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有输赢吗?
一些文章普遍会泛泛说“感情没有输赢”,但也没有说清恋爱的规律。
也有人恋爱是指望伴侣能给自己绝对的认可和偏爱,最好对自己百依百顺,这样就是恋爱中的赢家。他们会说,“先认真的人就输了”“主动的人就输了”“更喜欢的人就输了”……但更重感情的人都是感情世界的输家吗?
今天我想说,爱情里是有一套输赢规则的,但更重要的还有输赢以外的另一套规则。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爱情中输赢规则的客观逻辑。
“我们很少有人不因为自己的某种品质或者其它什么而沾沾自喜、洋洋自得。”——《傲慢与偏见》
争输赢,其实是感情中的一种自我保护。在一段关系中,一个人拥有越大的“权力”,内心就有越多的安全感。
尤其是女生,更希望能不断从一次次成为赢家的过程中,缓解自己的不安与被抛弃的恐惧。
赢,可能不一定能笑到最后,但失控感会更糟糕。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强化物”。强化物一般分为正负两种,正强化,对我们的言行进行奖励;负强化,会无视、否定我们的言行。
我们的本能就是努力得到更多的正强化,比如在恋爱中享受更多的付出、在恋爱中胜出,成为“赢家”。
大多数人在生活中普普通通,也不是“明星女孩”。但爱情能够让每个人都尝到被人珍视和喜爱的滋味,我们越是被伴侣宠爱就越有动力爱对方;我们如果持续面对伴侣的冷淡、回避、否定,被这些负强化折磨,我们就容易逐渐失去对感情和伴侣的热情,甚至做出伤害自己、他人的行为。
另外,感情循环持续也需要掌握输赢规则。
感情最本质的东西是吸引,这是维持两个人相处的必要动力。
感情中也有“社会中的权力规则”的身影,是一个竞争性行为(博弈)。
情侣之间,普遍会有价值博弈(考量)的行为,价值也是吸引的基础。价值相差太大的人是很难走到一起的,同时低价值的那一方在感情中也更容易处于低位。
《灰姑娘》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熟悉,“灰姑娘故事”的故事背景中,灰姑娘是贵族后代,后来才寄人篱下,但修养、眼光见识、谈吐气质、原生家庭不是一般人可比,她大致和王子是一个圈子的人,处于相似的价值层面的。
当彼此价值相当之后才会有“幸福的矛盾”。一般来说客观价值更高的一方更有话语权,更强势。尤其是婚后,一般是谁的工资高谁就能在婚姻中胜出。
但感情中更重要的还有主观价值,即我们说的“软价值”,性格、情绪价值、情感能力、心理健康程度等等都算。价值博弈的胜利方,不一定能把握感情,让伴侣一直心甘情愿地配合自己、跟自己一起把感情经营好。
感情中除了“价值博弈”这个基础,还存在“需求博弈”。
相处中,你习惯对方主动,更在意、更怕失去对方,很少拒绝伴侣,更容易为这段感情焦虑……那你的需求感就比对方更强,你更需要、更依赖他,你因此不得不更多投入,你的话语权确实会相对减弱。
相反,对方需求感更低,表示对方相对更少依赖,成熟独立,也容易作为关系中的强势方。当然,也有时候对方需求感低是因为对亲密关系质量要求低,或者对你的喜欢程度不够。
恋爱中最重要的是“彼此的喜欢程度博弈”,人们在相处中通过一定的良性互动,是可以不断加深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让伴侣对自己喜欢程度加深,就会获得感情中更多的“情感资源”和主导权。需要提升你自身的吸引力,和让对方对你产生更深信任依赖的能力。
《安娜·卡列尼娜》里也有一对夫妻,列文和基蒂,他们价值相当,相处中博弈的就是需求感。
有一场是,他们在一起之后,列文想一个人去照顾朋友,没有让基蒂陪着去。但基蒂很想一起(需求感更强),结果就是基蒂自己主动去找他。
