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时如何取悦自己?
三年前,我有一段独居生活。
那时在深圳,刚大学毕业,孤身一人在偌大城市,关系好的朋友也都不在一个城市。当时心气也高,不喜社交,总觉得出社会后很难碰到真正投得来可以交心的朋友,遂一头扎进事业。晚上十点下班回到家,还要打开电脑写作,大多时候是凌晨三点睡,八点起来上班。
每天被焦虑裹挟着,恰毕业前不久跟当时男朋友分手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恋爱的想法,没太多精力也没太多心思去打扮自己,也没有要好好生活的意识,每次觉得好焦虑好难过的瞬间,就大口大口往嘴里塞那种很容易长胖的垃圾食品,也不去控制体重。
大半年下来,整个人脸色极差,黑眼圈重得遮瑕涂了两层都遮不掉,还胖了十斤。最关键的是,那段时间我整个人很丧,每天都觉得自己很不开心,也很难因为一件事再开心起来,内心充满着负能量,很长一段我感觉自己曾经那颗向往美好的内心,在慢慢枯萎,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甚至很多时候都放弃去追寻生活的美好。
在我印象中,那段独居生活过得很糟糕。离开深圳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愿跟人讲这段独居生活,潜意识里觉得老娘好歹在外面也是“有头有脸”的畅销书作者,好歹也是光鲜亮丽的都市女青年,怎么能把自己搞得这么狼狈呢。
当时是真觉得提起这段失败的独居生活很丢人。
这几年,我也慢慢学会了如何和自己相处,如何和生活相处,用现在的眼光去审视三年前的那段独居生活,不会自怜地觉得自己处境当时多惨,更多是觉得自己的生活态度不对,是自己把自己的那段独居生活搞得很惨。
回想三年前,那会的我其实也尝试过好好去生活:
碰到热门好看的电影,我买上爆米花和可乐,一个人也去看过电影;那段时间深圳有“恋爱犀牛”的演出,是我想了好久的演出,也能一个人转好几趟地铁,去到离家很远的剧院看这场演出;我在深圳那年,网红商场“壹方城”刚开业,我住的地方离那儿特别近,有时馋里面小店里的食物,一个人骑着共享单车,吭哧哧跑那里去吃好吃的,每次吃完回家前,还不忘在负一楼美食区拎一盒周黑鸭回家;还有虽然在这座城市没有我的朋友,但时不时总有朋友来深圳找我玩,我们一起去香港买买买,还有吃各种茶餐厅;以及和姐姐一起去爬南山,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还特意在山顶的小卖部买了根菠萝形状的冰棍吃,当时还发了条朋友圈,等等。
那段独居生活,我也在努力让自己好好生活,努力做一些取悦自己的事,也本可以过得更快乐一点的,只是当时的我没意识到这些快乐。这也是人性的通病,身处情境之中,总觉得当下生活好难过,等跳脱出这个情境,过上几年再看那段你觉得很不堪回首的日子,是会发自内心觉得那段日子很美好很开心的。有些美好的快乐,只能存留在我们的回忆里。
独处时不开心的根源,不是以上那些事不是我真正想做的,只是我当下的生活心态出了问题,总觉得现在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总以为我想要的生活在别处,甚至潜意识里觉得这座城市不适合我,得等以后我换座城市去生活,我才会变得开心。
当时,我总觉得能让我快乐的东西在别处,压根没真的接受当下生活,没有接受此刻得在这个城市生活一段时间的安排,也没接受“我们这辈子很难真正过上我们羡慕的生活”这个事实,也还不太明白“因所谓理想的生活,永远都是别人正在过的生活”这个人生真相。
总以为最好的风景在别处,这也是当代很多单身都市青年不快乐的根本原因。
所以来破个题:独处时,如何取悦自己?
