一丝喜悦,因为那些东西并不是她自己真正想要的。

大三下学期,小安在学校的一次晚会上遇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男生,他的名字叫小林,阳光帅气,同样热爱美术,两个人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小林的出现,让小安每天的生活都充满甜蜜,也让小安第一次感受到快乐究竟是什么滋味。

然而好景不长,“五一”放假回家的时候,小安的母亲无意间看到了小安和小林的聊天记录,于是把小安叫过来一顿盘问。小安也没有隐瞒,把小林的个人条件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结果母亲觉得小林的家境有些贫寒,和自己的女儿并不相配。小安解释说小林很有上进心,将来一定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改善家庭条件,可是母亲仍然觉得小林的条件达不到她心中的标准,要求小安一回学校就和他分手。

小安见母亲已经在发火的边缘,只好嘴上答应,心里却不赞同母亲的看法。没想到一周之后,母亲竟然特地坐火车来学校看她有没有照做。一天中午,小安和小林一起从图书馆走出来,不料母亲这时突然从树后出现。她狠狠地瞪了小安一眼,然后上下打量小林一番,高声对小林说,其实小安早就想和他分手了,只是一直没法开口,从今往后,不要再来纠缠小安。

说完,母亲一把拽住小安的手,把她拖到对面的教学楼。路过的同学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纷纷转过头来看他们。小安奋力挣脱,强忍住心中的怒火告诉母亲,不要再闹了,自己一会儿还要去上课。母亲叉着腰喊道:“我这是在闹吗?我都是为了你好,你和这么一个穷小子在一起有什么未来?要不是我帮你说分手,你自己得拖到什么时候?”

那天晚上,小安一回到宿舍就收到了小林的微信,小林说:“如果你想要和我分手,可以自己告诉我,我是不会赖着你的,何必让你妈来学校羞辱我?我以前一直以为你是一个善良的女生,没想到你竟然是这样的人。”小安看了,心里咯噔一下,连忙发微信解释,可是却发现自己的微信已经被对方拉黑了,甚至连对方的手机也打不通了。

带着失恋的痛苦,小安熬过了大四的时光。毕业前夕,她在网上发现自己很喜欢的一家文化传播公司正在招插画师,便投了简历,不久,她就收到了面试通知。

母亲听说这件事之后,连忙阻拦,说插画师这个工作听起来没有律师让人羡慕,而且刚开始的时候收入还不高,小安说她只是想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母亲见她态度坚决,便对她大吵大嚷,可是小安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母亲只好放声大哭,顿足捶胸,扰得左邻右舍都前来询问。后来小安实在没有办法,只能遗憾地放弃了这次面试的机会,向律师助理的岗位投了简历,母亲这才止住了哭声,并且对小安说,自己都是为了她好,将来成为真正的律师,说出去多有面子。

现在的小安,做着一份自己毫无兴趣甚至无比厌烦的工作,并且马上要和自己并不喜欢但是条件很好的男生相亲。她的母亲逢人就夸自己的女儿优秀,周围的人也都觉得小安达到了世俗意义上“优秀”的标准,只有小安心里一直闷闷不乐,因为她知道,自己不过是母亲手中的一只提线木偶,永远无法得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我都是为了你好”,区区七个字,不知道绑架了多少人。它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万能的借口,只要你觉得自己理亏,把这句话说出来之后,对方就算不赞同你的看法,也要领你三分情。可是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你所认为的“好”和对方所认为的“好”,本质上其实并不是同一种东西。每个人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经历都不甚相同,所以对同一件事的价值判断难免大相径庭,何必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人身上,以爱的名义剥夺对方的自由?

如果你真的为对方着想,希望对方过得幸福快乐,就应该尝试理解对方的需求,做到有效沟通。你完全可以针对对方目前的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但是请你把最终的决定权还给对方,不要强迫对方按照你的逻辑行事,更不要陷入自我感动的怪圈,过分夸大自己的付出。

可能你从来都没有想过,很多时候,当你说出这句话的同时,你的潜意识里其实希望对方牺牲自己真正在意的东西,来满足你对他的期望,这样的做法其实是控制欲强且缺乏同理心的一种表现。如果你能够尽量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而不仅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对他的行为和人生指手画脚,也许你们之间的矛盾会减少很多。

当然,在这里我没有否定你对对方的真心,我只是希望你能够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来表达你对他的爱。在任何一种关系中,尊重对方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如果你一直试图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和对方相处,那么就不要怪对方对你心生芥蒂。

对于经常听到这句话的朋友,我只想说,当你得到对方的建议时,你应该权衡利弊,尽量做出遵从自己本心的选择,切不可一味地顺从和退让。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你选择为他人而活,那么等到你年老的时候,你将会为自己满是遗憾的人生而感到悔恨。

责任编辑:梅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