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意义的迷茫”?

什么是“有意义的迷茫”?


会迷茫,说明你已经开始对现在的生活感到不对劲了。

有一些人从来不迷茫,他们对生活的要求特别简单。每天只需要按时打卡上班、到点了打卡下班,他们也不在乎工作时间自己做什么,是不是走在自己想要的道路上。反正工作嘛,就是出卖劳动时间,既然我都已经打包出售给你了,做什么都无所谓。时间能卖上价钱,就不算浪费时间了。

回到家里,生活也没有计划,也不去做一些有长期回报的事情,反正我工作一天已经充满意义了,下班了我就想好好休息,追追剧、刷刷短视频、打打游戏,至于人生中的那些重大课题——恋爱、结婚、生子、人生成就什么的,先不去考虑,反正船到桥头自然直啦。

这些人对生活会有不满吗?也会的,如果你问到他们这个问题,他们会说:工资还不够高、休假还不够多。

而你一旦开始迷茫,就说明了你和他们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你骨子里是不想过上猪栏般的生活的,你不想和芸芸众生一个样,你想发现你自己,活出你自己。只是现在,你还一点儿方向都没有。

你明确感觉到,你的生活似乎缺了点什么,你未必知道那是什么,但是你至少明白——不是钱和闲暇时间。

可以说,迷茫,就是探索的开始,也是改变的开始。

其实最落魄姿态,不是处在迷茫之、踌躇不前,而是像被打了鸡血一样,充满干劲,一心只顾向前冲,逮着什么都是机会,看见什么都是目标。

这种像无头苍蝇一般的焦虑状态,心理学上叫做自我同一性的早闭。也就是没有经过足够的思考和探索,就过早地认定了自己的个性、认同了某个目标,然后一心执意地扑进相应的领域当中。

我真的见过太多的人,空有一腔热血和一些启动资金,然后拼命地学习,各种商业课、成功学,听各路大咖分析创业的风口、成功的本质,然后近乎疯狂地结识各界的顶尖人士,谄媚、讨好,试图混进他们的圈子,为了一张朋友圈合照而挤破脑袋,书买了一大堆也不曾去读,行业黑话倒是学会了不少,然后就以为自己学有所成了。

这些人到最后,往往是想做的事情太多,然而一件事都没做成。

而且,就算做成了,也未必能够发自内心地认同自己,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对外部观点的认同之上的,他们只是按照别人的说法、按照别人总结的规则,把成功的过程重现了一次而已。你跟着风口开了一家火锅店,火锅就真的是你这辈子想做的事情吗?

把心静下,因为最难得可贵的不是努力,而是与自己内心的虔诚对话。

努力的人不少有,你看看深夜11点的深圳写字楼,看看杭州的网红集聚地,一个个卷得飞起。而你看见了这些人努力的身影,竟觉得不好意思了——明明所有人都在奋斗,就我一个人在这儿躺平,我又被他们拉开一大截了。

这样的自我对话,至少存在两个思维误区

第一,你并不是在躺平。如果一个人在抱有愧疚地躺平,那么他就不算在躺平,因为真正躺平的人是不会反思自己的,他们只会觉得当下的生活就很好,我没有必要再去想一些有的没的。

而你,只是正在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你需要沉淀一段时间,在为自己的内心恢复力量的同时,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最怕的就是连静也静不下来,就连休息都有负罪感。

第二你和所有人都不在一个赛道上,你们根本就没法比。如果你觉得自己被别人拉开了一大截,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你认同了别人的比赛规则,强行把自己和别人放在了同一个赛道上,这个赛道叫做——比谁更有钱、比谁更有地位。

就算你比出来了,内心也不会充裕,因为你根本发自内心就不觉得人生的第一要义是搞钱,你只希望活出滋味儿,活出你自己。而你越是认同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就会离真实的自己越遥远。

所以,你要的不是奋斗,而是内省。奋斗的人实在太多了,而懂得内省的却寥寥无几。

好好珍惜自己迷茫的时间,因为等到哪一天,生活逼着你不得不整装待发、负重前行的时候,你就再也没那个心思静下心来去思考了。趁着自己现在还迷茫,多去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但是未必会产生任何功利性收益的事情,多去做一些不是为了享乐,而是自己的本性真正认同的事情。你可以假设一下,如果现在我已经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不怎么需要劳动也能生存下去了,那么多出来的这些时间,我要用来做些什么呢?

别着急,你会找到答案的。

责任编辑:梅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