答:调整心态,接受自己当下一个人的这个事实,接受当下必须在这座城市或者这个环境呆上一段时间的现实,在此基础上发自内心去热爱去享受自己一个人时的生活,去做你真正想做或是你曾羡慕别人做过的事,如此会开心很多。
或者,若当下还是觉得很难开心,但依旧要努力去做能充实自己的事,几年后,再回想这段日子,未来的你也会为过去发生的感到开心。
让自己开心,即是悦己。这个开心的时间期限,可以是让现在的自己马上开心,也可是延迟满足,让未来的自己开心。
若能带着如今小文的心态,重新回到三年前,再过上一段独居生活,或者说再来上一段很漫长的独处时光,我相信我肯定能把生活、工作都过得再快乐一点。
虽独身在偌大城市,原先的朋友都不在身边,但也不会再过分自怜。
每天规律生活,早起上班,虽很困很累,但依旧会认真收拾一番自己,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出门,打扮自己不是给别人看的,只为自己开心。挤地铁的时候,会戴上耳机,订阅一些不错的线上课程,听听别人讲哲学讲商业讲自我提升,从别人身上吸取部分能量。依旧会在公司楼下买一份喜欢的早餐吃,有时是手抓饼,有时是凉面,有时豆浆配馒头,几块钱的早餐能买来一上午的快乐。
中午时候,如果有相处不错的同事约着去外面吃饭,可以一起吃去吃饭,若是没人相伴,那就提前点好外卖,点一家自己喜欢吃的,或者自己也可以去外面觅食。犹记三年前,有天上午做方案特别崩溃,恰逢中午饭点,为了平复自己心情,我一个人去楼下711买了份加鱼蛋的车仔面,还买了如实的酸奶,吃饱喝足后真的感觉精力就回来了。所以工作时的午餐可以外卖解决,也可以去店里吃,一个人也可以堂食,不丢人,也不孤单。
晚上如果加班,那就点外卖吃,如果下班早点的话,也不会再像三年前那样狼吞虎咽吃一堆易长胖食物,而是会自己在回家路上的超市买点菜,简单给自己做点饭吃,不用做多高级多复杂的食物,可以是西红柿鸡蛋,甚至炒青菜都可,简单、健康能填饱肚子就行。
三年前的小文,会觉得下班回到家已经很辛苦了,只想瘫在床上吹吹空调,才不愿意再费力气做菜炒菜,关键还要洗碗,太累了。但现在觉得自己当时的想法虽合理,但也幼稚。独居的都市青年很多总感觉自己脚是没法踩在地上,很焦虑,这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没有真实去接触接地气的生活,去感受烟火气,去真实体验一下真实生活的辛苦。学炒几道菜,会发现原来做菜这件事也需要努力需要学习的,努力和艰辛才是人生常态,这份体验会让你更心甘情愿吃生活不可避免的一些苦。尝试自己做顿饭吃,自己亲手为自己做份犒劳自己的食物,把食物装在自己喜欢的碗里,靠自己双手填饱肚子的这份满足感会给你很多踏实,会让你觉得“自己真的是可以照顾好自己,养活自己的”,这份感受是很多东西取代不了的。
周末的时候,可以在家休息一天,睡到自然醒,醒后把要洗的衣服床单都扔进洗衣机,收拾一下房间,中午或自己做饭吃,或点外卖吃。下午可以找一部想看的电影看,或者看一本书,有别的兴趣爱好譬如画画、弹吉他、剪视频的,也可以在这个空闲时间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晚饭后,可以在家跟着网上运动视频简单运动一下,看书或者写作,也可以找一些有趣的综艺或者剧集,给自己放一个愉快的周六假期。
周六休息一天,周末还是要出去玩一下的。哪怕一个人,也可以去逛逛商场,去看电影,或者遇到喜欢的歌手开演唱会,也可以送给自己一场演唱会,或者去看话剧,或者去看个展,或者找个喜欢的书店待一天,也可以去城市打卡,逛公园、爬山,去城市的知名建筑物走一走,去吃城市各个角落各种料理小店,去品尝韩国烤肉泡菜、日料或者印度菜,偶尔吃一次,也不是很贵……总之走出去,去看,去经历,去很认真地过好每一天。
哪怕一个人,也是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开心很充实的。
当然,对于二十出头,刚步入社会的新鲜生命来说,一时做不到这些也不必着急。给自己点时间。
我以前是不知道怎么取悦自己的,甚至压根不知道“取悦自己”这个技能也是需要学习的,我一直以为让自己开心这个本领是我们自带的。
这几年是在我姐和姐夫的耳濡目染下,才慢慢学会这些的。
姐夫是一个特别会生活的人,私底下会做蛋糕,会做好吃的芝士披萨,会做各种面食,还会潜水打鱼,时不时带我们去海边玩一趟,或者去爬山,或者一家人去吃必胜客,吃完逛宜家逛麦德龙也很开心。
还有我姐也是特别热爱生活,在一线城市生活,平时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但周六日,她偶尔会下厨做清蒸海鱼给大家吃,她还教过我怎么做清蒸鱼,或者偶尔在家做手工馒头吃,或者彩色蔬菜面条吃。偶尔会带家人在外面吃早茶、吃各种酸菜鱼,有时会去爬南山,或去HK逛个街,或带小朋友去商场逛街。即便工作生活很辛苦,但她从不会把这份压力带到日常生活,她把工作和生活尽可能分开,工作时好好工作,日常就开开心生活。
在我眼中,他们都是很厉害的大人,是很会生活很会照顾人的大人。后来有段时间,我们生活在一起,才发现姐夫他们最开始也只是像我们一样有很多不会的年轻人,但因为希望能丰富孩子和家人的生活,所以他在网上找的食谱做蛋糕做披萨。他们深知生活很辛苦,所以偶尔给我们点新鲜调剂,周末带家人出去玩,去吃好吃的。
我以前觉得,跟姐姐姐夫在一起很快乐,是因为他们是相处很舒服的人,是很自然的投缘。现在更多是觉得,我们感受的这份快乐开心,其实是姐姐姐夫他们努力传递的。
因为我见过他们后来笨拙地学做新的料理的样子,也见过因为做熟练后的样子,显得很轻巧,但前半部分笨拙大多数人看不到,大家只看到他们的擅长和熟练,开始明白:我们眼中很厉害能把自己照顾得很好的大人,也在一点点学习如何取悦自己,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开心。开心、快乐不是与生俱来的技能,是需要学的,也是可学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足够能力取悦自己,让自己开心的,这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
同理,独居生活也是如此,不要等快乐来找你,去主动寻找让自己充实、快乐的方法,去学习如何让自己快乐。
这才是悦己的根本方法。
你的快乐,不能靠别人给,你得自己去寻找。
但也要相信,我们都是有让自己快乐的能力的。
责任编辑:崔智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