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听过拖延症,那你了解过提前症吗?

提前症是怎么一回事?


1.提前症是什么?


提前症是拖延症的相反面,这个名词本身也是根据拖延症创造出来的,指习惯于迅速完成任务的倾向,但目的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本身。就像拖延症一样,提前症其实也并不属于严格的「症状」,它只是人们在面对任务和工作时的一种倾向,和行为模式。

以下是一些提前症的表现:

每次都秒回消息,但不仔细斟酌措辞;

和小组一起工作时总是率先完成自己的任务,而不是留给别人去做;

到家前15分钟手里就准备好钥匙开门;

几乎所有约会都早到;

在截止日期前很多天之前就完成任务;

提前很多天/几周就开始为一个月后的旅行做准备;

喜欢做计划,喜欢考虑未来;

……

提前症并不总是意味着在时间上提前完成所有的事情,有时候他们会为了要尽快完成一件事情,而不惜付出更多的体力劳动。也就是说,用体力消耗来避免脑力消耗。

其实比起「提前」,用「打钩」来描述他们的行为更加贴切。习惯于提前完成任务的人们,其实并不在意完成质量,而只是想赶紧「结束掉」这件事。好在自己的任务清单上打钩,看到一条条任务都被打钩的画面,他们会觉得很舒爽。

 

2.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提前?

 

a. 做完我就不用老想着了

一种理论认为人们会追求尽快完成一些事情,是因为不愿意总「惦记着它」。人们的工作记忆是有限的,我们经常会遇见这样的情况:对自己说等下记得做一件事情,但过几分钟,就忘得一干二净。

因此为了释放工作记忆,当一个任务出现时,有些人就选择立刻完成它,这样就可以将它从记忆中划去了,类似于清理缓存。


b. 焦虑让我无法坐看云卷云舒

有些提前症患者会被焦虑情绪所控制,他们在解决手头所有事情之前,无法放松(听起来很像A型人格吧)。一旦任务出现后,就会有一种迫在眉睫的紧张感,这种紧张感促使他们想要尽可能地快速完成任务,让这些「要做的事情」从眼前消失。因此,减少心理上的工作量和压力水平,是他们想要立刻完成工作任务的首要驱力。


c. 为了完成而完成

就像之前所说,提前症的本质其实是「打钩」,单纯地为了结束掉一件事情而不得不立刻采取行动,很多时候,这其实是一种类似强迫的行为,或冲动行为。

 

提前的优点好像是显而易见的:

至少让你「看起来」很靠谱,提前完成说明办事效率高,你可以很放心地与一个提前症患者共事,不用担心拖沓任务。

不用承受最后期限前的熬夜和恐慌;

有更多的时间用来放松(至少在拖延症患者眼里是这样的);

总是计划未来,提前采取行动,减少了不确定性。

 

3.但提前,有时还不如拖延……


当拖延症患者听说提前症患者也有苦恼时,类似于单身狗听别人抱怨自己男/女朋友给自己买的礼物不好看一样,内心是崩溃的。

然而这些提前症患者们确实有自己的苦恼:

 

a. 降低完成任务的质量,快速完成意味着他们并没有花费额外的时间来完全地、通透地思考事情。所谓「慢工出细活」,过于高效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潦草。

b.泯灭创造力; 当你接受一项任务后,比起立刻开始行动,先拖一些时间娱乐一下,但其实这项任务仍在脑海后台运行着,这让我们可以进行发散思维,会有更强的创造力,完成任务的质量也会更高。

c.很多有用的信息并不一定在最开始就出现,因此,当你根据有限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完成任务时,会渐渐发现得出的结果是偏差的。同样,每个人的想法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你提前很久写完论文,却发现:出现了一个新变量,或者有一个新的想法,需要推翻之前所有的工作,这时候就要面临艰难的抉择了。

d.约会早到、开会早到、赶火车赶飞机早到、提前准备所有的事情,其实是另一种浪费时间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提前的人们好像并没有比拖延的人们有更低的焦虑水平,或者更多的娱乐时间。他们总是在「奔向未来」,却没有时间感受当下。

 

4.我好像是提前症患者,应该怎么办?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再来一句实话,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我们总是幻想:等我忙完这一阵,就可以休息了。但事实往往是:等忙完这一阵,就可以忙下一阵了。总是提前的人们希望取得「阶段性的胜利」,迎来的却是更大的、等待下一场战斗的焦虑。

我们需要接受这个残忍的事实:人生在世,活儿是永远干不完的。所以,不管是拖延还是提前,大部分人毕竟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社会功能,处于拖延和提前中间的一段区间。我们不可能完全消除焦虑,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力不被焦虑所控制、淹没。

责任编辑:舟自横