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村上春树高估的爵士乐手有哪些?
Blueberry977问爵士乐迷:
总见到村上春树作品中不断提及爵士乐,请问村上春树推荐的音乐都很好吗?有没有哪些是被他高估了的爵士乐手呢?
总见到村上春树作品中不断提及爵士乐,请问村上春树推荐的音乐都很好吗?有没有哪些是被他高估了的爵士乐手呢?
和春哥尿不到一个壶里的爵士乐迷马赛克答Blueberry977:
应该说,这样的问题,首先让长期和“村上的话语霸权”做着斗争的我很感动。毕竟你是第一个阅读作品后对春哥的音乐鉴别力生出些许怀疑的人。谨代表所有已故的爵士英灵,向你深鞠一躬。
首先,春哥作为一个无论在什么文体中都要费尽心机展现自己音乐品味的“鉴赏家”,究竟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个人欣赏品味?很遗憾答案是没有。因为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春哥所有涉及的乐手,绝大部分都在维基百科与All Music Guide上介绍内容需要翻页浏览的巨擘。少部分影响稍弱,比如《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中开篇春哥得意洋洋介绍给大家的Cedar Walton,表示“即使相当喜欢爵士乐的人,恐怕也对这个名字不太熟悉的呢”……事实上对于普通乐迷来说,也根本是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硬波普时代中后期最吃香的几位钢琴手之一。所以在这点上村上其实并没有做错太多事,毕竟他虽然总冒出点莫名的得瑟,但能正确拼写出来的名字,倒从来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值得大家用一生去聆听,并不存在有被高估的风险。这就像是一个文学青年总在QQ空间上给人推荐马尔克斯,二是二了点,货还是好货。
既然如此,是否存在被村上春树“高估”的乐手呢?答案是不少。村上有一点很不好的文艺青年习性:把艺术视为一种标签。而这就导致了一旦发现某一个东西“看似更高级”,便会通过贬损之前的兴趣来凸显自己的成长。比如他在《爵士群像》中写到初识Thelonius Monk时的情况:店主把他中意的Red Garland弃置一旁,硬塞了Monk的唱片给他,表示年轻人不要浪费时间听那些无聊的东西,要多听有意思的。诚然Monk确乎也是公认的最伟大爵士乐手之一,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凸显其价值,似乎也只有村上会觉得非常自然。所以春哥的问题,恰恰是出于自己一知半解的爵士乐修养——他事实上只能接受早期象征“优雅”的摇摆乐和一些“不能不听”的主流大牌——而刻意低估了很多本不错的乐手。如Red Garland作为Miles Davis第一代经典五重奏的重要一员,和爵士黄金期录音次数高居前列的重要琴手,虽没有如Monk那样给乐史带来旷古无二的乐思与影响,但同样也是具备独特个人音色的传统波普乐代表人物,若连他都显得“无聊”。真很想听听村上对于当代的“爵士王子”李泉,又会有哪些“聆听的感悟”……
所以我的建议是,除了得到村上老师正面评价的大师们值得去一一欣赏,有时候遭到老师贬损的一些同学,反倒更要留意尝试。比如一代爵士乐鬼才Eric Dolphy,因其曲风更加狂野先锋,音色凄厉哀婉,更无规矩可循,春哥还算客气地评价为:“老实说,我并不觉得技术上有多优越,而且,也不觉得具有足够弥补技术力不足的独创性想象力。”而你若就此错失了他的笛音,无视于他偶尔现身的稀有唱片,莫说谈论音乐,往后就算找不到工作时摆摊卖起盗版光碟,也是成不了什么大气候的。
首先,春哥作为一个无论在什么文体中都要费尽心机展现自己音乐品味的“鉴赏家”,究竟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个人欣赏品味?很遗憾答案是没有。因为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春哥所有涉及的乐手,绝大部分都在维基百科与All Music Guide上介绍内容需要翻页浏览的巨擘。少部分影响稍弱,比如《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中开篇春哥得意洋洋介绍给大家的Cedar Walton,表示“即使相当喜欢爵士乐的人,恐怕也对这个名字不太熟悉的呢”……事实上对于普通乐迷来说,也根本是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硬波普时代中后期最吃香的几位钢琴手之一。所以在这点上村上其实并没有做错太多事,毕竟他虽然总冒出点莫名的得瑟,但能正确拼写出来的名字,倒从来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值得大家用一生去聆听,并不存在有被高估的风险。这就像是一个文学青年总在QQ空间上给人推荐马尔克斯,二是二了点,货还是好货。
既然如此,是否存在被村上春树“高估”的乐手呢?答案是不少。村上有一点很不好的文艺青年习性:把艺术视为一种标签。而这就导致了一旦发现某一个东西“看似更高级”,便会通过贬损之前的兴趣来凸显自己的成长。比如他在《爵士群像》中写到初识Thelonius Monk时的情况:店主把他中意的Red Garland弃置一旁,硬塞了Monk的唱片给他,表示年轻人不要浪费时间听那些无聊的东西,要多听有意思的。诚然Monk确乎也是公认的最伟大爵士乐手之一,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凸显其价值,似乎也只有村上会觉得非常自然。所以春哥的问题,恰恰是出于自己一知半解的爵士乐修养——他事实上只能接受早期象征“优雅”的摇摆乐和一些“不能不听”的主流大牌——而刻意低估了很多本不错的乐手。如Red Garland作为Miles Davis第一代经典五重奏的重要一员,和爵士黄金期录音次数高居前列的重要琴手,虽没有如Monk那样给乐史带来旷古无二的乐思与影响,但同样也是具备独特个人音色的传统波普乐代表人物,若连他都显得“无聊”。真很想听听村上对于当代的“爵士王子”李泉,又会有哪些“聆听的感悟”……
所以我的建议是,除了得到村上老师正面评价的大师们值得去一一欣赏,有时候遭到老师贬损的一些同学,反倒更要留意尝试。比如一代爵士乐鬼才Eric Dolphy,因其曲风更加狂野先锋,音色凄厉哀婉,更无规矩可循,春哥还算客气地评价为:“老实说,我并不觉得技术上有多优越,而且,也不觉得具有足够弥补技术力不足的独创性想象力。”而你若就此错失了他的笛音,无视于他偶尔现身的稀有唱片,莫说谈论音乐,往后就算找不到工作时摆摊卖起盗版光碟,也是成不了什么大气候的。
(责任编辑:卫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