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心重是好事儿吗?

玩心重是好事儿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盖一癞虾蟆,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清. 沈复《童趣.浮生六记》

 

一.好玩儿的童年是幸福人生的一半

德国的幼儿园,1岁到6岁,上小学之前,孩子们最大的任务就是“玩”。玩是人的天性,我们本就是在自然里打滚的动物,只是在高楼大厦夹缝长大的孩子们,“玩”的天性被成堆的家庭作业给掩埋了。

初中课文《童趣》,寥寥几字,把“玩心重”诠释得十分到位。关于童年玩心重的经典文学描述多不胜数,鲁迅的《朝花夕拾》里的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以及小说《社戏》,让我们在文字世界里,读到了另一个迅哥。那些与小伙伴田里偷豆烧烤的事儿,相信在乡间长大的人都懂。长大后,多少还会怀念那个爬树,摸鱼,在田里看繁星的童年。

文豪的童年,多是玩心重的,他们超于常人的思维模式与敏感,可以让他们在玩中,伸长了全身的触角,去感知这个充满童趣的世界。

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注意力以及独处的能力就是在“玩耍”中训练而成的。而这些隐形的生活重要能力,被父母忽视了。父母能看到明晃晃的成绩,却看不到孩子未来的快乐人生,需要“会玩”的能力。

“玩”这件事儿,是我“修炼自我”人生路上最重要的一环。

一个人如果没有“玩心”,那一板一眼的生活也许能过得很有条理性,但是缺少了乐趣的生活,是无聊的。生活是好玩的,是充满冒险的,是需要一颗童真的玩心去享受其中的。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人一生一半的成功,也应该是始于童年。

那么一个充满童趣的童年,这样的人生,在成年后,遇到了困苦险阻,都保持一颗童心去面对,那么生活的难题,就如同沈复笔下的癞蛤蟆,也许猛然间吓了我们一跳,但是神定之后,抓住这只蛤蟆,狠狠地抽上几鞭子,赶到别处,就是了。


二.Study hard ,play harder .

上周三,意大利同学邀请我去波罗的海玩,我纠结了一天,因为要请半天假,我不知道我的德国上司是否会接受我“以玩为目的的请假”。

当我告诉上司,我要去玩一下,上司看我这么纠结,笑死了。她看了一下日程,说不影响工作,下周再加两小时班就好了。在欧洲,玩,可是正经事儿!

他们对房子和车子没有那么固执,工作的主要动力,除了生活的吃喝住的基本花销外,重要目的还是出于玩。一年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度假,法定带薪节假日是28天左右。

回到国内,我所认识的朋友,工作努力有成就的,多是热爱旅行,或者其他的爱好的,他们在工作上认真玩命,在玩这件事儿上,也是认真的。

Study hard ,play harder .

认真学习,玩命玩耍。

马云的玩心,可以从他年会上扮ladygaga上,展露无遗。他高中本就是一个爱玩的孩子,无心读书。万科集团总裁王石,他酷爱攀岩,登珠穆朗玛峰登上了瘾,据说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在旅行和攀岩。

名人爱玩这事儿。

我从什么时候,学习开始真正变身学霸的,是从课下不再一味地低效率学习,在有限时间学习,然后狠狠去玩儿,专心去玩儿后,玩好后主动地,专心高效地学习工作,一张一弛,形成一个积极循环。

大学期间,接触到了旅游行业,这一行确实是一个很需要“玩心”的行业。真正会玩的人,才能做好旅游业。一个出色的导游告诉我,只要他想着,是跟远方的朋友见面,带朋友玩,那么接团之前就不会那么紧张。

因为玩心重,我学了旅游,玩了大半个中国后,还是不够,我又自学英语,想多去几个国家旅行。因为玩心重,爱旅行,接受不了一周工作六天,一年5天带薪休假的常规工作。

毕业后迷茫焦虑,连着跳槽,在德国打工旅行,玩了一年,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钱很重要,但是玩更重要!我希望找到的工作,是能给我时间玩,后来终于跳到了一份工作,转正后有一个月的带薪假期。

现在在德国做了幼师,主要工作就是陪孩子们玩。幼儿园有很多玩具,我自己都没见过,让孩子们展示给我。每天去户外的花园玩3到5小时,定期组织秋游,我每天以玩的形式工作。在工作时间,我抱着一岁多的孩子做瑜伽,深蹲。孩子们哭闹了,就放音乐,带着孩子们一起跳舞。

