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问题如何做到客观公正?

看问题如何做到客观公正?

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第三视角明晰问题脉络。

(1)问题于自己,放下对自身的主观认知,设想如若这个问题这件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自己会如何看待。

(2)问题于挚爱,放下对其偏心袒护,设想如果他不是他,自己是否仍旧固执己见。

(3)问题于敌人,放下对她或他的偏见执念,设想如若这个人是自己不认识的人,发生这个问题,自己会如何思量。

根据以上,抽离出来以观戏者角度观问题,对问题不对人,就问题论问题,客观事实才不会因主观意志的变幻而根基不牢。


2.客观公正处基于情绪平稳处。

外境是内心的投影,如若带着不良情绪去看待问题,问题就会随着自身情绪起伏而七十二变。

因此需做到:

(1)感知情绪

自己此刻的情绪如何?是否能确保智商理智在线?是否能确保心如明镜不偏不倚?

如若不能,就需寻找情绪根源。

(2)寻找根源

于人于事物去寻找自己为何会情绪起伏的根源:

如若情绪起于旁人是否因为自己过于依赖?

如若情绪起于事情是否自己不够本事?

如若情绪起于物件是否自己过于以外物来度量自己斤两?

继而从根源处找到情绪出口,把情绪一一捋顺。

(3)捋顺情绪

思考应如何自立自强,将寄托在他人身上的妄念收回己身;

思考应如何精进自身,不因事情的进展而患得患失;

思考应如何专注自身,把注意力放在自我发展而非寄托于外物上。

唯有将身心收回,内在圆满,不给外人外物外事加上情绪滤镜,才能站在客观公正立场去看待问题本身。

总而言之,情绪不稳之时先暂停一切关于问题的思考度量,先及时抽离,冷静自处,等自己捋清思路,情绪安稳之时再融入其中。

 

3.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任何假大空理论如若没有实践经验去支撑,就只是空中楼阁里的为赋新词强说愁。

因此看待问题要客观公正,一定要深入问题本身去加以实践,查缺补漏,认清事物真相,累积经验与底牌,再得出结论。如此之下自己的观点才能经得住现实考验与大浪淘沙,不至于一个风吹草动便紧张变形言之无物。

 

4.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如若别人不能做到为自己量身定做称心如意,就要思考:

如今他成为这个样子,是否有过黯淡过往?

他言不由衷说谎掩饰,是否不想被人揭开伤疤?

如果自己是他,能否做得更好?

如若那个人没有伤害到自己本身,只是在做他的抉择,过他的生活,走他自己的阳关道,就应该察之谅之

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不强迫别人成为自己,很多人际问题都能被客观看待,定会你好他好大家好。

 

5.不被过往所困,当下即新生。

如要客观看待新生问题,那么过去你是谁,曾做过什么,曾有过什么荣耀就只是属于过去式,当下白纸一张放下预设桎梏的你才是问题的主人,如此才能以学徒心态去体验种种历练,才能有新生视角去解决问题。

如果故步自封于过往包袱,那么这个问题永远会遵循旧有模式在负面循环。

 

6.明晰斤两,接纳不足,不好高骛远。

对自己诚实,问题就会明晰。

自身问题如若加诸幻想滤镜是无法做到客观公正的。

因此,要坦诚面对自己的弱项,客观度量自己的强项,才能明晰自己知耻后勇,继而有所取舍脚踏实地安营扎寨。

人一旦对自己没有了虚无幻想,就会有踏实的能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7.未知全貌,留有余地。

(1)面对陌生人,如若只有道听途说毫无现实接触,就不应该人云亦云背后道人,而是要想想:

“别人为何会这样说他?既得利益者是谁?”

不要作别人的枪与盾牌。

(2)但凡众人趋之若鹜的事情,都要冷一冷,静一静,给自己留有时间和余地去发现问题本质,想想:

“蛋糕就那么大,为何要分与陌生人?”

总而言之,耳听未必真,眼见未为实,唯有细细思量,以“是什么?为什么?”的思路去看待眼前问题,一切才会水落石出。

 

以上分享,望能共勉。

爱你,加油!

责任编辑:崔智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