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不过脑子怎么办?

说话不过脑子怎么办?

小孩子说错话尚且可以说是童言无忌,成年人说错话难免给人口无遮拦之感。但如果已经养成了说话不过脑子的坏习惯怎么办?无数次说错话,又经历过无数次生活的无情捶打以后,我总结出了一些专治“说话不过脑子”的一些小tips,和大家共勉之:

1.学会闭嘴

这可以说是改变“说话不过脑子”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当你不知道一句话该不该说的时候,别说;当你犹豫一件事该不该做的时候,去做。遵循这两点,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和麻烦。在说话技巧中,“闭嘴”是最简单可操作的,如果害怕说出不合时宜的话,不妨先从沉默是金做起。

2.控制语气

在考虑好说的内容之前,要注意到,言语的表达方式——语气也很重要。具体操作为降低语速,减小声音,柔和语调。语速太快,大脑的转速跟不上语言的输出,自然容易说一些“没头脑”的话;声音太大,显得对他人不够礼貌和尊重;语调太硬,不论说了什么都难免产生咄咄逼人之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独一无二的气场,和他人交谈的过程中,也会有气场的交换,如果能先控制好以上这三点,就能控制好我们交谈中的气场。

3.刻意练习以避免“脱口而出”

说话不过脑子的一个表现就是容易“脱口而出”。那么如何改掉争抢话头,脱口而出的坏习惯?美国心理学家艾利克森曾指出,不论在什么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他将这种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改变脱口而出的习惯:比如以每次和别人的交谈为“习题”,集中注意力,刻意给自己留下几秒思考时间才去表达。这几秒的时间,一来可以帮助你理解对方说话的含义,二来可以为你争取时间,让大脑好好揣摩一番应该说些什么。练习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逐渐习惯“三思而后言”了。

4.改变以自我为中心,学会换位思考

说话不过脑子,未必是“没有脑子可过”,也许是没有养成过脑子的习惯。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反思自己为什么不肯说话前动动脑子,是否太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了?所以从现在起在交谈中也要学会换位思考,在说话前想想假设自己是对方,想象对方听到什么样的话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思考过后相信你就会知道,什么话应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了。

5.“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同样,交谈时也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破不说破。这不是让你做一个不诚实的人,而是希望你能够选择性地说出合适的那部分,不是为了炫耀,更不是为了揭露。有时我们看到了事情的全部真相,但并不是非要自作聪明地和盘托出。心照不宣也是种默契的表达,要坦诚,但不能坦白。

6.学会排雷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雷区,说话时避开对方的雷区是最基本的尊重。雷区包括但不限于:别人在乎的东西(比如外貌、身高),不愿意回首的经历等,总之就是任何对方没有表达欲,也不想听你说起的事情。同时不要总炫耀自己,分享自己的好消息。正所谓“一起比惨,痛苦减半”,但如果一直是你单方面地不停炫耀,就会让别人反感,“被炫耀一脸”是大多数人的雷区。

7.实在不会开玩笑怎么办

开不合时宜的玩笑,比不开玩笑更糟糕。幽默感有时候确实是不能强求的,只能在后天的学习和努力中慢慢培养。有时候自己开了个玩笑想缓和气氛,结果弄巧成拙被人认为“说话不过脑子”,真的是很委屈的一件事。不会开玩笑,要么选择不开,要么选择“自嘲”这种舍己为人的方式,相信别人也会懂得你善良的心意。

8.不去评论和指导别人,学会倾听

不要对别人评头论足,不论是人前还是人后。很多人对自己的三观都过于自信,会忍不住想要强加到别人身上。当你感觉自己出现了这种意图时,赶紧抑制住它,不要总想着去评价、去纠正。高质量的交流离不开高质量的倾听,我们应该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涵容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多去表达认同和赞赏。

9.提高自己讲话的含金量

很多聪明的人都有这么一种特点,平日里并不多说或者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在他表达的时候,可以一针见血地直击要害,让人觉得“原来他这么厉害”。首先他们应该是有一定修养和内涵在的,能够忍住不该说的时候不说;其次因为有深邃的思想做支撑,到该表达的时候自然语出不凡。思想一时之间很难提高,但我们可以努力做到:增加自己讲话的信息量,减少讲话传达的负面情绪;增加讲话中的客观事实,减少讲话传达的偏激观点。久而久之,我们说话的含金量自然就上来了。

10.写在最后:一句可以用来提醒我们的话

很多人看了上文可能会觉得“说话就是说话,怎么还有这么多复杂的条条框框?”确实,好好说话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炼成的,说话不过脑子的毛病也不是一天就能改掉的。看过了太多说话不过脑子导致的惨案,我觉得巴甫洛夫有那么一句话,可以用于提醒我们说话前记得动脑,那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觉得自己知道了一切。”

责任编辑:梅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