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一个人的时候,是爱这个人还是爱这种感觉?

爱一个人的时候,是爱这个人还是爱这种感觉?

爱情,究竟是什么。当你与某个人相爱,你是在爱这个人,还是在爱着一样感觉。

托尔斯泰认为,爱情是一种误会。也有人说,爱情,也许是一种传染病。无论怎么说,它首先是一种感觉。

几年前一个年轻的姐妹失恋,整日疯疯傻傻,哭哭啼啼。另一姐妹劝她:爱情它就是一种感觉,当它来的时候,神圣不已,天地间重不过这一件事,那一个人。当它消失的时候,空空荡荡。你爱的是你自己的一种感觉,却不是那个人。有什么好哭的。

照弗洛伊德的观点:爱情是无限的自我陶醉的一种退化。爱可不就是一种感觉么。你昏天暗地忽然爱上了一个人,除了你自己,天下人皆不以为然,那人实在太平常,甚至于曾有劣迹,独你视而不见,独你爱此人要死要活。

后来她说:真是奇怪,现在看那个人真是平庸得很,当初怎么就看不到呢,爱那个东西,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我居然爱过那样的人,真是不敢相信。

那时,她又迷上了一位国外男导演,手机屏幕上老是一张笼罩在一团烟雾中的男人照片。她并不求与他本人相遇相知,最初也不过是靠观赏他的作品来从前一段感情里打捞起自己,从欣赏作品开始,她又迷上了创作那些作品的人,她感觉他太了解女人了。此时,她又迷上了爱情的感觉。但她自己更认同于“爱情是女人的妄想症”那一类说法。

但无论如何,真正的爱情是两个人身心里的一种隐秘又微妙的契合,两个灵魂之间的呼唤和应答。有人说,你的优秀并不能换来被爱。你爱上的,也不可能先是对方身上的优秀品质。我想起一位作家曾经描述写作的话,来说爱情似乎更为恰当:“就是为了与一个打着灯笼能在我身上看到他自己的人相遇。”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心意的确认与相通,也可能是一种独在爱情中人才能识得的密码。这样的相认与相通,才是最真实的爱情。

两个人相遇,相互之间忽然都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应。这是一见钟情式的爱情,是最美的相遇。在《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里,男主人公从年轻时代开始,爱一个女人整整爱了半个世纪,最终在七八十的高龄时终于追求到了“总算”丧夫同样高龄的女主人公,这是最漫长的单相思,最马拉松式的爱情。

就像我们活着的这人生,有谁能将爱情定义得准确呢。

爱情也许并不需要任何定义,我们只是切切实实感受到它本身的浪漫或残酷,降临或消散。当它来临时,“除了她一人而外,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感,我一个人也不认识。”这无限自我陶醉的欢情,是爱的感觉。即使我们都已晓得它的危险,也曾品尝过伤你时的苦楚,我们依然渴望爱情的感觉降临。

 

阳光撞过来,我想起你。尘世撞过来,我想起你。一只苍蝇以及随后一对白头翁撞过来,我想起你。

客厅里的大寂静撞出去,我想起你。盈室兴旺的种种叹息撞出去,我想起你。撞来撞去的过程,玻璃心一片澄明,而我破碎了。(李进文的诗)

这首诗是对爱情最好的诠释。人心之微妙复杂难以细述,两个心意相通、灵魂要靠近之人,若是琴瑟之遇,实属奇缘异数,遇上了,当珍惜,不要让爱的感觉轻易溜走。

责任编辑:梅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