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但从未读过的书也有用吗?
一定是有用的。
对我来说,似乎只能相信这是有用的,否则很难心安理得地活下去。因为我至今购入的书已有上万册。
——我是一名出版公司的图书编辑,也是一个从事小说写作近二十年的作者,书籍在我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位置。
那么我们可以算一下。按我拥有一万册整的藏书计算,每天读掉一本书,也得二十七年多才能读完。
可目前的工作节奏,让我很难以这样高的频率阅读,我也不能保证自己接下来的二十七年都不买新书。
所以,“买而未读”于我是生活中的普遍焦虑。
买了但从未读过的书最大的意义,我认为是:作为资料的备查。我想,这里的“资料”是广义的。
无论小说、散文,还是漫画、诗歌,都可以理解为是资料。
为此我有以下几个支持的理由:
1.阅读视野比具体的“干货”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纠结于一本具体的书是否读了,是否读完,很可能就像一只在玉米地掰玉米的狗熊。如果掰了一个丢掉前一个,那可能是在做无用功。
购买的书无论是否阅读,都可以随时整理,能提供一个阅读视野,让人逐渐建立起阅读的框架。
稍微站远一点,站高一点,从更广阔的角度看这些书,对理解具体的书是有帮助的。
书与书之间,展现的关系与层次,使人至少在大的背景中不会“出格”。
2.读透“另一本书”,比读完“这一本书”重要
这一点是上面的深入。陶渊明在文章中说读书“不求甚解”,当时我是不理解的。随着阅读量的增大,我发现在短暂又漫长的人生中,“甚解”是不可能的。
哪怕我逐行精读一本书,三五年后再重新阅读,仍能发现大量当时未读到的东西。
理念中绝对的“甚解”是不可能的。
但这并不代表精读是不重要的,只是让我明白,人不可能对“每一本书”进行精读。
如果眼下“这一本书”仅仅是了解写作背景,而“另一本书”做了精读,读到了六七成,两本书之间形成很好的关系,那我相信会比两本书都只是大略读完更好。
也就是说,我们要将买书、泛读与精读结合,对每一本具体的书“读完”的执念可以放一放。
3.阅读量数值比阅读比例重要
很多人希望能在阅读上跑量。
阅读量仍然是重要的,不可否认。但当买书量较大以后,我们可能会把阅读比例直观地理解成是阅读量,从而形成不必要的焦虑。
比如我有一两万册的书,我读过的书至少一千本,但书房仍会有很多新书为了防灰没有拆塑封。
只要有一百本书没有拆塑封,就很容易被问到:“你的书怎么都不拆?”
但换个角度,若要谈数值的跑量,从阅读量的数值来说,我肯定比拥有五百册书并都读完的人更高。
4.相信、规划阅读的未来
阅读是分阶段的,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忘掉这一点。
我有过状态很糟的一年,是在家“高四”的一年。那一年我每天要读掉两本书,一整年读了一亿字。
还有几年,我得以在某大学求学,对我来说是难得的机会。我把课表填得密密麻麻,原本没课的时候就去蹭课,一天要上满十一节课。中午、傍晚也不回宿舍,而是在图书馆看书。
但现在我很难以这样的强度阅读。
阅读是有阶段的,不能忘掉这一点。
暂时未读的书,以后是有阅读的可能的。如果一些书暂时没有读,也许在恰当的时候做好规划,迎来新的阅读阶段,就会阅读。
在更长的时间段中去思考阅读,会更有意义。
以上是我从“把买了却未读的书当成资料的备查”想到的四个支持的理由。
其实,书买来却没有阅读,还能找到其他意义:
比如作为摆件。也许很好笑,但是请不要笑。有些书的阅读难度很大,比如《尤利西斯》《项狄传》,等等。
这样的书买了没有读,或者没有读完,并不能算可耻的事情,因为确实有很大的阅读难度。如果摆在书架上,能成为一种阅读的激励,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至少书作为摆件,是真的能打开阅读的,而很多摆件只是摆件。
比如当作对作者和出版社的支持。作为一名图书编辑和一个作者,我知道目前图书市场不算太好,很多书无法卖完首印。购买图书,哪怕没有读,实际上也参与了对这本书的支持,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当然,如果能投入阅读那是更好的。
比如把这本书卖掉。书籍如果并未被有效利用,让它进入二手市场未必是一件坏事。对原主人来说,腾出了一点空间。对别人来说,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买到图书。这次没有被阅读,那就流动起来,也许下一个人能喜欢这本书。
责任编辑:舟自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