孩子们很敏感,如果你是一个好玩的人,他们会被吸引,主动围在你身边冲你没心没肺地笑。


三.感情世界里的玩心儿

从懵懂的中学期,我开始暗恋的男孩,不仅仅是长相帅气,还有一项重要的指标“会玩”。那些在球场上,体育场上玩得溜溜的男孩,总能吸引一大帮女孩痴迷尖叫。

成年后,希望寻得的伴侣也是能玩到一块去的,有共同的爱好,一起看世界,分享每天生活中寻得的乐趣,一起探索更多的乐趣。至少我是一个玩心很重的人,我希望找到的伴侣,也能会玩儿。

一个玩心重的异性,对我而言,会充满了吸引力。会玩的人生活,像翻开一本充满未知的图画书,每翻一页都是全新的故事。

正如鬼才兼情种王小波,他在《黄金时代》描述了知青王二与乡村女医生陈清扬风流韵事。很多读者以为是王小波的风流自传,后人推测,很有可能是他的性幻想。书中搞怪的王小波称男女之事是“伟大的友谊”。

王小波是公认爱玩的男孩,对世间充满了嘲弄与戏谑。后遇到李银河,一颗心全部献给了李银河。他写了很多封情书,情书开头多是:“你好哇,李银河。”

一个“哇”字,让读者读到一个好玩的大男孩,他对爱情特殊的表达方式。他的玩心重,可以在感情上转化成为一种独有的浪漫,比如在五线谱上写情书给李银河。

在感情这件事儿上,我十分同意这句钱钟书写给杨绛的话:

“没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和别人。”

在婚前,我不管你有多爱玩,有过多少个陈清扬,但是婚后,你所有的“玩心”,请用在对我一个人的浪漫上。

玩心重,这事儿,当然是因人而异的。

再说,玩心重,“重”到何种地步?如果已经玩到上瘾了,自己已无法控制,当然会过犹不及。但总体而言,我认为玩心重,在未伤害他人利益,并在自我控制范围内的,那么是一件好事儿。

罗永浩讲学英语的演讲,非常有趣,他聊到自己早年恋爱的事儿。他说自己身边的哥们很多早早结婚了,而他还在一直换女友。等到后面,他稳定下来了,跟已婚哥们聚会,哥们却带着婚姻外的小女友们来聚会。

他很纳闷,这个“玩”的顺序是不是弄翻了?

他认为,感情上的“玩”,在年轻时是有好处的。婚前,多交往几个女友,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如何和姑娘相处,这对日后的婚姻生活很重要。但婚后,是经过“玩腻了”的状态,心稳定下来,决定踏实过日子了,婚后的“玩”,就伤害了家人的感情和利益。

身边听过不少案例,早年大学里谈过一段恋爱,毕业后就结婚了。婚后一方觉得有点可惜,应该多试一试,然后婚后,在暗中偷偷弥补早年没有尝过的“鲜”,比如《三十而已》里的许幻山。

跟闺蜜们聊天,她们聊到交往的男友,若是一本正经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有其他的异性朋友经历,从未有‘玩’过”,闺蜜和我一致认为,从没有玩过,那么婚后是否能耐住余生的重复繁琐呢?

豆瓣上评分9.1的英剧《性爱自修室教育》,讲述了欧洲的小年轻们,大大方方地谈恋爱。现实生活中,欧洲的父母也确实是公开支持年轻人,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在感情世界里自由探索与“玩耍”的。

感情世界的“玩”,在年轻时,是探索世界,学习处理亲密关系的一种方式。玩腻了,心定了,对婚后稳定是有帮助的。一直玩不腻,说明不适合成家,那么也不必去耽误伴侣,直到婚后才发现更适合一个人,或者婚后发现,自己不适合异性恋。

晚婚是当代婚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婚前痛快玩过的人,婚后也相对会心更定一些吧。但是如果已经结婚后,还是出格的玩,这当然就过分了,我就不多议了。

其实玩心重是好事儿吗?这个世上有绝对的好事儿吗?任何事,都是过犹不及的。玩心重,这件事,在感情世界里,放在玩弄感情,那么是一个筛选项,如果伴侣玩音乐,热爱旅游,摄影,单纯是喜欢玩,并且带着孩子家人一起去玩,玩心重就是一件好事儿啊!

 

结语:

《生活是很好玩儿的》,汪曾祺的书名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揣测,问这个问题的人,一般都不是“玩心重”的那个人。因为真正玩心重的人,是不会觉得这是一件坏事的。

他们享受自己的爱好与生活,过得忘乎所以。一般是家人和伴侣有玩心重的,然后提问者比较担心。没有什么是纯粹的好事儿与坏事儿,只有当下活得开心,是正经事儿。

责任编辑:崔智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