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融入新的社交圈?
那天科里几个实习生跟在我这边学习,三男一女,稚气未脱,都是临近毕业的学生。他们说,因为疫情的原因,不能返校,实习完毕,他们将会直接从实习点撤离。
我问,那你们毕业照怎么办,这照片挺有纪念意义的。那名女生说,读研后再慢慢说吧。另一名男生问,那如果不继续读书,考编制是不是就只考专业知识?我说,首先,你要符合报考条件,然后不仅考专业知识,还要考为人处世方面的问题,面试的话,基本都是问如何处理工作、人际等等问题,就像考研面试也会问类似的问题。那名男生叹了口气,说,这不就是逼着我们去变成世俗,圆滑的社会人吗?
的确,在如今常规的成长体系下来看,当你大学毕业,无论你是读研还是参加工作,或多或少都算进入社会。毕业照的作用,在于留下你脸上最后的温纯纪念,然后在你的人生中点下一个逗号,接下来还有未完的篇章。
而这又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你会走入一个新的社交圈,如何融入进去,成为了我们必须经历的一个节点。
1.在新的社交圈里,实力最“硬核”。
这和学生考试成绩是否优秀的道理差不多。尼采也说,闪光的东西并不一定是金子,但金子总会发光。记得以前读高中之前,有个入学考试(不是中考),考试的前几名备受瞩目,虽然那几名同学在后来的高中学习中,没有保持很优秀的成绩,但老师仍然对他们有一定关注,毕竟成绩能证明他们底子好,可塑性强,再不济,他们也没有跌入班级中等水平。因此,把专业知识努力提升,能有助于你快速融入新的社交圈。
2.实力一般的,努力挣表现。
有的人可能在进入岗位的时候,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也不要为此而焦虑。纸上的成绩就好像颜值,刚看的时候觉得新鲜,看久了兴许也觉得平平无奇了。如若你能在平时的工作中努力学习,做足表现,无论是否有提升,相信旁人也会看在眼里,借此机会,也可以慢慢融入圈子。
3.遵纪守规是必需品。
哪怕是小学生,老师都会强调不要迟到,不要早退。这种品行是贯穿整个人生的,哪怕平时约会,也不愿久等一个总是迟到的人。工作之中,甚至可以提前到岗,将闹钟调早五分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到岗位后,适当缓缓,提前整理下思路,也会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毕竟,我们不是执权者,我们没有能力去更改规则。规则是执权者重视的概念,即使规则不合常理,我们作为新人也只有尊重,少些抱怨,多些服从。
4.善于观察旁人。
如果你是一个外向的人,那么和同事相处起来想必得心应手,但是也要注意观察,尤其是相处的度。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喜欢独处,更有甚者,一说话就会抓耳挠腮脸红,也毋须气馁。有研究表明,内向的人往往善于观察,他们能洞察到更多的细节。《笑傲江湖》里面说劳德诺身为嵩山派奸细,带艺投师 ,忍辱负重,虽然结局不堪,但是他当时欺骗诸多华山弟子,最后陆大有也被他亲手杀害。我们在平时的相处当中,也要看看周围是否有品行不端的人。因此,善于观察周遭是前提,有的大圈子看起来其乐融融,指不定里面还有拉帮结派的小团体,作为新人,很容易被孤立在外,你可以观察哪个人是你能结交的,然后通过这个人,进一步了解圈子内部的情况。
5.注意相处分寸。
能结交的人不一定需要太多,不是说每个人都可以谈心,或者能问出话来,作为新人,粗浅了解,点到为止即可。注意说话的分寸,话语别说太满,尽量避免用肯定的语气去做评判。有时同事可能问你,另外一个同事怎么样。这种情况,学会斡旋,避免正面回答类似的问题,并且适时转移话题。一不小心,回答带有点否认的色彩,那么三人成虎,传到其他同事耳里,作为新人的你,反倒更容易被排外。
6.适时“装傻”,给人台阶。
在平时,还要学会适时降低身份,简言之“装傻”。面对上级,或者平辈,为了融入进去,适当降低自己位置。但降低位置不代表真的示弱,不去争取,只是为了让自己更有“弹性”,更好伸展。《鹿鼎记》里韦小宝看似无赖,但他偶尔装傻,时常夸自己“没文化”,显得平易近人,让人难以对他嫉妒。在康熙面前,“鸟生鱼汤”(尧舜禹汤)“如龙添翼”(如虎添翼)说得头头是道,等康熙来纠正,果然康熙说,你这句话太没学问,飞龙在天,还需要什么翼。言下之意抬举了康熙,既然是龙,那已经是威震四方了,不需要翅膀也能得心应手。
7.避免传话行为。
作为新人,很难分辨事实的真相,《王牌对王牌》里有一个名为“传声筒”的游戏,一句话通过动作和音效表达传递给下一个人,最后,难以形成原本的语意。如同彼此间的不断传话,传递过程中,可能就会逐渐变味,因为不知道哪个人会在里面添油加醋,煽风点火。更何况,事情是否子虚乌有,这都不得而知。这样,也会让自己更难融入圈子。
在新的社交圈,为人是一方面,坚持品性,保持初心,但不唯唯诺诺。处世是一方面,灵活周转,适当取舍,但不损人利己。随着时间推移,相信我们会逐步融入到新的社交圈。
责任编辑:梅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