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字游戏的乐趣在哪里?

罗小仙爱烧鹅问:周围很多同学休息时喜欢玩填字游戏,我也试着做了几题,老是卡住继续不下去了。填字游戏的乐趣到底在哪里?

体育专栏作家麦卡答罗小仙爱烧鹅:

我为一家大型的生活时尚类周报主持了近十年的填字游戏栏目,设计了几百个填字游戏,要是读者觉得没意思,应该早就被砍了。所以我猜填字游戏应该还是有点乐趣的。


你会玩卡壳,有可能是因为填字设计者出的题太偏门,但是在放弃之前,你有没有找朋友们帮忙呢?要知道,填字游戏自诞生以来,就是一个“多人模式”重于“单机模式”的游戏——个人的知识储备都是极其有限的,而且具有偏向性,而填字游戏所涉及的范围则往往无所不包,所以你总会看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扎堆玩填字游戏。

这是一个“团队副本”。你负责唐诗宋词、我负责娱乐八卦,他负责体育术语和千奇百怪——面对面的交流、互补与合作是这个游戏的核心乐趣。填字游戏是带有反工业色彩的,它的作用是让人暂时抽离出相对孤立的、依赖信息化工具的生活状态,而代之以更多鲜活的交流。《纽约时报》的填字游戏引领了一种生活方式,虽然这听起来有点装逼,但它确实让星巴克多卖掉了很多杯咖啡。

当然,即便你拿到填字游戏的时候暂时找不到同伙(?),solo也有solo的乐趣。在忙碌的间歇安坐下来,拿着笔对着纸检索自己的头脑,既是一种休息,也是一种修行。实在不行还可以把脑袋转180度查看答案,锻炼一下颈椎嘛。

(事实上,除了特别偏门的问题,一般答案都可以直接从谷歌检索完成,不过,用陈绮贞老师的话说,“那样就一点意义都没有~”)

好的填字游戏设计者会留下一些彩蛋或者恶作剧。比如把同一首词的两句强拆到填字的两角,然后将提示写成对方所属宋词的一句——这类似于把白胡椒粉的使用说明写为“参考黑胡椒粉”,把黑胡椒粉的使用说明写成“参考白胡椒粉”……我还会硬性规定自己每期必须加入三个当周热点词汇,构成一种另类的补充资讯的方式。还真有读者是靠着玩填字游戏才想起要去看一场重要的演唱会的。

如何建构谜面和谜底的关联,也有讲究。既不能太直接,比如“每年年中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活动之一”——你得想一想才知道那是高考;但也不能太促狭,比如“以圆规和角尺为主要标志的组织”,这样的问题一周一个,不能再多了。毕竟,根据蔡格尼克效应,人类对于无法完成的任务是要不爽很久的。

拿几支笔,找到你的朋友,一起玩填字吧。记得分工。

(责任编辑:卫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