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开冰激淋厂的小孩是不是很幸福?
小时候父母离婚以后,有几年妈妈在雪糕厂上班。因此我获得了一些便利:家里冰柜总是满的,我不用把零花钱花在买冷饮上,于是攒钱买了小汽车模型,我可以提前吃到一些国内山寨的伪进口冰激淋,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喝过类似养乐多的一种叫"马头牌"的乳酸菌饮料......这些都给我带来了短暂的快乐。
真的很短暂。我想试问这位同学,如果你父母的工作是卖雪糕,至少在你小时候,还没明白生活是什么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件荣耀的事吗?你会因为仅仅能够吃到免费无限量的雪糕而感到幸福吗?
我认为大部分小孩子都不会这么觉得。
当别的孩子写作文的时候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是人民教师,是医生,是老板的时候,当别的同学把新买的玩具带到学校,炫耀周末又吃了肯德基的时候,反正我心里是挺难受的,我只能告诉他们我这周末吃了几根厂里新加工的山寨冰棍。
不是我不爱我妈妈,而是"卖雪糕"这个工作不会让我觉得很厉害,更不会成为我学习的榜样。那种自卑,来自于我知道我长大后并不想成为我妈妈那样的人。因此我很羡慕我的同学,他们能够很自豪地说,以后想成为父母那样优秀的人。
我并不觉得那时的自己很势利。小孩子的想法再单纯不过了。小时候我并不明白"拥有"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得到"是很艰难的,我只知道我妈妈卖雪糕,但并不了解她为什么要卖雪糕,为什么只能卖雪糕,会不会感到很累,会不会不快乐。直到长大后的某些时机我才了解到,在我感到不幸福的那些年,其实我妈她同样也过得不幸福。
长大后我变成了一个很少吃冷饮的人。或许小时候吃伤了吧,也或许冷饮牵扯了太多往事记忆,却都和"幸福"无关。
后来,我上中学的时候,我妈又结婚了。叔叔是个还蛮有钱的小老板,我妈婚后就去厂里当了会计,我家生活条件开始变好以后,我妈也就不再卖雪糕了。
《查理的巧克力工厂》确实是一部好电影,但,生活和电影怎可能一样?
责任编辑:贺伊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