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的人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18岁的“苏苏”在ONE读者问答征集中提出问题:回避型依恋的人怎么能主动破局,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呢?如果读者有好的建议,也可以私信联系这位朋友:2029764373@qq.com。

回避型依恋的人往往是这样:

遇到了喜欢的人,心里的小鹿一通乱撞,但如果对方开始回应自己,又会下意识地想躲;

接近喜欢的人从来都不觉得轻松,而是既紧张,又恐惧,有时候甚至会因为承受不了这种紧张与恐惧,只好通过疏远或者放弃来缓解;

间歇性想谈恋爱,持续性享受单身;怕被拒绝,所以先拒绝别人;怕被伤害,所以干脆不爱;

不想负责,也不想被负责;不喜欢承诺,也不喜欢被承诺;总是用一种消极的态度来看待亲密关系,然后在日常的相处中寻找“你果然不爱我”的蛛丝马迹。

 

难怪那么多人都说,回避型依恋的人还是别谈恋爱了。

甚至就连回避型依恋的人自己都认为:“没有谁有义务忍受这样的我,还是离我远点儿吧,我不配谈恋爱。”

好像一旦被打上“回避型依恋”的标签,就跟亲密关系彻底无缘了。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回避型依恋的人先要认清三个问题:

一、你表面上回避的是亲密,实际上回避的是真实的自己。

你习惯了戴着面具生活,一旦靠近某某,就意味着要袒露真实的自己,你怕摘下面具之后,那个人不喜欢。你看似不舍得给出你的爱,但实际上你早就准备了,但又怕对方嫌弃,于是选择藏起来不给。

你觉得真实的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毕竟连自己的父母都会嫌弃,都需要自己假装成一个讨喜的小孩来取悦他们,更何况是别人呢?

二、真正的问题出在你的潜意识上。

你习惯了用悲观的情绪绑架自己,习惯了用逃避的方式保护自己。所以,不管你想要做什么、靠近谁、爱谁,你的潜意识都会跳出来警告你:不现实、不可能、不可以。

于是,你的保护壳越来越硬,而外壳越坚硬的人,就越觉得自己离开了这个壳就一定会死。

三、你只能自渡,其他人爱莫能助。

身在亲密关系里,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快乐、成长和支持,而不是为了救人或者被救。没有谁能救你,每个人最终都得靠自己救自己。

 

具体该怎么做呢?

1.不要刻意去压制自己的回避情绪,暂时做不到,就试着松弛下来。迷茫就去跑跑步,焦虑就去吃肉肉,难过就去听听歌,委屈就找个没人的地方喊出来,孤独就去花店里买束花。先把五官哄开心了,再去设法营救受困的灵魂。

2.用你本来的样子去爱他,也爱他本来的样子。忘掉影视剧里的完美爱情,忘掉网文小说里万里挑一的傻白甜和高冷男,不要把对爱情的完美想象套在对方身上,不要苛求一段关系必须是什么样子。用你本来的样子去爱,你才能爱得随心所欲;爱他本来的样子,他才能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回应你的爱。

3.充分地沟通,以获得充分的理解。假如关心和关注是亲密关系中的精神食粮,别人一次要吃三大碗才能饱,而你吃小半碗就饱了,那你就得让对方明白,你的饭量只有这么大,不用特意准备满汉全席,你真的吃不消。你要试着让对方理解,“我需要私人空间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亲密,我推开你并不等于否定你”。

4.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马上得出一堆悲观的结论,不如反思一下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跟对方讲清楚了吗?想自己待一会儿,就直接说;觉得对方的关心越界了,就直接告诉他哪些行为让你想躲,而不是摆臭脸或者玩消失,让对方不知所措。

5.约定一个“安全信号”,可以是一个手势、一句话、一张图。当你疲倦、低落、不想说话的时候,就给他发这个信号,表明你想安静一会儿,不用担心,也不要关心,发完这个信号,你无需解释,随时可以离开。

6.相信相信的力量。要坚信自己可以得到尊重和喜欢,即便自己没有成为一个特别优秀的人;要相信这个世界绝对有值得信任的恋人,即便自己暂时还没有遇到。

7.试着将过去的伤害写下来,然后撕掉,好好地跟过去告个别。你以为自己缺爱,但事实上并不缺爱你的人,只是因为过往的创伤一直在隐隐作痛,阻碍了你对爱的感受。

8.重新喜欢上自己。每天将自己完成的突破、上进的事情、可爱的念头都记录下来,然后时不时关心自己:“冷不冷?冷就多穿点儿;饿不饿?饿就去吃点儿好的;心情好不好?开心就自拍一张吧。来,茄子!”

 

愿你能幸运地遇到那个能治愈你的完美伴侣,如果没有,愿你能拥有治愈自己的能力。


问答征集中>>>

责任编辑:讷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