但,基蒂很有框架意识,虽然自己需求感更强,但找到列文之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用“发脾气”来恢复自己的地位,让列文承认错误,在博弈中挽回了自己因需求感而下降的地位。
最后没有输家,两人感情越来越好,都成了赢家。
前面说了感情中有博弈和输赢,但维持感情长期运作的核心规则并非“权力规则”,而是“珍惜规则”。
如果只是单纯地把社会权利规则应用到恋爱中,我们就会因侵占对方过多的权力而降低ta的恋爱体验。对方感觉自己被束缚和控制,会下意识产生消极情绪,恋爱中回避伴侣或焦虑的程度更严重。
虽然为自己在感情中争取更有利的位置是人的本能,但爱情需要利他,最终才能真正利己。
很多情侣会忽略感情中的付出回报模式,不是对方付出多了—觉得压力大,就是自己付出多—心理不平衡。久而久之就容易分手。
如果你们的感情已经失衡了,感情中某一方总是赢,那我们就需要平衡感情。好好珍惜对方的付出并给予回应,不让我们的幸福快乐建立在伴侣的痛苦上,保持付出和收益的大致平衡。
我们偶尔输一把,在对方付出之后收敛脾气,正常地给予积极回应或者主动一把,并不会让我们丧失情感的主动权。
爱情需要共赢,但不可能每次都是共赢,很多时候存在一个付出的先后顺序:今天你多付出多一点,让你先赢。明天我付出多一点,让你也赢一把。
一段感情中,即使两个人都是受益者,至少在前期要有一个相互付出的过程,总要有人稍微勇敢一点,先一步付出。
“付出-回报-付出-回报”循环往复,这是恋爱的基本运行模式(规律),保证感情的稳定性。
“赢家”通过爱的表达把胜利果实共享给“输家”,这样对方也会成为赢家,感觉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这一来一回,感情才能平衡。
占据优势、话语权的一方,很可能认为自己没有问题,弱势的一方(低位)方才有问题,他需要怎么怎么努力,和自己无关。
而弱势方,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他也想赢也想被关心,只是一直赢不了。
这就是赢了对方,输了感情,吵架中也是一样。
“赢家就不用努力了,让问题继续吧,他输了理所应当他来解决”,所以一定要在情感中争个输赢的?
跳出来看这一点,多么不讲道理啊!
低位(总是输)的一方,要先停止过度付出、控制边界,不再对对方百依百顺。不再把感情问题的责任全都归为自己的责任。
恋爱是靠吸引而不是靠某一方的牺牲,这没有意义。我们需要用自己的价值,吸引对方更多地关注我们、认可我们的价值。
如果你们感情失衡之前,你就和对方有较大的差距,那建议你从这一秒开始提升自己。
我们不一定要赢,但不能输得难看,不能让对方得了好处,还否定我们的价值。
我最近接的一个咨询者就是这样。她觉得男朋友对自己百依百顺自己就赢了,男生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但这种观念导致她现在挽回也不愿意主动。
因为赢家会习惯认为“自己就应该赢”。
如果你的价值比较高,甚至碾压对方,那我们就要引导对方付出、让他追加投资。
但我们不是要说服对方,对方的价值观我们也无法改变,我们可以通过输出情绪价值来缓和对方的焦虑,不让他因为害怕而争夺胜负。
情侣之间一般没有什么天大的矛盾,爱情中相处也没有那么难,可能对方只是感受不到你的爱,那么你多多了解对方的情感需求,也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引导对方付出就好了。
对方如果感受特别好,即使让ta天天赢又有何不可呢?
爱情中的输赢模式,是让我们对自己不放松,保证个人的持续成长;
而对待伴侣,我们不谈赢,谈爱,讲如何让对方跟你在一起能够幸福。
你有足够的情感能力,能够让自己得到幸福和满足,才会有让对方幸福的动力与能力。
责任编辑:崔智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