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享受独居生活?
如何更好地享受独居生活,我第一时间想到梅萨藤在《独居日记》里的一句话:“乏味无聊和惊慌不安是独居必须要对付的两个魔鬼。”网上说的一人两猫三餐四季无限自由的快乐独居状态,对于常年飘荡在北上广的都市人而言,更像是一种臆想,但凡独居超过三个月的,无一会陷入巨大的孤独焦虑中。
一个人吃饭,炖个肉觉得何必折腾,随便点个外卖凑合一下;一个人对着短视频哈哈大笑,下意识转头想分享快乐,却发现身边空无一人;一个人关好灯上床睡觉,深夜的寂静完全笼罩床榻,矫情一点的,对着空气说声晚安。从上班到下班的状态,好像从喧嚣的闹剧一下子切换到黑白默片,第一个小时轻盈自在,为白天耗尽的电池蓄电,第二个小时开始感到孤独寂寞了,急需宣泄自己无处可去的倾诉欲或者精力。
与其说如何享受独居生活,不如说如何与孤独和解。主要在于,一、接受孤独才是人生常态,二、不要消耗人际关系。
毫无疑问,我们生活在富社交的时代,白天要应付同事的官方寒暄、甲方的无理输出、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的争吵,明明全是无效对话,但日复一日磨着听觉神经,雪莉·特克尔所说的Along together,即群体性孤独——我们时常感到孤独,却又怕被亲密关系束缚。
所以孤独的程度不会随着人数的增长而降低,它是作为人的基本组成元素存在,与其想着对抗,不如尝试理解并接受。不要因为“一个人没必要”而放弃好好对待自己,炖个排骨吃不完可以当夜宵,分享趣事随手转发给家人朋友,哪怕收不到及时回反馈,最起码你的倾诉欲得到满足。在接受孤独是常态的前提下,从自怜自悯的情绪困境里挣脱出来,客观做一点小事取悦自己。
然后便是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升值,独居会给人造成没有朋友的错觉,但事实却是网络社会如此发达的情况下,交流反而更加便利。我们恐惧社交关系却向往二三知己,这是常理。但很多人对“知己”的理解有偏差,一股脑将职场八卦、娱乐资讯、情绪难题、人生困境全都丢给所谓“知己”,但是成年人都有自己的轨道,哪里能做到事事有回应,长此以往,隔阂渐生。
最有效的做法之一,是将朋友一一分门别类,合理且具体地“使用”友情值,减轻对方从你这里承受的人际负担。有些朋友适合做陪伴者,轻盈地约着逛街吃饭,聊日常生活中无关痛痒的小事,分享好笑的段子;有些人适合做倾听者,提出过来者的建议,舒缓情绪;有些人适合“抱团取暖”,因为拥有共同的喜好而默契地会心一笑,比门外汉的掌声更有成就感。降低对知己的期待,在分享的同时也要满足被分享者的欲望,不要消耗彼此的友情值,双方可以在某一层面达到深度契合,有来有往才是长久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最后,分享一句圆桌派的话:“你可以是孤岛,也可以连成一片。”
责任编辑:讷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